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者保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證券市場上一個較為嚴重的難題,而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投資者保護與財務信息質量問題有著相互影響的關系。文章簡要介紹了財務信息內容及其質量要求,分析了投資者保護與財務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分析了我國財務信息的質量問題,分析了提升投資者保護財務信息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投資者保護;財務信息質量;內部治理機制;外部監督;執行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不斷深入發展,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財務權益保護越發受人關注。會計信息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質量問題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進和運行,同時也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財務權益保護。
一、財務信息內容與質量要求
(一)信息內容
財務會計信息是企業經濟信息的重要來源,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決策。財務會計信息是財務部門和會計人員通過對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產生的企業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而成的,包括了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及其未反映在財務報表的相關會計信息。具體包括了:公開發行募集文件和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的年度和中期報告;重大事件、收購或合璧公告等臨時報告;企業領導層人員的持股情況;證券交易所要求披露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等。
(二)信息質量要求
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投資者決策的基本特征。其主要包括了: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以及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二、投資者保護與財務信息質量關系分析
(一)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利于投資者決策有效性的提升
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理清了公司治理結構,進而促進了投資者決策有效性的提升,同時也有效地保護了投資者的財務權益。
(二)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市場透明度的提升
在充分透明和會計信息披露的市場環境下,才能促進投資者和市場的繁榮。因此,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市場的高度透明,進而來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財務權益與利益。
(三)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利于緩減信息不對稱問題
投資者通過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來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以及資金流量與流向,分析企業的運營、償債和獲利等方面的能力,投資環境更為透明,有效地減少了財務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一步改善了投資者的保護環境。
三、財務信息質量問題
(一)缺乏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的《會計準則》中未對財務會計信息質量進行單獨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并且財政部門和證券監會等不同的監督機構發布的信息規范指導要求不一,進而導致企業在進行會計工作時,要求較多,工作難度較大,且工作混亂。
同時,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對企業財務造假的處罰制定較輕,不完善,進而導致許多企業鋌而走險進行各種財務造假以謀取暴利。進而導致企業的財務報表與實際情況不符,財務信息失真,信息質量不高。
(二)企業缺乏內部治理機制
企業的治理結構是建立在一定的產權制度上的,其明確了企業參與者的權利與職責,是對企業進行統一的行政管理與控制。就目前而言,我國諸多企業的治理結構不合理,獨掌大權和高層管理頻換等現象嚴重,進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
企業管理者獨掌大權的情況下,則會操縱企業的決策和財務問題等,進而迫使財務人員進行違法操作,掩蓋企業一些不利的財務信息,財務工作混亂,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務情況和經營活動,進而不能切實地保護投資者的財務權益。而高層管理者的更換則會導致其管理工作的混亂,內部管理與制度缺乏聯系與連續性,進而直接影響了財務會計信息質量。
(三)缺乏外部監督
在我國,上市企業的年度會計信息需要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后才能披露。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其出具的會計信息可促進企業管理者對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偽進行判斷,有利于企業發展決策。但是若在審計過程中,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失職或是伙同上市公司作假,則會直接影響財務會計信息質量。
四、提升投資者財務信息質量措施
(一)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確保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的有效保障,因此要進一步提升投資者財務信息質量,強化投資者保護,就必須完善《會計準則》。
1.確保《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
2.拓寬《會計準則》制定的參與度,積極吸收企業代表的建議或意見;積極調動各界中小型投資者參與制定。
3.進一步改進《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加強對企業和投資者會計準則的宣傳力度和學習,進而使之充分了解準則的變化與影響,有效地提升準則的社會效益,強化執行效果。
與此同時,要實現不同監管機構間發布的執行準則標準的一致性,進而加強企業的會計具體可操作性,并加強對違規造假行為進行嚴厲處罰,進而來進一步強化法律的監督力度,確保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有效地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二)確保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
《會計準則》受企業的內外部監督影響,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和企業內部監控問題不斷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加強會計準則的執行力度和執行監督。
1.實時調整會計準則的監督方向與監督重點。
2.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智力與內部監督控制機制。
(三)規范財務報告披露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了進一步確保投資者的權益,防止財務報表的內幕交易,上市企業必須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財務報表的披露過程,確保公平、公正。
1.加強選擇性披露的控制。
2.進一步確保披露時間。
3.對披露過程進行全程監督、管理。
4.進一步完善處罰制度。
(四)健全企業治理結構
企業的治理結構是影響企業經營效率的決定性因素,針對獨掌大權和高層頻換的問題,企業應進一步擴大獨立董事的比例,以此來防止和避免這些現象的產生。
健全、完善企業的管理流程,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進而來防治財務操作行為的產生。同時,企業還要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借此來避免管理層以權謀私現象的產生,提升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財務權益。
(五)強化外部監督
進一步強化會計師事務所的外部監督力度,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的自身監督力度,以此來確保在企業財務報表披露過程的客觀、公正。同時,要借助法律手段來嚴肅處理會計師事務所伙同上市企業造假等行為。并且,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結合相關監管部門強化過程監管,進而為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信息質量與投資者保護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良好的投資者保護有利于財務信息質量的提升,而財務信息質量的提升,理清了企業的治理結構,提高了市場透明度,改善了投資者保護環境。因此,要進一步提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借此來確保投資者保護。完善《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執行力度,規范財務報表披露流程,健全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進一步強化外部監督,進而為投資者保護提供一個良好環境,促進投資者保護與財務信息質量的協調發展。
作者簡介:鄒彬(1970-),女,湖南株洲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電力設備廠經濟師,會計師,研究方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