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管理財務報表的含義以及由來,然后從通用財務報表出發,通過對三張表的調整來說明管理財務報表的相關內容,以期能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企業管理;管理財務報表;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勾稽
企業的資產、損益、負債和現金的流動量是通過企業的管理財務報表進行區分的,主要包括經營、金融兩類活動,管理財務報表以提供公司內部、各大股東及債權人三部分的相關財務數據來進行公司的財務分析和業績好壞的評價。這些年來,管理財務報表在企業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大多數企業財務人員并不熟悉管理財務報表的相關編制和應用,導致管理財務報表無法真正的發揮它的價值和作用。本文從通用財務報表的角度出發,通過對編制原理的調整,三張關鍵管理財務報表中一些基本數量勾稽關系的整理及應用進行管理財務報表的說明,以期能夠使管理財務報表被企業財務人員廣泛使用而提高企業的業績。
一、管理財務報表的含義
管理財務報表是為了滿足企業的內部管理以及財務的分析需求而產生的一種報表,主要作用是用來管理企業內部的財務,并且根據相關的數據對企業內部的財務、資金周轉、業績和經營的成果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它是在通用財務報表無法滿足企業對于內部管理的要求和進行資產、財務分析的情況下,企業根據相應需求制定出來的。
二、管理資產負債表
由于管理財務報表是通用財務報表無法滿足企業內部需求的情況下編制調整得到的,因此管理財務報表的編制思路是把企業內部日常的經濟活動根據其性質的不同分為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兩大部分,按照這樣的標準重新進行的列報報表。
通常情況下,企業經濟活動主要包含以下兩種活動:一種是進行商品的銷售以及提供勞務等類型的營業活動;另一種是與企業的經營相關的生產性質的資產投資活動。企業主要是在產品以及要素兩方面進行活動的相關經營;而企業的金融活動是指企業在資本的市場進行的活動。它主要包括的是:一種是籌資活動,另外一種是對多余的資金進行的合理運用。
(一)資產負債表從通用財務向管理財務的調整
基于通用資產負債表的前提下,把各部分的資產及負債的相關項目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經營性資產的負債和金融性資產的負債兩種。對于資產當中的經營性和金融性,它的區分有一點極為顯著,即資產的使用方式,當資產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所需要時,它就是經營資產;當它作為不被經營活動所需要的閑置資金時,它就是金融資產。一般來說,經營資產主要是貨幣或者長期的權益性投資等,主要用來進行商品的銷售和勞務的提供等。而金融資產則通常為短期性的權益投資或者債務投資,主要用于除了經營活動之外的其他現金的使用。
與此相對的,經營負債與金融負債也有一定的區分標準,如果負債是涉及到生產經營活動的話,就屬于經營負債,經營負債是指涉及到商品的銷售以及勞務的提供等方面的負債,通常情況下有應付賬款、工資以及稅金等,在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自發的形成,通常是無息的;若是涉及到籌資活動的,則屬于金融負債,主要是指短期、長期的借款或者是交易性質的金融負債以及應付債券等,這類的負債一般是有息的。
在通用資產負債表當中,一些項目關系簡單,通常只是與企業的經營或者金融這兩類的活動相關,所以在計入管理資產負債表時,直接計入到相關的經營資產負債或者金融資產負債即可,比如債券投資直接計入金融的資產,而長期權益性的投資直接計入經營的資產;除了這類較為單純的項目,有一些項目可能涉及到經營和金融兩類活動,那么在進行計入時,要進行相應的分解,與經營相關的計入經營性資產,與金融相關的計入到金融性資產。金融性資產負債以市場利率進行計息,而經營性的資產負債則不需要進行計息。
通常情況下,對于企業的金融資產和負債,都有限定的數量,因此很容易將其確定。所以在進行資產管理時,首先確定的是金融方面的資產和負債,之后用總的資產和負債減去金融的資產和負債,就得到了經營的資產和負債。
管理資產負債表的標準格式通常如下:
(二)基本勾稽關系
在管理資產負債表當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公式:
凈經營資產=凈投資資本=經營資產-經營負債=凈(金融)負債+股東權益=凈經營性營運資本=凈經營性長期資產
其中:
經營資產(負債)=經營性流動資產(負債)+經營性長期資產(負債)
凈經營性運營資本是經營性的流動資產和負債的差額;凈經營性長期資產是指經營性的長期資產和負債的差額。
凈(金融)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
從這些基本的公式當中能夠看出:投入到經營活動當中的資本,如果從公司角度出發則是凈經營資產,若是從債權人角度出發則是凈負債;若是從股東角度出發,則是股東利益。因此,從不同的管理角度來看,它承擔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管理的利潤表
基于通用利潤表的前提,將各部分的損益項目做重新調整后能夠得到經營損益、金融損益兩部分內容。各部分的損益是由各部分的資產與負債所形成。與管理資產負債表的調整類似,在利潤表的調整當中,也有較為單純的項目和較為復雜的項目,單純的項目直接計入管理利潤表當中即可,比如營業的利潤等,而對于復雜項目也要進行分解,之后再分別計入。它的標準格式通常為:
涉及到其中的一些勾稽關系有:凈利潤是經營和金融兩部分的損益之和;也是凈經營利潤和凈利息費用的差額;除此之外還等于稅前經營利潤與利息費用的差與(1-平均所得稅率)的積。這其中:
利息費用=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益±投資收益;
平均所得稅率=所得稅費用÷總利潤
凈利潤=凈經營利潤-凈利息費用,這個公式反映:凈利潤給股東帶來回報;凈經營利潤給公司帶來回報;而凈利息費用給債權人帶來回報。
四、管理現金流量表
對通用現金流量表做一些調整后就是管理現金流量表,這些調整主要有以下的幾個部分:
其一,編制等式的改變。調整過后為:經營活動中的實體現金流量與金融活動中的融資現金流量相等。
其二,管理現金流量表當中的實體現金流量是通用現金流量表當中對于經營、投資兩部分活動的現金流量的合并。
其三,融資現金流量是將一部分的金融活動的現金流量從經營、投資兩部分活動現金流量中剝離出來計入進去的;而實體的現金流量則是從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中將一部分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從中剝離出來。
管理現金流量表的標準格式是:
其中涉及到的勾稽關系有:經營活動中的實體現金流量與金融活動中的融資現金流量相等。
實體現金流量=債務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其中,實體現金流量是經營活動帶給公司的現金流量,它是企業的經營成果,當現金流量中經營的大于投資的,那么公司現金是凈流入的狀態,多余的就是現金的凈流入量,這些資金由公司發給投資人,因此也被稱為是自由現金流量,它的主要用途包括五個部分:一部分用來支付債務的利息;一部分用來償還債務的本金;一部分用來進行股利的發放;一部分用來回收購買股票;還有一部分用來購買有價證券和其他的一些金融資產。當現金流量中經營的小于投資的時,那么公司的現金是凈流出的狀態,此時公司就需要進一步的進行資金的籌集以備企業的正常運行,這些籌資來源可以是對全部或部分金融資產進行出售,也可以是重新借入新的債務或者發行新的股票。而債務現金流量是給債權人的;股權現金流量是給股東的。
五、結束語
本文從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三張表來說明管理財務報表是如何從通用財務報表當中調整而來,并且發揮自身作用的。就他們各自的基本格式以及涉及到的勾稽關系做了詳細的說明,并且從公司內部、債權人和股東三個角度來闡明其中的資金運轉過程,以期能夠使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盡快地熟悉該管理流程,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瑛瑛.關于企業管理財務報表的解析[J].金融與經濟,2014,(11):49-51.
[2]阮碧慧.關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0,(36):134-135.
作者簡介:許燃 (1986-),女,北京人,在職研究生,統計中級,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