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化學實驗課的傳統教學法對中職升高職生的影響,提出了采用拆分教學法的對策,將一個完整的化學實驗課拆分成若干個小單元,并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原理,完成每個小單元內容的操作,并采用互動、考核、總結等措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拆分教學法 中職升高職 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166-02
中職升高職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補充部分,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家長、學生、用人單位的廣泛關注,特別關注的是學校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高職生。由于中職升高職生與普通高職生的各方面差距是比較大的,如何培養這群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值得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在化學及實驗課教學方面,研究得還是比較少,因而有必要做更多的、更深入的、系統的研究。對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來說,化學實驗課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對中職升高職生化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由于化學實驗課的特殊性,很多學生都感覺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做起,特別是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化學實驗課有一定的厭倦感,甚至產生了逃學情緒。
一、傳統教學法的缺陷
經過多年的化學實驗課教學經驗,對參加高考的普通高職生來說,已形成了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也能輕車熟路。而將這些教學方法用于中職升高職生則不一定適用,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一是內容過多。相當部分的化學實驗內容過多,由于中職升高職生是一群特殊的學生,實驗操作內容過多對這群學生來說,是很難適應的,無法將一個完整的實驗課連貫做完,因而容易提不起精神來,按照10分鐘興趣法,用時太長,學生就沒有了學習興趣,同時內容過多也不利于記憶。二是原理介紹少。實驗教學是經過理論學習后實際運用的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中職升高職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理論學習是一知半解的,不能完全掌握,而實驗課也不可能用過多的篇幅介紹理論知識,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很不適應這種過長的操作。
二、拆分教學法簡述
拆分教學法,在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是指將一個完整的化學實驗課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完成每個小單元內容的操作實驗之后,再按整個完整的化學實驗課內容重復操作。由于每個化學實驗課都有它的特點,分解成若干個小單元內容依具體而定。目的是讓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一個小單元的內容,而每個小單元都能夠掌握則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學生能掌握一個小單元內容的操作之后,就會體會到成就感,才會對化學實驗課學習有興趣。將過長的實驗課分解成多個小單元,則要求理論知識并不多,容易接受。同時將理論學習與實驗操作融為一體,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學生就會感到學習輕松,并感覺快樂。
三、拆分教學法的過程
化學實驗課拆分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盡快掌握操作技能,對不同化學課程的實驗課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一)拆分
拆分是基礎,其實在拆分中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個小單元能夠相對獨立操作都可以拆分,當然也不是拆分得越少越好,應根據課程內容、學生的熟練程度等考慮,但內容一定要相對獨立,便于操作。如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基礎課程分析化學中的實驗內容“食用醋中總酸度的測定”,可以拆分為:試劑和樣品的制備、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配制、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標定、樣品的測定、數據的處理等五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都相對獨立,但小單元之間是有關聯的,學生的任務就是必須完成每個小單元的操作,否則影響整個實驗內容的測定結果。
(二)準備
準備是前提,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實驗的保證,也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進度,影響到教學效果。準備做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化學實驗課是特殊的實驗課,用到的玻璃儀器、用品可能比較雜碎,化學試劑品種可能比較多,因此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準備工作,包括學生所用的儀器、試劑、水電、其他用具等;實驗指導教師的準備工作,包括一個完整的化學實驗所有用品,檢查學生的實驗預習,特別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了實驗的基本原理等。學生的準備包括實驗的預習,實驗記錄本,計算器,實驗所用的常規玻璃儀器等。
(三)講解
實驗指導教師對每個實驗內容應進行必要的講解,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儀器的裝置及正確使用、數據的正確記錄及處理、安全防范措施、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廢液回收等。講解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變成專講理論課了,要簡潔明了。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原理知識,這是講解的重點。
(四)分組
中職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確實不如普通高職生,缺乏自我控制學習能力,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難有獨立思考及解決方法的能力,而在一個組里卻又相當活躍,對問題可以相互討論,同伴之間的學習反而感覺學習不疲憊,越討論越有精神,也能提出解決方法,因此有必要進行分組學習,同時分組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要有組長,組長學習成績應是比較好的,有責任心,能輔助同學之間相互學習,能起到核心的作用。
(五)操作
操作是關鍵,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操作水平如何,是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要素。因此操作必須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對每個小單元必須要求學生達到怎樣的操作水平而進行認真的設計。對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來說,基本操作訓練是實驗課的重中之重,要多加練習,加強提高,熟能生巧,為后續專業實驗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每個小單元內容來說,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根據實驗內容、實驗條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法加以訓練。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在現場檢查,特別是對出現的操作錯誤要及時糾正,要形成邊學邊做,邊做邊學的教學模式。
(六)互動
互動是形式,一個人總是處在興奮中就不會感到疲憊,學習記憶容易掌握。因此教學互動非常適合中職升高職生。可以首先讓教師做示范,學生跟著做,在全班或班組學生中比誰做得最快最好,或組織學生參加各級的技能比賽。對每個實驗內容可以組織進行一定范圍的討論,思考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讓學生能活學活用,有助于學生對實驗課程內容的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理論知識,理解實驗課的條件要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也可以嘗試進行一定的、適宜的創新設想。總之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可以讓整個教學氛圍輕松,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七)考核
傳統的試卷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能力早已不適應高職生,對中職升高職生來說更是如此,操作能力的高低更是應該作為主要成績來考核。考核模式應是多元綜合性的,充分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考核對象可以是全班學生、也可以是抽查考核部分學生。考核形式多樣化:一是現場操作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的基本操作熟練程度,對儀器的正確使用,操作是否規范,實驗數據的正確記錄,實驗使用時間等;二是結果考核,主要是考核實驗結果是否正確,誤差的大小等;三是對實驗貢獻考核,主要是考核參與實驗課的積極性,為實驗課的完成提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遵守實驗室規定,保持實驗室衛生等;四是實驗報告考核,主要考核撰寫格式、實驗課目的、原理、操作步驟、記錄規范、整潔、對結果的分析及討論等。學生看重的是考核結果,要注意考核過程更多的是給予鼓勵為主,但對存在的問題也不能遷就,必須及時糾正。因此要講究考核方法,不要中傷學生的積極面。
(八)總結
總結是提高,小單元或整個實驗課程結束后應進行總結,對以上的各項內容進行分析歸納,拆分是否合理,學生是否適應,是否按時完成實驗,準備工作是否做好,講解是否透徹,學生是否明白,操作是否規范,互動是否有成效,考核成績如何,實驗結果是否達到要求,有無必要再重復實驗等。另外,考勤也要統計,對各方面做得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特別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細致的總結,讓學生及時改正錯誤。
四、拆分教學法的應用體會
化學實驗課教學采用拆分教學法是針對中職升高職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的一種教學方法,方法是將過長、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教師要把握教學進度,起到引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目的是盡快讓學生掌握化學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對每個小單元課程內容都有較深的認識,對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和提高基本實驗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有了成就感,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經過幾年的多班級、不同化學課程教學實踐證明,拆分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得到了筆者所在教研室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培養的學生在企業都能很快適應工作,也得到了企業的肯定。當然,拆分教學法也不是十分完善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學方法的一種探索,不可能適用于所有課程的教學,即便是化學實驗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就沒有必要再采用拆分教學法了。對中職升高職生的化學實驗課應該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有待高職化學教育工作者的進一步研究,爭取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巍.提升五年制高職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探索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1(6)
[2]張琴.針對五年高職生化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0(23)
[3]張淑娟,孫耀輝.畜牧獸醫專業中職升高職學生“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可行性調查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學報,2007,6(1)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
【作者簡介】謝玉艷(1981- ),女,廣西貴港市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