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銀行業的ERP財務系統成本管理分解模式作為分析的對象,研究了這種模式的基本特點,以及在實施中的相關情況,并且提出了一些優化的措施。
【關鍵詞】銀行業;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分析
企業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規劃,英文簡稱為ERP,英文全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最初這個概念是美國一家管理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提出的。一開始這個概念被定義為應用軟件,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開始被世界各國的生產行業所引用。發展到最近,這一概念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中一個重要的管理理念。ERP財務系統管理系統是整個ERP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ERP能夠實現生產資料、資金和信息資源的有效結合??梢哉f企業資源計劃的提出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銀行業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下的基本內容
在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有一類費用是不能夠缺少的,那就是銀行的營業費用。對于銀行來說營業費用指的是銀行進行成本核算時候的主要內容,指的是在銀行的經營和管理中所需要的各項費用的總和。本次研究以本銀行作為分析的對象,實施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后,更加突出了部門之間的協調并進,和各自的職責所在,一個完整的ERP財務管理系統必須包含成本支出、歸口管理、數據收集、數據維護等幾個部門共同構成,每一個部門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實施好成本分解的工作。
(一)日常財務核算時的認定
所謂的日常核算認定,指的是在商業銀行運行的核算過程中,將商業銀行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具有的成本直接歸入發生費用的控制中心。具體而言在進行核算的時候,可以分為直接評定和間接評定(也稱為分配評定)。所謂的直接評定很簡單,就是在商業銀行進行日常的成本核算以及錄入費用的過程中直接將與該項有關的費用結果納入到控制中心。而間接評定,則是在商業銀行進行日常的成本核算以及錄入費用的過程中不直接將與該項有關的費用結果納入到控制中心,而是按照提前設置好的分配要素將該項費用分配到應該的控制中心內。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直接評定還是分配評定,在商業銀行的運行過程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都是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的構成要素。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幫助企業實施成本的有效管理。
(二)月末三層分攤
月末三層分攤也是銀行在運行的過程中進行成本核算的重要組成內容。所謂的月末三層分攤,其實可以分級為三個路徑。一級路徑為月末一層分攤。二級路徑為月末二級分攤。三級路徑為月末三級分攤。所謂的一級路徑,也就是月末一層分攤,指的是在商業銀行進行日常核算的時候,將已經分配到各個控制中心的營業費,根據一定的指數,分解到每一個確定的業務流水線上,從而構成一種業務條線成本。所謂的月末二層分攤指的是在商業銀行進行日常核算的時候,在實施完上一步步驟的基礎上,將前面已經分攤好的成本再次進行分攤,按照一定的參數分配到經營條線。所謂的月末三層分攤是在月末一層分攤和月末二層分攤的基礎上,將已經分攤好的,到經營條線上的成本,再次分配到大類產品上。
二、銀行業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無形中有效地擴大了企業可分解的成本范圍
在過去實施企業成本的分攤過程中包含的要素往往非常少,通常指囊括了商業銀行的營業費用,而且分攤的對象也比較單一,就是商業銀行的控制中心,而且僅僅能夠做的也就是實現責任成本的分攤。而新的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則有效地改善了這一點,有效地擴大了成本分解的有效空間,囊括了商業銀行的營業費用以及銀行的資產,真正實現了銀行的全成本分攤。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進步的一點就是,有效地擴大了成本分攤的對象,不再僅僅包括以往的部門,還包括了業務條線,以及具體到大類的產品。通過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管理部門能夠在系統中快捷的查到分攤的結果。從而促使財務管理向著科學化和精細化的道路發展。
(二)數據處理相對集中,提高了運行的效率
傳統的數據分解,往往都是分散實施的,整個銀行的成本數據處理都單一化,沒有實現有效的整合。通過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成本分解的所有指數,都由每一級的經費控制中心進行系統的維護,而且在月末的時候,不需要每一個分行進行成本的分解與匯報,在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下,每個月的月末只需要由總行進行統一的分攤操作便可以了,真正地實現了整個銀行的經費管理和資產的幾種分攤。在這種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下,加強了總行的管理能力,為總行管理分行提供了有效的路徑,提高了整個商業銀行的運行效率和工作質量,也改變了原來總行和分行之間的信息分配存在不對稱的現象。
三、影響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的要素
(一)分攤指數影響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
在整個分攤的過程中分攤指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分攤指數非常的復雜,涉及到用戶大量的數據,和交易的次數以及整個銀行企業中的員工本月度的業務量。這些所有的數據都來源于每一個支行的業務系統中。這些數據都沒有經過處理,需要系統的分析這些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篩選和計算,進行綜合的處理才能得出最終的分攤指數。可以看到,在前期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工作量和工作面比較大,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分攤指數的滯后,這樣就會對成本分解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而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下,進行分配認定的時候會形成一個動因值,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會影響分攤結果。
(二)部門的構成影響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
每一個部分的職責非常的重要,每一個支行都是最終進行成本分攤的重要數據來源,要想提高最終成本分攤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加強對銀行內部的機構的控制。一些支行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沒有成本分解的意識或者成本分解的意識不足,導致費用承載部門沒有按時、準確地將費用支出做出直接認定。成本分解的主要工作歸屬于財務管理部門,而一些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深入實踐調查,導致成本分解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成本分解的最終結果也不是很理想。而且目前銀行在運行的過程中比較混亂,一個支行的管理部門可能是幾個,彼此之間的關系沒有厘清,導致分解的業務線比較混亂,影響了分解結果的準確性。
四、提高銀行業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的方案
(一)合理利用技術方案,提升分攤參數的準確性
分攤參數的形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單一化地依靠支行的人工來管理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分攤指數的準確性,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應該使用新的技術方案,提高自動化水平,用自動系統來實施銀行參數的計算工作。采用計算機系統自動生成與本銀行有關的參數。在整個分解的過程中做到流程化與規范化。在系統處理的過程中采用計算機計算優化分攤參數計算的流程和步驟,提高整個行業內部運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支行的成本分解意識
雖然目前ERP財務系統成本管理模式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但是各部門的成本分解意識依舊還不是很充分,ERP財務系統成本管理模式,將整個企業運行的成本細化,分到一大類產品中,但是分解的結果目前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實現實質的分解。沒有在銀行內部的資源分配和考核上起到應該有的作用。所以應該加強對銀行內部實質性環節的考核,將成本分攤結果應用在績效和經營分析當中。
(三)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工作
分攤模式的運行和結果的準確性依賴于人的主體性,雖然目前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的自動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最終的分析還離不開人員的操作。所以總行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要加強支行人員的培訓工作,支行人員要熟練的掌握在月末的成本分解工作的要領。要指導財務管理人員要深入實踐調查,不要在日?;顒又虚]門造車。要強化對前期數據處理的培訓,為后期的處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整個銀行的成本分解準確性。
五、總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的銀行業獲得了大幅度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銀行企業活躍在市場經濟的舞臺上。銀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創新著自己的管理方式,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就是時代發展的需求。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模式能夠幫助銀行實現集中的管理,改善銀行的工作流程、提高了銀行運行的效率,降低了銀行的運行成本。為銀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留心,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李蘭霞,張曉慶.探析提高銀行業ERP財務系統成本分解準確性的途徑[J].金融會計,2009,(11):45-48.
[2]張曉慶,李蘭霞.提高銀行業ERP成本分解準確性的途徑探析[J].財務與會計,2009,(19):62-63.
作者簡介:王淑星 (1987-),女,河南濮陽人,在職研究生,會計初級,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