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電工程成本管理異常復雜,施工方案的先進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而作業成本法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過程進行造價,能真實反映工程實際。
【關鍵詞】水電工程;造價管理;作業成本法
一、總則
隨著中國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已全面走向市場,在企業經營更加靈活的同時,所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不斷降低各項生產成本,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項目的盈利空間,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保持競爭力,才能在轉型升級發展中不斷壯大自身。因此,項目實施過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證項目利潤的最大化,是每一個企業追求的目標,也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存活的基礎。因此,成本管理在項目管理中十分重要,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對于水電工程項目而言,地形地質復雜、工程量大、投資高、工期長、施工干擾多、施工強度大、質量安全要求高,同時當地經濟、交通和資源市場等條件都會對工程成本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水電工程成本管理異常復雜。施工方案的先進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而作業成本法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過程進行造價,能真實反映工程實際。
二、作業成本法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水電工程估算需要完成作業分析和作業成本計算兩部分。作業分析是分析作業內容,制定工作計劃,改進工作流程以及協調工作資源等。作業成本計算是計算資源數量、確定作業時間,從而計算作業成本。
(一)作業分析
1.建立作業成本中心。建立作業成本中心的目的就是便于成本估算,就是分解工程項目的工作結構,而工程項的總成本即是各作業成本中心的總和。工作機構分解的底層是工作包,它具有明確的工作范圍。工作分解就是要根據工程實際把項目劃分為便于管理的小的部分,直至到工作包的層次。
工作分解結構是整個項目工作的基礎,工作分解的越精細越合理,越有利于整個工程項目的規劃、管理和控制,如果拆分過粗放,則不利于整個項目的計劃和控制,而拆分得過細會帶來諸多問題,如工作實施繁瑣、效率低下,管理者深陷于瑣碎的工作之中,可能造成對重要工作的疏忽。
2.建立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指的是具體描述整個工作計劃,通過確定各個作業工作包的施工方案、所需資源,分析施工作業的順利,理順各作業之間的關系。在梳理各工作任務和施工工序時,可通過建模來直觀地反映整個項目施工結構。
(二)作業成本計算
1.作業系統生產率。生產率是估算勞動力和設備成本的基礎,工程定額是理想狀態下的企業平均生產率,作業生產率是單位時間內整個作業系統所做的工作量,而作業成本法就是在估算資源配備下作業系統的生產率。
而確定作業生產率要先確定各資源的生產率,竣工項目的核算報告和施工記錄能較為可靠地確定出資源生產率。因此,在確定生產率時必須依據以前的工程項目資料,再結合本工程施工特點。對于類似新設備這種無工程資料的資源,則需根據資源本身的性能參數再結合工程實際估算。
資源生產率確定后,就需要估算作業生產率。多資源在同時作業時,單資源會受其他資源影響而損失,達不到理想生產率,因此必須考慮資源之間的平衡配置。一般來說,線性分析可確定作業生產率。對于復雜的系統,還可用排隊論方法確定。
2.作業持續時間。作業持續時間包括工作時間、正常閑置時間和應急儲備時間,指的是從準備到交付作業成果中的所有時間。
估算工作時間是用所需完成的工作總量除以作業生產率。正常閑置時間是根據施工計劃確定,包括正常工作的準備時間和工作后正常的休息時間等,應急儲備時間則是遇到特殊情況而無法正常作業所耗費的時間,如暴雨、大風等天氣導致的停工等。正常的閑置時間可依據計劃確定,而應急儲備時間,則需要根據經驗確定,其影響因素更多,更復雜,值得注意的是,閑置時間和應急儲備時間依舊會產生折舊費、人工等費用。
在工程實際中,項目作業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對工程進行風險分析,估算不確定性,可提高估算作業持續時間的準確性。可依據以下公式確定:
式中: 為預期作業持續時間; 為最樂觀時間; 為最可能時間; 為最悲觀時間。通過這種計算方法估算出的時間則較為準確。確定作業時間時必須滿足工期需求,如不能滿足,則必須重新調配資源,直到滿足工期。
3.作業成本計算。作業成本的計算需要根據作業持續時間和單位時間消耗費用計算,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為作業成本;i為資源,表示第i種資源;N為整個工程所需資源數量;c1指在工作時產生的單位時間費用;t1為工作時間;c2為可獲取單位時間內資源費用,含工作和不工作時產生的一系列費用,如折舊費、維保費、人工費等;t2為包括閑置時間和工作持續時間。
在得出各個作業成本后,將各作業費用相加,再加上管理費、規費、稅金、勞動保護費、機器設備的折舊費、修理費等間接費用便可得到整個工程的造價。
三、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進度計劃,依據應用作業成本法來確定工程成本,能有效管理和控制工程成本,能提高工程項目的盈利性,提高較為準確的業務評價指標,但是作業成本法計算工作量大,對造價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造價人員熟悉施工全過程,因此在選擇工程項目成本估算時需根據實際的特點選擇適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徐學東.建筑工程估價與報價[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56-81.
[2]閏瑾,樊路.論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J].基建優化,2001,(6):24-25.
[3]吳之明,強茂山.網絡計劃技術在水電工程中的應用研究與發展方向[J].水力發電學報,1993,(2):80-88.
[4]劉學海.建筑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及效應[J].水利發電,2001,(5):12-14.
作者簡介:王飛(1982-),男,云南玉溪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