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闡述了什么是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以及具有的特征,然后根據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采用不同發展階段的管理模式來改善和加強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科技企業;中小型企業;管理模式
如今中小型企業快速發展,其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等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現狀表明,目前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業的發展,管理能力還處于一種低水平狀態,這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管理模式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出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管理模式,是所有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定義與特征
在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是指從事高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或較大規模運用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其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如下:(1)資產總額、營業收入、雇員人數等指標不超過中小企業的標準;(2)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主導產品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3)職工人員上要求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總數的百分比高于10%,經費上要求每年用于產品研究的經費高于營業收入的5%;(4)企業是主要從事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轉化和銷售經營及服務業務的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現有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特征:一是企業超常規發展,產品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二是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是其突出的特點;三是技術創新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四是無形資產在企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已發展成為首要資產;五是與物質資源相比,人力資源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六是知識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
二、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分析
(一)沒有正確認識管理模式
改革開放后,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在管理上引進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思想,但改善后的結果卻差強人意。受到企業管理者能力素質以及其所處特殊的發展環境的限制,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對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在認知程度上存在著一定欠缺,這就導致他們沒有正確的認識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的作用。對部分管理者來說,他們不能真正明白和理解什么是管理模式,所以就不能加強對管理模式的重視。
(二)管理模式選擇盲目
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管理模式的適用條件了解不夠。在企業的管理上,管理者不能正確認識管理模式做不到學以致用,往往就按照先進管理模式進行大量地照搬照抄。沒弄清楚其適用范圍,只想著為企業創造相同的成效,可結果總是不能如人愿。二是對企業自身的條件沒有準確的判斷。部分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對企業發展階段、管理要素等企業實際進行深入分析和準確認識,盲目引進所謂的先進管理模式,實施過程中與實際不符出現問題后,不懂得如何進行適應性調整,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三)單一的管理模式
目前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管理模式仍然較為單一,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居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業,其主要特征是團隊成員間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內部組織結構較簡單,管理層次少,企業運營成本低,抗風險能力和靈活性比較高。但當企業內部各項管理要素不能處在最佳的匹配狀態時,家族式管理模式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可能還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
(四)管理模式有效性不夠
我國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中,管理比較隨意的情況普遍存在,管理者意見就是企業的決策和命令,企業中沒有一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決策體系,主要憑借一些成功的經驗。企業對員工的獎懲決定取決于管理者的情緒,往往具有不確定性,這就很難對員工形成有效的激勵。隨意性的管理,影響企業形成自己的一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更不用說管理模式了。
三、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模式選擇策略建議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永遠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管理模式的優劣不能簡單的予以評價。不同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特征和使用范圍,所以根據企業的現實情況采用能夠與其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同樣地,選擇的企業管理模式應與當前發展階段的特征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率地管理企業,企業才能夠實現健康的發展。
(一)家族式管理模式
對一些經濟實力較弱、條件頗為簡陋,而且還是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來說,往往還沒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但其創始人通常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技能,家族式管理模式是這種企業管理的最佳模式。家族式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要求員工對領導人絕對的服從,創始人會在企業中采用各種方式來塑造領袖的形象,保證順利推進各項管理工作。在選擇這種管理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保持靈活性,找準定位。企業要合理控制業務規模,充分利用自身靈活性高的優勢,同時管理者應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運用自己的才能,深入仔細地分析市場行情,找準“立足點”,運用市場補缺發展戰略,爭取做到把企業“做精、做專、做深”。二是逐步建立管理體系。當且企業能夠成功地維持生存后,企業管理者應該從最基礎的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著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體系。
(二)標準化管理模式
企業步入成長階段以后,中小型高科技企業都將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資本問題,這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這階段要實現企業的發展就需要拓寬融資的渠道,借助社會資本實現跨越發展,因此,本階段企業的發展趨勢是資本化、制度化、標準化。因此,中小企業成長期最佳的管理模式是標準化管理模式。標準化管理模式有以下特征:企業擁有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企業職工的行為均呈現出規范化,一切事務普遍標準化和制度化,總體來說,企業管理是在制度體系下有條不紊地運行。在選擇標準化管理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重視企業制度建設,完善企業制度體系,提高企業執行力。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在管理上,實行全部職業化管理,在人員上,引進高端的專業管理人才,盡量放開權利,讓每個人才都能施展才能。三是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出競爭戰略,提出中長期的發展目標。四是要建立完備的管理體系和高效的科學決策機制,并且嚴格執行,保證制度不隨意更改,做到企業穩定、活力和效率三方面的平衡。
(三)文化導向的管理模式
進入了成熟期,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過程也是企業文化存在發展的過程,對處在成熟期的企業來說,只有加強對文化建設重視才能走得更長遠。這個時期,企業各方面發展的比較均衡,主要是通過加強自身的企業文化來提高公司的業績。文化導向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從而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選擇文化導向的管理模式時,企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同的企業具有不一樣的企業文化,這樣就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存在,但是這些各異的企業文化都遵循一個“以人為本”的核心:二是建立高績效企業文化。一個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可以激勵職工的能動性,充分調動員工做事的激情,讓每個員工都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敬業精神,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為企業發展貢獻的力量。三是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強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和氛圍,吸引更多高層次的人才,讓他們在企業里實現自身價值。
(四)創新為主的管理模式
成熟期后期是一個企業生命周期的結束點。企業要想在生命周期即將走完的過程中,抓住生存的機會,擺脫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僅依靠企業內部的管理要素是微乎其微,必須進行創新才能使企業獲得新的生命力。創新為主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企業中有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但守舊的觀念是制約企業創新發展的因素;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重視創新型人才,加強建設創新為導向的創新型企業文化,弘揚個人與企業共進退的文化氛圍;戰略管理方面,企業面臨著戰略的重大調整,一方面企業可以繼續保持以專業化的核心,同時增加和開發原有產品的新功能的競爭戰略,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選擇退出夕陽產業,在新的業務上謀求發展領域的戰略。選擇創新為主的管理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企業在這個發展階段主要是以創新和變革為主,倡導創新精神,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鼓勵職工創新,激發員工創新能力,來建設企業制度和文化氛圍,充分發揮績效管理體系的作用,引導和激勵職工工作。二是企業在市場中的定位要重新進行評估,根據市場定位的改變來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結合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通過采取并購或聯合的方式,來尋找企業增長的機會,從而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萌萌.中小企業成長期管理模式的研究綜述[J].商業經濟,2014,(10).
[2]王建濤.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4,(9).
[3]王千.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3).
作者簡介:王繼偉(1980-),男,河北承德人,就職于北京國電經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