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對保險行業調研,對保險查勘定損、理賠等崗位核心能力進行分析,結合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實際,對該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方法、實訓設計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設計開發,為高職汽車專業同類型課程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保險與理賠 高職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090-02
近年來,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攀升,伴隨而來的是汽車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比如汽車營銷、汽車消費信貸、汽車維修服務等,汽車保險理賠業務也大幅上升,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汽車類專業的課程中都開設了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
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和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汽車維修服務接待等都屬于專業拓展類課程,是在學習了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汽車電器等專業課程以后開設的,多數開設在第三或第四學期。課程內容既包含了保險原理原則、汽車保險條款等專業理論知識,又含有保險查勘定損和理賠相關的實踐技能。如何讓學生掌握知識面較廣的理論知識,同時掌握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如何能滿足保險理賠相關崗位對學生能力的需求是必須要在教學設計上認真思考的。
一、崗位能力分析
汽車保險相關的崗位主要有查勘崗位、定損崗位、車險營銷崗位等,每一個崗位的工作內容都有較大差異,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通過大量的調研,對以上的崗位分析如表1所示。在課程設計中,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知識儲備需求和能力需求,設計相適應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
表1 工作崗位能力分析示例
崗位工作內容知識需求能力需求
車險查勘崗位客戶溝通;
出險奔赴現場;
現場調查取證;
繕制及卷宗上報。車險條款;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
現場取證原則。駕駛能力;
拍照技巧;
現場草圖繪制能力。
車險定損崗位客戶溝通;
維修廠溝通;
核定損失;
繕制及上報材料。車輛結構;
汽車備件及詢價;
汽車維修方案和工藝。談判技巧;
簡易車輛維修;
鈑噴工藝。
車險營銷崗位車險條款解讀;
車輛保險方案擬定;
保單填寫。保險基本常識;
保險合同基本知識;
車險條款。客戶需求分析能力;
談判技巧;
溝通技巧。
二、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設計是圍繞“風險調查—保險作用—險種學習—方案設計—承保出單—查勘定損”的工作任務和崗位要求來選擇課程內容。以職業能力目標來描述課程目標,圍繞課程項目組織教學,既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也注重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充分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和實踐性要求。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八個方面的能力:
要能正確理解保險理論知識,并運用其來解決實際問題;要能記憶并掌握汽車保險條款,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客戶服務意識;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技巧,能與客戶、維修人員等人員建立有效的溝通;能熟練使用取證設備、計算機及相關保險軟件;能熟練掌握出單及理賠流程,能協助客戶完成投保及索賠;能正確認定簡易交通事故責任,具備現場取證能力;熟悉車輛鈑噴、維修工藝,具備合理定損報價能力。
(二)課程內容
正如前文所言,本門課程既需要有較廣的理論知識覆蓋面,且需要學生懂知識,會技能。課程融合了“教”“學”“做”“練”,因此在內容的選取上需要非常慎重,表2展示了結合崗位能力分析選取的相適應的課程內容。
表2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內容列表
任務名稱教學目標具體內容
任務 一
風險與保險1.能描述風險的含義,掌握風險要素,能對風險進行分類。
2.能描述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方法。
3.能判別什么是可保風險。
4.能對汽車風險進行分析,并設計提供簡單的風險管理方案。
5.能運用風險理論來解釋汽車保險責任范圍。1.風險的概述:風險的概念、風險的要素、風險的特征、風險的分類。
2.風險管理:學習風險管理的概念、程序以及風險管理的方法。
3.保險概述:學習保險的概念、要素、特征、功能以及分類。
4.汽車風險識別,分析汽車面臨的風險。
5.汽車風險管理。
任務二
車險產品
1.能描述交強險實施的背景、發展歷程、概念、特點。
2.能指導客戶投保交強險,并解釋交強險的保費構成、保險責任、單證以及車船稅代收代繳。
3.能告知客戶交強險的索賠流程及特點。
4.能解釋清楚各種商業險種條款。
5.能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其制定合理的商業險投保方案。
6.能判斷各類汽車保險事故中的保險責任。
1.汽車保險險種及條款概述(ABC款)。
2.交強險概述:學習交強險實施的背景、發展歷程、概念及特點。
3.交強險的投保:學習交強險的費率、費率浮動、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單證、車船稅代收代繳。
4.交強險的理賠概述:學習交強險的理賠流程、互碰自賠、無責代賠。
5.機動車輛保險(商業險)概述:學習商業險的概念、特征及條款分類。
6.機動車輛保險的險別:學習車輛損失險、全車盜搶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及常用附加險如劃痕險等的保險責任及責任免除、保險金額或賠償限額的選擇、保險期限、保險費率。
7.機動車輛保險的賠償處理:機動車輛商業保險各險種的索賠時效、手續及注意事項。
任務三
保險合同
1.能描述保險合同特征與分類。
2.能描述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內容和形式。
3.能指導客戶進行保險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爭議處理方式選擇。
4.能為客戶解釋保險合同的生效和終止。1.保險合同的特征與種類。
2.保險合同的主體與客體。
3.保險合同的內容與形式。
4.保險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學習保險合同的訂立、生效、履行、變更、解除、終止、解釋及爭議處理方式。
任務四
保險基本原則1.能描述保險四大基本原則的內容及其存在的意義。
2.能運用四大基本原則處理汽車保險和理賠服務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1.保險利益原則。
2.最大誠信原則:告知、承諾與保證、棄權與禁止反言。
3.近因原則:單一原因、多種原因同時發生、多種原因連續發生、多種原因間斷發生。
4.損失補償原則:損失分攤、代位追償。
任務五
車險業務
1.能進行汽車保險展業。
2.能開展汽車保險的一般投保及承保。
3.能正確指導客戶填寫車險保單和投保。
4.能完成對汽車保險的核保。1.汽車保險營銷,學習保險營銷概述、流程以及營銷渠道。
2.保險公司的投保業務管理,學習目前汽車保險市場中不同的投保方式及其利弊,學習汽車保險的投保流程及注意事項。
3.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管理,學習汽車保險承保的概念、流程,學習汽車保險核保制度的概念、意義、方式、內容。
任務六
車險理賠
1.能描述汽車保險理賠的流程及主要內容。
2.能指導客戶進行汽車保險索賠,并處理期間的相關溝通和協調問題。
3.能協助保險公司進行現場查勘和事故車輛定損,并與保險公司人員進行有效溝通。
4.能進行簡單事故的賠款理算。
1.保險理賠流程概述:學習理賠一般流程。
2.汽車保險報案:學習報案相關規定及保險公司接報案流程。
3.汽車保險現場查勘:學習保險事故現場及事故類型、現場查勘流程及工作內容。
4.汽車保險定損與核損:學習事故車定損原則、定損方法事故車修復費及施救費計算、人傷案件的損失確定。
5.汽車保險賠款理算與核賠:學習交強險、車輛損失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及主要附加險的賠款理算,學習汽車保險核賠內容。
(三)考評體系設計
教學效果的反饋對于課程開發來說極為重要,因此在課程設計中必須考慮合理的考核評價,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教學效果,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同時可以讓學生能夠在學和練中更有針對性,促進教學相長。為了使學習效果的評價更加合理、科學有區分度,汽車保險與理賠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三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小組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
1.學生自我評價,主要在分組的狀況下,關注學生學習準備和學習計劃實施的效果,以及工作頁填寫情況、學習中的溝通問題。其中,任務一應重點關注學生對汽車本地保險市場的調研和分析;任務二重點關注學生對汽車保險條款的領悟程度,對保險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程度;學生面對模擬客戶時,能否為客戶正確介紹汽車保險產品,根據客戶的條件正確選擇汽車保險方案,指導客戶進行投保單的填寫和保費的計算;任務三重點關注學生對汽車保險理賠流程的熟練程度;任務四應關注對理賠案例的處理流程是否正確清晰,接報案是否正確,賠款計算是否準確。
2.學生小組評價,關注學生的質量意識和責任心,表達能力,工作頁填寫情況,檢驗流程中的團隊溝通和協助能力,工作的系統性。其中學習任務一還應關注學生對顧客服務與溝通技巧的掌握;學習任務二還應關注學生對保險條款的正確描述;學習任務五和六還應關注學生與維修人員、保險公司人員及客戶的溝通。
3.教師評價,主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對任務實施過程及職業素養進行綜合評價。其中學習任務一還應關注學生對保險行業認知的主動性;學習任務二還應關注學生對汽車保險中風險的管控能力;學習任務三、四還應關注學生對保險法律法規及原則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習任務五還應關注學生針對不同客戶特點,選擇的汽車保險方案是否合理;學習任務六還應關注學生對于保險損失及費用確定相關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表3 部分學習任務評分要點
任務學習情境學生工作頁說明評分要點
任務二
車險產品
客戶投保:
客戶資料已知,投保預算已知,車型資料已知。
交強險投保1.合理解釋交強險條款;
2.介紹交強險投保要求;
3.計算交強險。
商業險投保1.按照客戶預算合理推薦三者險;
2.正確計算三者險和車損險保險費率;
3.解釋商業險條款。
附加險投保1.合理推薦附加險;
2.解釋附加險保障范圍。
保單填寫指導客戶正確填寫保單。
保費計算正確計算客戶保費(要求不超客戶預算)。
汽車保險與理賠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整體設計的框架下,想要達到很好的授課效果,還必須在教學方法上認真摸索。在教學中盡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練習。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來開發設計教學情境,同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等,注重培養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吳曉,沈亞強.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研究[J].吉林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10(1)
【作者簡介】吳 丹,男,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汽車運用。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