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操控重大會計差錯已經成為許多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謀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探討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出現的原因,并提出了些許建議,以期能為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盈余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當下我國上市公司報告存在會計差錯的數量正在逐年上升。會計差錯的產生不僅有會計師判斷失誤造成的,也有以盈余管理為目標的深層次原因,即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蓄意制造會計差錯之后,又重新申報財務報表的行為。會計師判斷失誤,是會計計量問題,而為了盈余管理而蓄意制造會計差錯,則是經濟問題。本文主要以后者為探討目標,詳細分析了社會市場經濟中會計差錯的出現原因,同時分析了這類上市公司的特點,并給出了解決會計差錯問題的策略。
一、會計差錯的基本概念及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處理現狀
(一)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概念
我國2007年重新制定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將“會計差錯”修訂為“前期差錯”,其含義為:由于信息使用失誤而造成的財務報表出現錯報。會計差錯包括運算錯誤、運用會計政策失誤、歪曲事實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等。其中主要的會計差錯包括兩種:重大會計差錯和非重大會計差錯。重大會計差錯包括,對于企業的會計報表起到重大威脅、使會計報表失真的會計差錯,還包括為了謀求經濟利益而擅自使用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內容的會計差錯。重大會計差錯通常涉及的資金數目較大,對于企業的危害比較嚴重。而非重大會計差錯指的是,不影響會計報表使用人員對企業的財務情況、資金流通狀況以及經營成果做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故而非重大會計差錯對于企業的影響較小。
目前對重大會計差錯的處理,主要和國際通行做法一致:(1)運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大前期差錯,這類處理方式主要是基于前期差錯不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前提下而實行的;(2)調整前期差錯中相關的比較數據;(3)要將差錯當中所披露的內容具體化,比如界定前期差錯的性質,對于不能進行追溯重述的差錯,則需要標明原因、更正的時間以及要求上市公司詳細對其更正情況進行陳述。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處理現狀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處理現狀如下:(1)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會計差錯的狀況;(2)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更正意識在逐步提高;(3)總體來說,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不及時更正的現象依然十分突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拖延更正會計差錯的現象,這些現狀的存在都影響了我國證券公司的正常秩序。
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問題的出現原因
(一)上市公司利用多樣手段操控會計差錯更正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現在市場上依然存在許多上市公司濫用會計差錯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當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對非經常性經營的公司收益性項目進行調整、故意少計費用等等。上市公司通過對這些會計差錯進行盈余管理,為其獲取上市資格、促進業績增長、避免虧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舉例來說,如果某公司在其上市后,沒有經過多長時間的發展,就對自己前期財務報告中存在的會計差錯進行披露,會導致人們對該公司的上市資格產生懷疑,認為該公司是通過非正當手段獲取上市資格的,比如通過有意識的會計差錯行為。
(二)上市公司在披露會計差錯時信息質量較低
我國目,存在著相當大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對其公司會計差錯進行披露的時候,存在較大問題,比如表述語義含糊、表述散亂、表述缺乏規范性等等。主要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1)會計差錯處理方式存在問題。例如,針對會計差錯當中漏記的扣除項目是否能夠補扣的問題,一些企業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2)許多上市公司在披露會計差錯時,都沒有明確披露差錯的提起人,而這也是上市公司故意隱瞞會計差錯的重要原因所在;(3)許多上市公司在進行差錯披露時,表述得不準確或者表述模糊;(4)許多上市公司的重述都缺乏對財務報表的累積財務影響的披露,這不利于通過報表數據進行企業相關事宜的決策。
三、對上市公司會計差錯更正的些許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
加強內部控制是遏制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關鍵點。要加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可以從以下這三個方面著手:
1.公司財務人員實施崗位輪班制
實施崗位流動制是根據財務工作的特點,通過讓公司的財務人員在不同崗位間輪班上崗的一種管理制度。崗位輪班制度一方面能夠拓展財務人員的知識面,增強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能夠讓財務人員發揮自身的財務監督職能,有利于提高財務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對于減少上市公司會計差錯來說,也具有重要影響。
2.加強內部審計
通常情況下,內部審計的健全與否是制約上市公司是否出現會計差錯的重要因素,而同時加強內部審計也是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內部審計對于減少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具有鮮明意義。我國市場經濟當中,上市公司披露的前期差錯更正,說明了我國當下的審計工作不盡責的現象廣泛存在。因此,加強內部審計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任務。相關部門可以注重內部審計的檢查工作,健全內部審計。舉例來說,在董事會下建立內部審計委員會,通過該部門的工作來披露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對于整個公司的會計活動進行管理,有效地實現內部審計。
3.加強財務單位和公司其他部門的交流
上市公司通過加強和財務部門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財務部門搜集正確的財務信息,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同時,通過和相關部門進行交流,也能更好地制定相關的財務計劃,這對于提高整個公司的經濟效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加強注冊會計師建設
加強注冊會計師建設,能夠有效地減少上市公司的會計差錯,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明確注冊會計師舞弊審計責任
我國目前的會計審計為注冊師會計逃避審計責任提供了可行之機。例如,我國獨立審計有這樣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應該根據獨立審計的需求,按照相應程序來實施審計,確保審計能夠及時發現會計報表當中的舞弊和錯誤情況。”該規定存在著較大缺陷,因此建議相關部門以法律法規來明確規定審計對于舞弊行為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對相關公司的舞弊行為給予嚴肅處理。
2.加強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合伙制度
通過對發達國家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在發達國家的許多會計事務所都要承擔相應的審計視察責任,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要時刻對財務報表當中的異常情況進行關注,并及時處理財務報表中的疏漏、舞弊等問題。因此我國上市公司可以加強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合伙制度的實施,以減少上市公司的會計差錯。
(三)實行有效激勵和有效約束機制
1.有效激勵部分
為了減少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可以對會計人員實施激勵策略,并且根據不同員工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讓員工自覺參與到整個公司制度的制定和實行當中,促進員工自覺地去維護公司的各項財務制度。
2.有效約束部分
相關公司要建立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同時注重建立相關責任追究和懲罰措施,保證整個公司內控效率的有效提升。
3.完善公司披露制度,健全內部控制
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促進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財務控制制度在公司的真正實施。在完善信息披露時,可以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四)加強社會其他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
加強證監會等社會其他監管部門的監管,對于減少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具有重要意義。監管部門要嚴格要求相關上市公司,按照企業標準進行相關信息的披露、計量等。比如,證監會在檢查上市公司上市資金信息的時候,如果相關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信息和實際信息不符或者未按照規定處理時,證監會就可以按照法律程序對其進行懲罰。舉例來說,當上市公司出現重大會計差錯時,便需要向相關部門匯報具體情況,在相關部門審核通過之后,才能在報表中進行披露;當相關部門審核不通過時,證監會就可以對其差錯的原因進行調查和分析。證監會和相關監管部門在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時,可以對其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同時要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的完善,真正減少上市公司的會計差錯。
四、結束語
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情況影響了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對于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有不利影響。本文對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針對上市公司的會計差錯,從財務重述角度以及注冊會計師角度分別論述,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首先要加強內部控制,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最后要為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營造一個有效的外部監督環境,通過以上這些策略,希望能夠減少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狀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秦煥霞.基于CREAM追溯法的上市公司會計差錯人因失誤分析[D].南華大學,2011.
[2]閆宇.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作者簡介:蔣珺(1990-),女,江蘇宜興人,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