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對地方財政局實施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
近年來我國的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監督評價體系。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加強了對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得到了加強,也逐漸受到經濟界和投資界的重視。
一、國家財政部實施監督工作的做法借鑒
財政部門是政府運行資金的具體業務部門,從經濟學角度看,政府和財務部門則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他們在代替社會公眾對政府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運用,把集中的資金合理地安排到公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因此,財政部門也擔負起對國家政策性投資業務的重點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
(一)監督機構
對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進行監督,是由財政部門的行政性的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機構行使。財政部機構改革,撤消基本建設司,組建經濟建設司,具體行使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職能。
(二)監督體系
財政部開展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文件很多,比如:《中央政府投資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等,這些都為財政部門開展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導。財政部的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監督定義、范圍、原則、內容和方法、以及考評指標、監督組織實施(或者說是工作程序)、監督結果等。
二、地方政府開展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的思考
當前,我國地方安排的重點建設項目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部門來具體對資金使用進行監督。近年來,各地對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工作進行了一些試點。
(一)監督體系
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考評指標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通用)指標,一類是自定指標。基本指標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財務指標、國家或國際規定的指標、公眾關注指標等常應用在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監督考評的指標。自定指標是在具體對對象進行評價后,在收集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后,結合實施評價對象的不同特點和目標來科學設置自定指標。自定指標要包括考評指標和修正指標。考評指標要根據資金支出的不同類型和功能可分為九大類,這九類要考慮到監督具體工作中實施考評的可操作性,而且每類都要建立“指標庫”,在不同項目對其實施監督過程中可以選取一定比例的指標。
(二)監督方法
為更好地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要根據每個項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可以采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多種方法并用,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成本—效益比較法。這種方法是按照財政支出確定目標,在保證資金使用效益不變的情況下,對項目中發生的在符合規定的正常開支、額外開支和特殊費用等進行比較,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效益為基本原則。2.目標預定與實施效果比較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財政支出實際產生的結果和預定目標進行分析比較,特別是如果出現未完成的情況就更需要對其進行原因分析,由此實現對財政支出進行監督。3.攤提計算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某項支出進行年度盈余回收的時限,來計算投資回收期或投資風險。理論上看攤提時間越短,風險越小。4.最低成本法。這種方法是在項目支出不適合推算效益大小情況需要采用的,可以拿相近的方案進行評價,從而選擇最合理成本最低的方案。5.因素分析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一些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影響資金支出的成本和收益,通過因素分析來進行綜合分析評判。6.歷史動態比較法。這種方法是要對歷史上各時期的相似的項目資金使用按照一定原則和類別分類排列,分析比較,確定項目資金使用效率變化的情況。7.橫向比較法。這種方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相同或近似的項目在不同情況下資金使用情況來進行分析。8.專家評議與問卷調查法。這種方法也稱為公眾評判法,可以聘請相關領域專家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分析,還可以根據具體項目特點,設計不同的調查問卷,選擇不同的人群,并對其結果進行綜合評判。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