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獨立學院轉型發展后教師面臨的挑戰,從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學習能力、提高教師實踐技能水平、提高教師的責任心和合作精神、家校合作、爭取學生理解等方面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地方高校 轉型發展 應用技術型大學 教師角色 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126-02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轉型發展是獨立學院的必然選擇。在轉型發展的諸種要素中,人的思想轉型是第一位的。師資隊伍是實現學校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整個師資隊伍的“應用技術型”轉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獨立學院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正是師資隊伍嚴重短板,師資隊伍與教學質量要求和學校發展需要難于匹配。對此,獨立學院必須全面提高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和師資整體力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社會服務能力。本文針對獨立學院轉型發展后教師面臨的挑戰提出應對措施。
一、轉型發展后教師面臨的挑戰
轉型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增強學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活力與競爭力、促進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教師能夠充分理解并堅決擁護學校領導的這一決定。但是,轉型發展前和轉型發展后是截然不同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對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新要求。
(一)對教師職業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轉型前的高校,將學歷、學位的高低,論文、學術成果的多少等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師資隊伍一般為教學型、學術型,師資隊伍結構基本是在校上課的專任教師組成。但是,轉型發展后的地方高校,將對教師的職業資格提出更高標準,要求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具有實踐教學及技術開發的能力,師資隊伍將向應用技術型教師轉變。
(二)教師承受職業壓力的心理素質面臨考驗
壓力,對于所有教師來說都是有的。但是相對來說,轉型發展前教師的壓力小得多,他們的壓力在于主要是教學科研任務的完成。而對于轉型發展后的教師來說,他們更多強調的是實踐教學方面的能力。實踐教學環節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能力高低的標準,能不能評上職稱,能不能獲得更多的課酬,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轉型發展后教師的壓力自然就很大。這種壓力來自多個方面:第一,社會壓力。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決定著學校的未來是繼續辦下去還是撤掉。第二,其他學校發展的壓力。轉型發展中的獨立院校,面對很多其他同類型院校的競爭,競爭壓力很大。很多教師都是研究生畢業就直接到校任教,沒有社會實踐經驗。他們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且需要時間適應。要想獲得比別人好的成績,他們就要付出更多更艱辛的努力,頂得住壓力。并且這樣的付出不一定有收獲。第三,學生家長的壓力。家長愿不愿意送自己的子女來學校,決定著學校的生源,也決定著學校未來的發展。這些都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三)轉型發展后福利待遇有所改變
在轉型發展前同職稱的教師的福利待遇幾乎都差不多的,教師間的競爭不是很激烈,甚至可以說沒有競爭。在福利待遇上的差別可能就是在于學歷、教齡、課酬方面。職稱高、學歷高、教齡又久,工作量多,工資就高些,反之則低些;而轉型發展后,學校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的福利待遇除以上兩方面外,還看學校是否聘教師為雙師型”教師。這不免造成教師之間的競“爭。原本沒有社會實踐經驗又沒有其他資格證書的教師不免會因福利變少而產生抵觸心理,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甚至不適應新變化而離開教學崗位。
二、應對措施
學校轉型發展后,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才能擔當起教育教學的重任。
(一)提高教師思想認識,積極應對轉型發展
端正教師轉型發展思想認識的態度是幫助教師盡快適應轉型的必然選擇。學校轉型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學校應鼓勵教師們積極的面對轉型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保持一顆責任心、秉承一種合作的精神,提倡老師們互相分享、研究出現的各種問題,一起討論解決辦法,保持一種互相欣賞、互相鼓勵的姿態;學??梢越M織教師通過各種途徑關注教育發展新趨勢,或是請相關專家做一些講座,增強教師們的理解和認識。只有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才能促使教師更主動、自然地應對學校的轉型發展。
(二)增強教師學習能力,提升業務素質
1.明確教師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通過自學等途徑使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上一個臺階,通過考試獲得一些資格證書,或是參加繼續教育,符合條件的可以報考博士,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提高業務素質。另外,對于不同教研室,根據專業要求,制訂各專業教師自學進修學習計劃,并給教師開列進修學習的書目,規定進修學習課時等。人力資源部、教務處和系部要認真檢查教師的自學情況,把教師的自學納入教師的業務檔案和考核,以此督促教師積極、認真地自學。
2.增加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力度。為更好地給教師提供教育教學科研的平臺,適應未來應用技術型大學的發展要求,圖書館可多增添一些適應雙師型教師查閱的圖書、雜志等信息資料、科研平臺,使教師能夠更便利、更高效地學習豐富知識。
(三)創造機會提高教師實踐技能水平
1.鼓勵教師到企業去掛職鍛煉。教師到企業掛職可以學習到企業先進和前沿的管理經驗,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我們剛轉型的學校,不能夠閉關自守,自己關起門來搞教育。而要堅持開放政策,加強和企事業單位的聯系和溝通。要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教師到其他企事業單位去掛職學習交流,積累經驗。
2.學校提供教師多參加學術交流以及展示職業技能的機會。通過多次學術交流以及教師職業技能大賽,都能夠讓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水平不斷提升,使教師們發現自己的不足,更有動力的彌補不足,促進教師的職業成長。
(四)提高教師的責任心和合作精神
轉型發展后,教師應有極強的責任感,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轉型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齊心協力渡過難關。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出來,要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彼此的經驗、學問、見識。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共同發展。二是相互理解。教師之間要盡可能地加深了解,注重相互間的溝通與協調,要善于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把自己在適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解決,把自己覺得好的方法講出來共同分享。三是相互支持。教師之間要相互鼓勵,相信自己能行,能夠渡過難關。還要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適應轉型發展要求,在教師中具有競爭力。
(五)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學校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在教師面對諸多壓力和困難的同時,家長如果能夠理解老師、支持老師,將對教師適應轉型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專任教師,要聯合輔導員主動和家長溝通交流,向家長告知學生在校動態以及學校的發展動態,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QQ群或微信群,與家長探討學生學習、教育管理問題等,拉近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在互相理解和合作的基礎上,教師在轉型中的壓力會減少,有利于教師順利應對學校轉型發展。
(六)爭取學生理解,加強與學生合作,減輕教師壓力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工作對象主要是學生。教師要明確自己肩上擔子的重要,設法架起師生之間溝通心靈的橋梁,取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從而保證教育的順利進行,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工作擁有成功感和勝任感,進而減少壓力。并且教師要在爭取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與學生的合作。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說是為了實現共同的任務,實現共同的目標而聚集在一起的,只有二者之間相互合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宇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期師資隊伍建設芻論[J].欽州學院學報,2013(12)
[2]董立平.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與建設應用技術大學[J].教育研究,2014(8)
[3]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R].2013-11
[4]孫建忠.應用型本科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途徑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5]賈美艷.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教師自我身份的重構——基于教師作為社會服務者的視角[J].中國成人教育,2013(9)
【作者簡介】古明宇(1982- ),男,碩士,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