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技術在IT行業的應用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是繼物聯網、云計算之后IT行業的又一大發展。所謂大數據,就是企業在日常的運行中產生的用戶行為匯總得到的數據,這些數據與傳統數據相比規模十分龐大,以前常用的G和T單位已經不能用于大數據的統計。因此,如何根據大數據的特點和布局,從宏觀上迎接大數據時代到來帶來的挑戰,全面建立起數據驅動發展形式的金融機制來獲得高于同行業效率的效果,提高綜合銷售量、投資市場的份額和能力是當今金融業共同關注的問題,科學合理地利用大數據,能幫助企業極大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工作效率。文章通過對大數據時代的金融企業特征來分析大數據的應用對于金融企業的作用,并給金融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競爭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金融機構競爭;數據統計;金融業
一、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及優勢
在過去的若干年中,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直接導致了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未來企業在互聯網發展的方向,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商業、經濟和其他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決策將會更加科學地根據大數據的分析來進行決定,這也能保證企業的決策和發展更加科學化和準確化。大數據的優勢體現在降低成本、數據多樣性、大容量和高效率。從成本來看,大數據的應用確實能夠大幅度地降低企業成本,交易雙方可以避免很多中介的介入,從而進行直接溝通和交易,再加上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支付的便捷性,極大地降低了信息處理的經濟成本,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幫助企業實現了成本的大規模下降。從信息角度來考慮,大數據的應用為企業提供了海量的客戶信息,雙方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詳實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質量。此外,由于信用評定機制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交易雙方的信息和信用狀況將會更加公開化,在提高了交易效率的同時,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違約概率。
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于金融機構的影響
(一)大數據能夠提高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
大數據的時代下,互聯網已經從傳統的媒體行業開始逐步“占領”金融、教育、建筑、旅游等各行各業,在傳統行業中建立起新穎的商業模式,提高了行業效率。大數據的應用對于金融行業的影響具體如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大型銀行和保險證券公司的數據量已經達到了100T的級別,如此龐大的數據庫不僅見證了行業的發展,也給行業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的應用可以使金融機構的中介功能進一步發展,具體體現為虛擬化和電子交易的特點。大數據促進了金融機構創新產品的速度和效率,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應用大數據對客戶進行分類、分級別,根據不同階層的客戶提供相應的產品,使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把握市場變化,提高交易成功率,提高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
(二)大數據能夠提高金融機構的結構效率
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物理交易壁壘,通過虛擬化的信息流和數據流對大量的資源進行準確的分配,促進傳統的物理生產關系發生改革,提高金融機構的結構效率,這對于傳統行業的改革升級和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的金融行業有兩種傳統的融資手段:一是通過銀行信貸的融資方式;二是通過證券、股票、債權上市等直接融資方式。這兩種傳統的融資方式在多年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資源分配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是這兩種傳統的融資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大數據等新興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普及以后,從信息產生、傳遞等多個方面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傳統弊病,降低了信息傳遞和加工成本,給金融模式提供了更加自由的雙向互動社交化的可能性。
三、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機構競爭策略分析
(一)加強歷史數據的積累
大數據的本質是大量的高品質的標準化數據,國內金融產業傳統的數據來源主要有兩種:金融產業自身運營的數據積累和外部購進的數據。到目前為止,金融機構的自身數據積累依然是數據積累的主要方式,其原因有二:一是金融機構自身積累的數據具有更高的真實性,在交易中產生的數據全部是由真實具體的客戶的實際交易行為產生的,也擁有相應的資金交易記錄支持;二是金融機構自身積累的數據庫擁有更強的適應性,大數據的特點是在巨量的數據中找出相應的信息,而本身積累數據的密度比大數據更高,從數據成本方面來考慮,自身積累數據的挖掘成本顯然也更低。
(二)提高產品開發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想要做好革新,需要考慮兩點內容:一是從傳統的業務思想出發,將互聯網和金融產業的合作突破傳統的外延增長層次,二是要注意在著重發展技術的同時不要脫離實際。因此,金融機構需要認清大數據作為工具的特點,把握好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方向,保持強勁的產品開發創新能力,時刻觀察市場的細節變化并相應地根據市場研發新產品。
(三)做好充足的資本金準備
在大數據時代,金融產業的信用業務必將迎來高速的發展,在目前國內金融機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資產管理業務,而資產管理業務的關鍵就在于信用業務,兩者不謀而合。資本金的監管是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資本金的釋放能力基本決定了金融機構的營業規模。此外,大數據的后臺建設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金融機構投入巨大的成本,并且數據后臺的投入和實現系統效應之間存在很長的時間間隔,這同樣對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存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擁有更強資本金實力的大金融機構無論是在產品開發能力還是后臺處理水平方面都占有很大的優勢,而對于產品開發能力較弱、資本金較少的小金融機構來講,就更需要把握市場,進行有效的轉型。
參考文獻
[1]王聰彬.中國金融行業正步入大數據時代初級階段.艾瑞網,2013-03-25.
[2]易歡歡,趙國棟.大數據時代的跨界與顛覆[R].宏源證券行業研究報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