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和探討廣西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與旅游產業發展相適配現狀,提出提高廣西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與旅游產業適配度的對策。
【關鍵詞】廣西 高職 旅游管理 專業設置 旅游產業 適配 調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031-02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過程,首先是根據當時的區域產業結構并結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設置一些基本專業,然后在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時調整專業結構、設置新專業并撤消一些不適合市場發展需要的舊專業。另外還需要從培養的人才是否滿足市場需要這一方面來判斷專業結構是否吻合區域經濟結構。為了更深入了解廣西高職旅游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狀況以及廣西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與旅游產業發展關系情況。本文擬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和探討廣西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與旅游產業發展相適配現狀。
一、調查對象及內容
本研究采用的是多維度分析方法,分別設計了《關于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問題的調查問卷》(學生使用卷)、《關于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問題的調查問卷》(教師使用卷)和《關于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問題的調查問卷》(企業使用卷)3份不同使用對象的調查問卷,試圖從學生角度調查了解學生對所就讀的專業滿意度、專業就業前景期望值、從事旅游行業意愿度、專業學習能力提升情況以及對旅游行業發展現狀了解程度等;從教師角度調查了解教師對所教授專業的發展前景的認可度、對學校所開設專業與行業結合程度的了解以及開設專業與廣西旅游產業發展需求是否相適應等問題;從企業角度調查了解行業企業對學校專業設置的參與度、旅游專業學生就業前景認可度以及對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建議等問題。
二、問卷調查的實施
鑒于調研條件的限制,問卷調查只選取了廣西5所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以及部分旅游企業作為調研的對象。此次問卷的調查時間為2013年1月至5月,其間采用抽樣調查法以郵寄的方式將學生卷和教師卷分別寄給位于桂北、桂中和桂南地區的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和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等多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的老師代為發放問卷。所選取發放問卷的學校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而且根據不同學校所開設的專業,有針對性地選擇面向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導游、旅行社經營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休閑服務與管理和休閑旅游等9個專業的學生發放問卷,涉及全區所開設的旅游管理類專業,涵蓋率達100%。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28份,其中發放面向學生的問卷333份,回收333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332份,有效回收率99.7%;面向教師發放的問卷為65份,收回65份,回收率達100%,有效問卷65份,有效回收率達100%;面向企業發放的問卷是40份,收回31份,回收率為77.5%,有效問卷3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三、三方問卷調查結果對比分析
(一)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的適配現狀
1.目前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總體上適配產業發展需求。綜合以上3份不同受訪對象的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我們得到一個比較令人欣慰的結果:就總體情況而已,目前廣西的高職旅游專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總體上符合廣西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這一點得到了來自學生、學校以及社會三方面的共同認可(如表1所示)。
表1 三方對高職旅游人才培養與產業適配度的認知情況
項目選項百分比
覺得高職旅游專業有前途的學生99.09%
教師95.38%
企業100.00%
認為目前學校開設的旅游管理類專業所培養的人才總體上是適應廣西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的學生95.79%
教師96.92%
企業93.55%
2.專業設置的匹配程度較差。在開展問卷調查中,我們試圖通過“在以下的旅游管理類專業中,您認為哪幾個是最有潛力和前途的?”(學生卷)和“在以下專業中,您認為哪些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與廣西旅游產業發展需求最相適應?”(教師卷、企業卷)等相關問題,來了解學生、教師以及企業三方對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適配情況的了解度。三方各排選出5個最有前途/最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其中,涉外旅游、導游和酒店管理等3個專業均為學生、教師以及企業所認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廣西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匹配程度最好的是酒店管理專業,因為三方對其一致認可,且學校開設的布點數高達29個,說明供求情況較為平衡;其次是涉外旅游專業;其他專業的匹配程度依次是導游、旅游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但導游和旅行社經營管理這兩個專業都是只有兩所高職院校開設,且年均畢業生總人數均不到200人。由此可見,當前廣西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的專業結構與旅游產業結構狀況的適配程度較差。
(二)專業設置在適配產業發展需求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設置對接產業發展的能力不強。數據分析結果中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企業卷的調查統計中,我們看到企業對導游專業的認可度高達61.3%,但廣西僅有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桂林山水職業學院和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開設過這一專業,且其中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因招生情況不理想已于2011年申請撤銷專業。這說明產業所急需的專業人才并沒有得到合理的供給。
2.專業設置過熱與空白現象共存。在教師卷的調查統計中,我們看到旅游管理專業同時被選為與廣西旅游產業發展“最相適應”和“最不相適應”的專業,所占比例分別為67.7%和15.38%。綜合前文的各項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這一現象的出現有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從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規模來看,旅游管理專業是所有旅游管理類專業中開設最早、舉辦院校最多的專業,專業建設發展已較有基礎,社會和行業影響力已較大,同行業和產業的關聯度已較大,因此,大部分教師對旅游管理專業都比較認同,認為其與產業發展需要是相適配的。其次,因為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逐年增多,導致旅游管理專業從2010年全區專業布點數為23個,在全區所有專業布點數排名第十一位,發展到2013年的布點數增至33個,在全區所有專業中布點數排名上升到第三位,特別是在近一兩年才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大多為民辦校和理工科類的高職院校,由于其起步晚、學校辦學定位不清晰及辦學模式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從而影響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導致后續的招生困難,使該專業不能持續良好發展。這也就導致部分教師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已不再與廣西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相適應。同時也說明,目前廣西高校對旅游管理專業過熱建設,最終造成供大于求和供不適應求的問題。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對于旅游服務與管理和英語導游專業這樣一些新設置的目錄外專業,企業的認可率分別是32.3%和29%,但目前廣西高校對于這兩個專業卻出現設置空白。
3.專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的融合度較差。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設置、專業教育過程中,要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就必須與產業、行業、企業三者相結合。但在上述的問卷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三者的了解都較為薄弱。首先,從學生方面看,有98.78%的學生對旅游行業發展現狀是不夠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的。其次,從教師方面看,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僅有36.9%的教師有參加學校提供的定期到旅游企業掛職或在校外相關旅游企業兼職的經歷,有63.1%的教師是沒有參加過掛職或兼職鍛煉的;另外有40%的教師是沒有參加過本專業相關行業人才需求調研或畢業生跟蹤調查的。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也就不難發現,這正是造成學生對行業發展現狀不太了解的原因之一。這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學校的專業設置與行業依托關系不強,產業界對產學研的參與度不高,產學研合作層面較淺。
四、提高廣西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設置與旅游產業適配度的對策
(一)學校應加大與企業開展訂單培養的合作力度
解決專業與產業對接最為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加大行業指導和實行行業訂單培養。學校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充分結合市場需求來開展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不斷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產教結合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實現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
(二)行業協會應提高合作育才意識,為職業教育提供行業標準
行業協會作為一種非政府組織,在許多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引領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協調政府、企業與職業學校關系的紐帶和橋梁。目前我國的行業協會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與學校合作培養人才的意識并不高。其實,對行業未來所需人才進行預測分析是行業協會的一項重大任務,行業協會應基于工作崗位任務,為職業教育提供職業資格標準。如2013年,教育部印發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年規劃(2013—2015年)》,要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各賽項應根據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態來調整設置競賽項目;同時還要求比賽內容和評分標準要對接行業標準和企業技術水平。這其中就需要行業協會發揮自身作用,引導職業院校在辦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促進行業企業發展與學校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高紅梅.服務與支撐——基于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專業集群建設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
[2]岑妍梅.高職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適配性研究——基于廣西旅游類專業設置的視角[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重點項目“經濟社會轉型中廣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及調整研究”(2014JGZ173)
【作者簡介】岑妍梅(1978- ),女,壯族,廣西百色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高等職業教育。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