摘要: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在符合國情的基礎上,將原有的報表合并做出了很大改變,在合并理論、合并范圍、合并編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革新,對于企業來說,加深對新合并報表準則的理解,研究合并報表分析方法,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合并報表;報表分析;財務分析
一、 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概念分析
(一) 合并報表的內涵
合并財務報表存在于包含母子公司的企業集團中,由母公司編制,用來反映整個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合并財務報表是“實質勝于形式”理念的具體化,是根據股東以及管理需要,將整個集團公司視為單一經濟實體,從而反映集團公司的情況。合并財務報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分別為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附注。
(二)合并財務報表的方法分析
收購以及交換是一個企業獲得另一個企業表決權股份的途徑,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收買法以及權益幾何法來編制合并報表。收買法即為處理購置的企業,按照支出總成本記錄來記錄其購買行為,購買方式以及支付方式構成了購買成本。在這個意義上,收買法的主要特點有四,一是增值攤銷的存在;二是被購買企業產生了新的計價基礎;三是增值攤銷以及商譽會降低合并收益;四是購買行為的商譽應該得到確認。權益集合法是將多個股東具有表決權的股份聯合在一起,其方法直接影響到所有者權益,因此,這種方法與收買法不同,其特點正好與收買法的特點相反。
(三) 合并財務報表的主流觀念
將企業集團視為單一經濟實體進行會計處理時合并財務報表的核心,在這樣的主體界限之下,合并報表在外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論基礎,主要有母公司觀念、實體觀念以及修正的母公司觀念三種,這三種理念形成了當下合并財務報表的主流理論觀念。母公司觀念即為以母公司為主體的觀念,將企業合并報表視為母公司報表的擴展,其編制主要針對現有股東,造成了少數股東以及小股東權益被忽視。實體觀念與母公司觀念相反,認為合并報表應該充分兼顧子母公司的利益,將大中小股東的利益視為統一實體的共同所有者。修正母公司觀念是以上二者的結合,認為以上二者都不能充分闡述合并報表的理論基礎,因此,修正母公司觀念與以上二者有較大不同,是以市價記錄資產負債,在報表中反映出一部分股權,將未實現的內部交易進行損益處理。
(四)合并報表原則及合并方法
合并報表原則主要有一體性原則、個別會計報表原則、重要性原則三類,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不僅要遵循一般編制原則,還應遵守以上三類原則。按照這三個原則,財務報表合并主要流程依次為:使會計政策與會計期間統一、編制合并工作底稿、編制調整分錄和抵消分錄、計算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的合并金額以及填列五步。
二、 合并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研究
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主要分為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成長能力分析四個方面。
(一)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數據均可以反映出企業的償債能力,即為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集團的債權人是相對于獨立法人主體而言的,但是企業集團在結構上并不是獨立的法人主體,因此,法人合法擁有財產才是債權人獲得求償權的依據。在這個意義上,通過分析個別報表,來實現合并財務報表數據的綜合分析是科學的,可以幫助債權人做出正確的債務決策,這種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以及長期償債能力兩種。
第一,在短期償債能力中,最能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數據指標為流動比率,在一般情況之下,2:1的流動比率之下,企業集團的償債能力最強,債權人的權益最能得到保證。
第二,長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的核心指標是資產負債率,在一般情況下,企業集團資產負債率的數值越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對于企業所有者來說,在比率較大的情況下,利用少量的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獲取生產用資產,利用財務杠桿,可以擴大企業規模,獲得較多的投資利潤。
(二)營運能力分析
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最能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在企業集團中,營運能力即為企業利用資產的有效程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對企業集團進行營運能力分析,需要對企業營運效率的指標進行計算分析,在分析過程中,存在兩種具體情況,一是橫向合并的企業,二是縱向或者混業合并的企業。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業集團經營業績的體現,反映出企業集團能夠獲取利潤的能力,主要反映指標為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以及主營業務凈利潤率等。主營業務凈利潤率以及資產報酬率的含義較好理解,其分析也較為簡單,對于主營業務凈利潤率以及資產報酬率來說,這二者的指標越高,就說明企業的利潤獲取能力越強。資本收益率是對企業自由投資來說的,該項指標越高,那么投資收益越好,風險越小,此項指標是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進行投資的主要依據,對于企業的管理者,這項指標要與企業債務資金成本率作對比,若資本收益率高于債務資金成本率,那么負債對投資就是有利的,低于則相反。
(四)成長能力分析
成長能力即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主要包括企業規模、利潤、所有者權益增減。企業的資產規模、市場占有率、盈利能力三項是反映企業成長能力的主要指標,評價企業成長能力的主要指標為主營業務、主營利潤以及凈利潤的增長率。此外,企業的成長能力是隨著市場環境變化的,在對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時以及預測的市場環境,只有這樣,合并財務報表分析才具有實效。
三、 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的注意事項
(一)明確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用途
合并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企業集團的整體情況,將企業集團的整體作為會計主體,其編制抵消了內部交易事項對個別報表的影響,其對象是多個法人組成的會計主體,其意義是經濟上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會計主體。此外,個別會計報表與合并會計報表的區別還有:個別會計報表的編制由獨立的企業法人進行,所有企業都要進行個別會計報表的編制,合并報表則不需要,其反映對象是單個的企業法人,合并財務報表以個別會計報表為依據,無需單獨設置賬簿體系,個別報表則需要設置,在編制流程上也有很大不同,其項目數據經過加總、抵消分錄。因此,必須明確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的用途,要明確合并財務報表是否能夠作為經濟決策的主要依據。其實,合并報表對于企業集團決策價值有無取決于其使用者以及作用,其價值對于集團公司做出整體宏觀決策是巨大的。
(二)如何以個別報表為基礎綜合分析合并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由子公司母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并抵銷內部交易事項對報表的影響編制的,如果企業集團片面地將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整體性顯然不足,因此,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還必須結合個別財務報表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整體以及具體統籌起來,尤其是集團成員差異大的情況下,結合二者進行分析尤為重要。進行合并財務報表分析,要引入對比分析的概念,將實際數與基數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了解經濟活動績效以及問題,其效果與等效替代法相似。
(三)明確分析是否以母公司為中心
母公司是企業集團的靈魂所在,在對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時,必須明確是否以母公司為分析中心,一般的,母公司掌握主營業務,分析主體一般為母公司,但是,特殊情況還是存在的。例如,在子公司為主營業務經營主體時,那么企業的經營管理主體以及利潤主要來源就是子公司,合并報表分析以及經濟決策都應該主要針對子公司。在母公司主營業務與子公司主營業務重要性相差無幾時,就需要按照上文的對比法做出對比分析,確定子母公司在集團中的主導地位,只有這樣,合并報表分析的作用才能體現出來。
四、結語
合并財務報表分析對于企業集團的意義重大,在對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對理論知識生搬硬套,而是要結合企業集團的實際,將報表統分結合,真正實現有效分析,從而為企業集團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秦小惠.淺析合并財務報表合并范圍與編制注意事項[J].金融經濟,2013(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計師《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陜西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