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門戶,面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發展的機遇。廣西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深化廣西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上水平和國際化,是一段時期內引領廣西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標。廣西職業教育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將在“一帶一路”發揮突出的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 廣西 職業教育 機遇 作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007-02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是我國在新的世界格局中,著眼世界經濟大局、政治大局以及歐洲亞洲非洲經濟合作大舞臺的歷史性戰略部署。在“一帶一路”推進中,無論是面向國內還是國外,都離不開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術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可以判斷,職業教育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有作為、大有發展機遇。尤其是廣西在“一帶一路”的門戶作用,更加凸顯出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一、“一帶一路”戰略,為廣西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帶一路”秉承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打破地區界限,突破意識形態的劃分,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戰略構想”和“區域合作典范”。改革開放以來,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廣西北海也是首批開放特區之一。但廣西處于后發展地區、民族地區、西部地區,對外開放進程比不上東部地區,相對來說開放程度低,對外合作沒有東部地區發展好。提出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給廣西帶來一次新的歷史性機遇,對職業教育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是促進自身職業教育發展和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化的良好機遇。
(一)廣西職業教育國際化迎來新機遇。“一帶一路”合作范圍很廣,重點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不論是政府層面、企業層面、民間來往層面,將帶來更加巨大的合作機遇和市場,都需要大量不同層次的人才支持,尤其是高技術高技能人才支持。職業教育要應對“一帶一路”戰略,就必須面向國際市場、面向國際通用規則,開展人才培養改革,廣西職業教育在時代的要求下,深化職業教育國際化迎來了新的機遇。
(二)廣西職業教育服務中國—東盟迎來新機遇。中國與東盟地理相鄰,山水相連,文化相通,血脈相親,利益相融。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建立12年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鄰友好、互利共贏始終貫穿于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全過程。雙方彼此信任不斷加強,務實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往更趨密切,各領域合作都取得長足進展,為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廣西的地理位置以及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東盟經濟圈,注定職業教育以服務中國—東盟為主體。“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國際合作新的思維和聯系渠道。廣西緊鄰東盟國家,廣西職業教育在西南亞地區屬于先進行列,廣西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和人才培養能力,完全有能力為東盟大部分國家提供有力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為廣西服務中國—東盟提供新的機遇。
(三)廣西職業教育優化結構迎來新機遇。職業教育有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布局結構、形式結構、校企結構等多重因子,結構的變化調整受到當地區域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職業教育這個大結構中可以分解為許多子結構。每一個結構的變化發展受到內外作用力的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就是帶來國際化因素和作用力。
職業教育的國際化,主要是參與一定地理區域范圍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分工、合作、服務與競爭,通過職業教育構建要素,形成雙向多元流動。其中主要是信息流、人流、物流以及經費流動。廣西面向東盟開展國際交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必然帶來在人、財、物、信息等多方面的調整和優化,使得廣西職業教育結構得到國際化的優化和提升,贏得一次結構優化的新機遇。
二、廣西職業教育的地理優勢,可以為“一帶一路”戰略發揮積極作用
依據廣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兩個建成”,必然要開放開發,加大力度,擴大經濟范疇。在廣西地理位置上,緊密互臨東盟國家,東盟國家處于經濟發展起步階段,具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地緣優勢必將廣西推到“一帶一路”的前沿,成為新的重要門戶。
(一)發揮好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自中國提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后,國際輿論立即對這一新提法產生濃厚興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印尼期間發表演講稱: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今日描畫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不僅是物品的輸出,而且是技術、信息、文化、教育等多方位的交流互通。世界經濟發展越來越具有互補性,特別是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成一個伸手就可觸摸的生活環境。教育的輸出成為國家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上絲綢之路是1840年之前中國通往世界其他地域的海上通道,其中之一就是通往東南亞與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其中之二就是往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涉及港口、造船、航海術、航線、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商品貿易、貿易體制、文化交流、人員往來等。現在的“一帶一路”戰略,更加拓展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空間,教育合作與交流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
(二)發揮好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廣西與東盟國家在地理氣候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與越南、老撾、泰國、緬甸、柬埔寨等鄰國,在農業方面具有地理區位優勢。在物產、礦藏、物種等方面具有接近性,開展國家間交流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廣西工業的對外輸出,面向東盟應該是最佳的天然條件。發揮好區位優勢,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基礎。教育是互通的重要方面,職業教育成為面向東盟的重要交流方面。
2015年8月3日,以“互學互鑒、福祉未來”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在貴陽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寄語祝賀。她指出,中國和東盟互為近鄰,文化相近,人民相親,人文交流源遠流長。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國—東盟人文交流。中國—東盟教育周作為雙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創造性舉措,搭建了雙方青年交往之橋,為深化人文交流、增進理解共識、促進國家間友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正步入起點更高、內涵更廣、合作更深的嶄新階段。
(三)發揮好產業—專業的結構優勢。職業教育依賴產業,產業發展需要職業教育的專業對接,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對接產業的發展。比如內地學校開展海洋類專業教育就沒有沿海學校具有天然優勢。一個地區的產業布局具有一定歷史性,同樣,它的職業教育發展也緊密以來產業布局而產生和發展。沒有憑空產生的職業教育集群。廣西優先重點發展的“14+4”千億元產業,其結構和面向,不單是國內而且完全對接國外市場。如海洋產業,大力發展海洋漁業、海水養殖業、海洋石油工業、海洋娛樂和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濱海砂礦開采業等;大力發展海洋能利用、海洋藥物開發、海洋空間利用、深海采礦等;探索發展海洋信息服務、海洋環保等產業。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具有技術上的共性。產業發展有國內外兩個資源和市場。
三、廣西職業教育要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水平
緊密圍繞“一帶一路”,提高面向國際化的服務質量,必然推動職業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將促使職業教育質量、職業教育標準、職業教育理念都得到有效地提升。職業教育發展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縱深推進,得到巨大的發展空間,成為推動廣西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指向,也是一段時期內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的風向標。
(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引進職業教育國際標準,全面推進國際化建設。國際化是時代潮流,順之者昌。不僅世界經濟國際化、分工國際化,教育的國際化也越來越凸顯。孤立的地區孤立的發展,已經不可能存在。職業教育面向這個大趨勢,全面開展國際化改造是迫在眉睫的事。
深入貫徹國際化理念,在人才培養綜合體系中,將本土人才培養和國際化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加大國際化素養的教學比例,使畢業生具有較濃厚的國際化素養,適應國內和國外的國際化人才市場需求。要加大國際化素養的課程比例,培養國際型職業人才,適應和滿足國際化企業的需求。
(二)重點建設專業—產業鏈,專業建設面向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廣西制定了重點產業發展規劃,比如廣西的重點產業——電子信息工業,重點發展汽車電子裝備信息化、家電、電子節能、信息技術應用、計算機及顯示器件、通信、軟件、新型電子元器件及電子原材料等。實施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軟件、通信、光電綠色節能、新型元器件及電子材料、現代新型家電、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等八大重點工程。重點產業的發展和產業水平的提升,需要專業對接,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支撐。面向國外市場,同樣需要專業對接,東盟國家也離不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這給廣西職業教育帶來機會。同時,會使廣西職業教育優化功能,提高質量,促進職業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開展多元合作,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建立強有力的職業教育體系。中國—東盟將會有更多的教育合作項目,商務會展、藝術、漢語、金融與財稅等方面需要交流與人才,東盟學生來桂學習,廣西學生也將赴東盟學習交流乃至工作。合作將呈發散型的多元合作。既帶動經濟發展,也促進職業教育為適應國際化的要求而發展。廣西職業教育面向東盟合作的深入,要系統布局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一個對接的職業教育體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這個體系既要分層次結構,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也要分種類,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目前來看,小語種語言過關的人才但不懂專業技術,面對專業技術類的交流翻譯就力不能及。面向東盟推動軌道交通技術合作,廣西就嚴重缺少懂軌道交通技術的會小語種的人才,最終制約合作深入發展。系統構建職業教育體系,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將是廣西職業教育需要著力推進的重要任務。
總之,廣西的優越地理位置,將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凸顯作用,而廣西的職業教育也將是“一帶一路”中的重要組成,借助國家戰略推動廣西職業教育的發展是歷史的機遇。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廳2015年重點項目“專業復合、定向就業的軌道交通行業半訂單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作者簡介】邱同保(1967- ),男,湖南平江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