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學結合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是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本文針對社會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圍繞本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對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和教學改革探索。
關鍵詞:技工院校 電腦藝術設計專業 工學結合 一體化教學改革
隨著電腦藝術設計在廣告、影視、室內設計等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社會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從業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多,同時也對人才各方面的技能和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實際我國電腦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進程遠遠滯后于人才需求,因而,技工院校當務之急是要培養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并具有藝術設計創意能力的電腦藝術設計的專業人才。
而當前技工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兩個。一是傳統的學科教學教育模式,基本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強,職業教育特色不明顯;二是初期技校人才培養模式,一味強調電腦制作,忽視設計理念及原理,設計缺少靈魂,作品蒼白無力,不具備發展力和競爭力。
面對此發展現狀,技工院校怎樣以就業為導向,構建藝術與技術、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個復雜但必須實現的任務。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有必要從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
一、針對社會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新數字時代背景下,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需求旺盛,本專業畢業學生主要的從業方向如下。
一是平面設計人員,主要就業方向為廣告公司及其相關行業和報紙、雜志、出版等大眾傳播媒體。
二是網頁設計人員,主要就業趨向為各大網站、廣告、設計公司等。
三是三維設計人員,主要就業趨向為室內外裝潢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動畫制作公司等相關行業。
我們通過對以上工作崗位的調查、統計,要勝任上述職業崗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應具備如下職業能力。
1.知識能力
掌握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熟悉相關行業標準,從而實現滿足工作的需求。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2.實踐能力
能熟練運用設計軟件進行藝術設計,掌握職業技能,具備崗位基本要求。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及時準確地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積極主動地解決所在崗位的難題。
3.社會能力
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交流和溝通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協調配合能力,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具備較好的創作思維與創作素質。
二、根據崗位需求,科學構建課程體系
通過專業教師社會調研和組織行業專家座談會的形式,對企業用人條件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目前崗位需求和對知識技能的要求,并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有可能出現新崗位及需求進行預測,對崗位從業人員要求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遵循科學性、梯次性、可操作性、規范性的課程開發原則,從而確定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設置的人才培養目標。
以平面廣告方向為例,通過多次組織實踐專家進行座談分析、論證與修訂,從繁雜的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工作領域工作崗位中,確定了職業發展階段典型崗位為“輔助設計(新手)—助理設計師(熟手)—設計師(能手)—項目經理(高手)”,見下表。
對以上各個典型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的概括提煉成為具有典型代表性工作任務。典型工作任務描述的是一項完整的工作過程,包括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計劃實施、過程控制和評估反饋整個工作過程,它反映了電腦藝術設計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及其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
三、滿足學生需求,合理完善教學方法
以工學結合為課程教學實施的方式在進行職業資格研究,確定人才培養方案、提取典型工作任務、轉化開發學習材料后,改變了傳統的以知識為基礎的學科教學模式,轉變為以清晰的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的的工學一體化課程模式,強調工作過程的完整性,以“明確任務—制訂計劃—計劃決策—實施計劃—過程控制—評價與反饋”這一完整的行動方式來進行教學。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學生體驗完整的實踐探索工作過程,將專業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不僅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還要求能在一定范圍內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并解決問題。在學生完成項目后,教師再針對每位學生或每組做出的結果進行分析、點評。在工學結合教學中最常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采用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校里所完成的就是用人單位的實際工作,因此他們在進入公司工作后,就能比較快地獨立完成工作。這種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他們更早體會競爭,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四、建立以過程控制為基本特征的質量控制與評價體系
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據課程特點選擇相應的考核方式,如完全過程化考核、課證結合式考核等,圍繞行業標準,構建“課證融合”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中向學生介紹相關行業的技能標準,按照標準進行有目的的訓練,積極組織學生考取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或行業認證的相關職業證書,通過考核方式的多樣化,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
五、建設一體化教學場所和設備
一是相關的設計實踐課題和實訓項目得以完成實現的前提即要有完善的教學條件。不同的教學環節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資源和場所,工具區、資訊區、教學區、展示區等,必須制訂合理的計劃,逐步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設施,并根據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及時更新教學設備,為學生校內實訓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滿足教學需要,實現教學計劃,保證教學質量。
二是推進校企合作,優化教學資源。積極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場所,按照工作流程的需要組織學生實習,通過與校內實訓承接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讓學生了解和熟悉市場,使學習更有針對性,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六、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通過培訓交流、專業教師到廣告公司、家裝公司、動漫公司等相關企業掛職頂崗鍛煉等方式進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體化教師既要具備豐富的相關的企業工作經驗,熟悉企業的生產流程、勞動組織形式、設備設施使用技能和知識,又要具備良好的教學掌控能力,熟練運用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以“工學結合”為指導思想的技工院校電腦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過程。準確把握社會需求動向是確定教育改革方向的前提,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培養方針要求教學改革中將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等環環相扣,緊密結合,同時在與行業需求動態的比對中不斷修正,才能使其不斷完善。
(作者單位:魯東大學2013級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