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在認真思考的事情。筆者從教近十五年,積累了一些英語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本文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介紹了筆者的一些做法,以期對提高學生英語成績有所幫助。
關鍵詞:創新 英語教學 新路
社會在發展,教育在進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摸索經驗,并經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就毫不保留地傳播。迄今,筆者從事英語教學近十五年,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現將總結如下,愿與大家分享。
一、教師自身的創新
教師自身的素質首先要提高和改進,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工作中得心應手,才能創新,把英語教學提高到新的高度。
1.教師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要強
隨著科技和教育的發展,新的知識不斷出現,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理論都是擺在教師面前的新課題。教師應積極地學習實踐,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新知識,使英語教學既省時又有效。
2.教師運用新知識的手段要多
利用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們動手模仿教師的各種操作技能,例如,編輯動畫,制作教具,編童話劇等,學生身臨其境,興奮地投入到學習中。筆者把知識串起來,編成“知識樹”,總結短語、句子,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這些內容,這樣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3.教師傳授知識的效率要高
多年來,筆者運用多媒體制作了大量的課件,有歸納總結語法的、講解學法的、記憶總結短語的、趣味背單詞的、單項訓練的、綜合考核的,寓教于樂,力求課件呈現知識豐富,趣味濃郁,簡單易記。筆者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提供圖像、文字、語音等資料,模擬現實場景,讓學生模擬表演,甚至讓他們自己制作課件。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一堂課上就能進行幾個話題的復習,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二、與學生互動的創新
1.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創新
學生的語言基礎不一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再加上中英文的差異,學生不適應英語的語音、語速、語調和表達方式,尤其是不愛交際的學生,學起來更加吃力。一些學生存在逆反心理,學習情緒低落。走創新之路,就得采取新方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找來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帶領他們閱讀和領悟。例如,馬克·吐溫的幽默故事、愛因斯坦的故事等,在這些故事的激勵下,學生覺得沒有理由放棄英語學習。
2.課堂教學要創新
課堂教學主要看教師是否能使學生活躍起來。筆者曾大膽嘗試,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實力相當的學生結成小組,進行良性競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出題,做好題條,同一個小組的兩個學生抓鬮并答題,評分后獎勝懲敗,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種方法運用于記憶單詞和短語效果甚佳。同時,筆者最大限度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親自作畫,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當他們看見自己的作品躍然屏幕之上時,學生興奮不已,教師再引導學生操練句型,效果極好。
3.鞏固教學成果要創新
學生在課堂上每天都接受新的知識,課本的內容很豐富,這對很多學生來說,得靠課后的鞏固來消化吸收,但怎樣鞏固效果更好一些呢?筆者的做法是: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英文歌曲演唱會、朗讀比賽、演講比賽,建立英語角,辦故事會,排演短劇等。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學生們的興趣大增,能力大大提升,成績突飛猛進。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還展示了學生的能力,以便教師發現他們的能力和才干。
為了讓學生將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筆者通常的做法是:只選一本練習冊,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制作單詞抽認卡背單詞,而不是機械地讓學生反復地寫很多遍生詞;讓學生結成小組學習英語,互相幫助、互相促進,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很可行。另外,根據學生愛讀課外讀物的特點,筆者號召學生訂閱英文雜志、報紙,號召他們看英文電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開拓他們的眼界,還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環境和風俗習慣。
4.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要創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鼓勵他們不甘落后。同時,更要允許奇才、怪才、偏才的存在,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多元化的視角出發,用高度的智慧因材施教,正確引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全面發展,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總之,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教師首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要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以簡單的方式、“小步走”的教學原則,穩扎穩打地做好基礎工作,這樣才能做好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