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對企業的成本核算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并針對如何加強生產企業的成本核算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生產企業;成本核算;產品成本;經營成果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市場競爭也隨之不斷激化,因此為了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適應市場的發展要求,生產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推動市場的改革和發展。而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生產企業的深化改革,使生產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導致成本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但是我國目前的成本核算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對這些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對企業成本進行核算的意義
(一)企業要根據產品的成本進行定價
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企業在對生產產品進行定價時的依據,公司在對公司的生產產品進行定價時,會對產品的產品成本、市場價格、競爭力以及目標利潤進行綜合分析和全面考慮。因此,如果不對產品的成本進行準確的核算,就無法將正確的信息提供給公司的決策層,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公司的產品定價出現不合理的狀況,從而對整個企業的利益造成影響,所以生產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加強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為產品制定一個合理且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
(二)成本核算會對公司的經營成果以及成果的分配造成直接的影響
財務收入除去成本費用,剩下的就是經營成果。財務收入的核算一般不會出錯,很容易核算。但是,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一般都比較大,對技術的要求比較強,很難進行準確的核算,而且在核算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人為調節因素,因此成本核算的結果大多是不實的。與此同時,成本利潤會對利潤數據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可以看作一種杠桿效益,因為成本數據單位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會給利潤數據帶來巨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國家的稅收、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
(三)成本核算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進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加強對企業經營成本的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管理企業的經營成本時,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及時和準確的核算,就有了足夠的數據基礎進行企業經營成本的分析,而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合理的分析會幫助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在企業經營成本的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挖掘企業的活力,增加企業的利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企業經營活動時,要加強對于經營成本的核算,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二、在對企業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在指導思想上存在偏差
在對企業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其指導思想上存在的偏差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它的指導思想過于注重企業的制造成本、營銷成本以及研發成本;第二,在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它的指導思想注重對物質資料的核算,忽視了對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第三,在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它的指導思想重視企業內部的成本核算,忽視了社會環境的成本核算,而在經濟學的概念中,成本是由自然資源、活動的勞動消耗以及物化的勞動消耗組成的。
(二)未及時進行核算內容的拓寬和更新
目前,知識資源已經成為了生產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消耗的知識資源也應該成為產品的成本構成。但是現行的成本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把無形財產作為管理費用,并沒有作為產品的成本,這種做法顯然已經與知識經濟下的成本內涵不相符了。因此,目前,會計的主要研究內容應該是如何準確、完整地對無形資產進行核算。與此同時,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在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核算時,應該把創造和發明知識以及掌握并使用知識的人力的資源價值也作為成本核算的對象。此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的勞動主體就是智力勞動,而如何準確地計量智力勞動所擁有的價值,應該是這個時代進行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
(三)核算方法有待改進
第一,針對成本核算的方法,我國大部分企業使用的都是分步法和品種法,還有極少數的企業使用的是分批法。一般情況下,分步法以及品種法適用于大量的、單一品種的重復生產,而分批法適用于小批量的多品種的生產形式;第二,針對分配制造費的方法,近幾年來,制造費的金額以及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在人工成本中,制造費用占了60%,在全部的產品成本中占了10%,按照產品生產時的工時或者生產工人的工資比例將制造費分配到各個產品之間,不僅有科學依據,與此同時,還不會影響準確核算成本,但是目前制造費的內容和金額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工成本,是它的3~5倍。如果仍然按照原先的方法進行分配的話,就會導致產品成本的資料失真,影響到有關成本的各項決策。
(四)分步法以及品種法的必要性不明顯
分步法以及品種法的必要性不明顯,對傳統會計的成本分類以及分配方法造成了挑戰。在現在的知識經濟中,生產產品時由之前的生產導向轉變成為了消費者以及市場的導向。在進行產品的生產經營時,生產者和經營者要以消費者的需要為依據。此外,這種變化還會使產品的生產工藝、生產工時以及原材料的消耗數量和結構發生變化,導致傳統的工業經濟時批量化和單一化的生產形式發生根本的變化,與此對應的,產品的成本分配也要做出改革,分步法和品種法已經不適應知識經濟的生產成本的分配要求。
(五)不重視對于經營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國的很多生產企業并不重視對于企業的經營成本的核算,更加重視產品的銷售環節,在很多生產企業中并沒有專業的財務核算人員進行成本的核算,大多是由企業中的會計工作人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此外,很多企業對于企業的生產車間以及材料倉庫的管理并不嚴密有效,只是進行了簡單的粗放管理,因為缺乏管理,導致企業中的成本資料的數據丟失和表格混亂,從而造成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生產內耗的增長,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生產企業應該如何加強成本核算
(一)樹立合理的核算理念
在傳統的成本核算中秉承的理念就是,只對產品生產中的成本進行核算,忽略了在產品的開發、設計以及銷售過程中所費成本的核算,導致生產企業在進行企業投資或者其他經營決策的過程中出現失誤。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生產企業都面臨著很多的競爭壓力,因此企業必須樹立合理的核算理念,降低生產成本,并通過對成本進行準確的核算來獲得企業的發展優勢,最大化地實現企業的價值。
(二)運用科學的創新的核算方式
創新的核算方式具有很多的優點,比如更加具有整體性、開放性、長期性、競爭性等等,這種創新的核算方式是由于顧客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產生的。生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重視成本核算的方式創新,對企業的核算方式進行創新,將企業成本的核算納入創新管理的范圍。此外,生產企業還應該通過企業成本的核算來增加企業優勢,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制定相應的核算管理方式,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控制,運用創新理念進行成本核算。
(三)運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對生產成本進行核算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企業的成本核算也隨之不斷朝著復雜的方向發展,因此,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應該運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對生產成本進行核算。企業應該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建立并完善會計的信息系統,加快生產成本的核算效率,拓展生產成本的核算內容。而且成本核算不只應該進行生產資料的核算,還應該貫穿于產品的研發、設計、原材料的采購、生產、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生產的全過程中。運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對生產成本進行核算,不僅能夠保證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能夠保證企業經營的高速發展。
(四)加強對于核算團隊的培養和管理
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生產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對于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及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所以現在企業應該加強對核算團隊的培養和管理,全面掌握成本核算以及企業生產的整體環節,將成本核算與產品的生產環節結合起來。此外,企業還應該向國家的稅務機關反映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重視人才培養,對核算團隊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更新工作人員的核算方式和理念,并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對企業的核算方式進行完善和發展。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成本核算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雖然成本核算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但是通過政府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生產成本的核算水平會不斷提高,核算方式也將愈加多元化,因此,生產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該加強企業的成本核算,提高企業效益。
參考文獻
[1]費毅璘.論生產企業如何加強成本核算[J].中外企業家,2014,(7).
[2]趙俊童,孫方思.生產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問題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z1).
作者簡介:曹宏斌(1988-),男(滿族),河北秦皇島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