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使國家長治久安。”要達到這一目標,筆者認為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因為從嚴治黨的關鍵是嚴格執紀,治國必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才能強化“不敢腐”的氛圍,逐步實現“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環境。
一段時間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大力推行“三轉”工作,目的就是讓基層的紀檢監察人員不再從事其他的工作,專心耕好自己的“責任田”,不要耕了別人的地,誤了自己的地,因此大力推行“三轉”,“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紀委就能嚴格執紀,依法為民,從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貴州省黔西縣雨朵鎮紀委在“三轉”之后,沒有承包雨明村的工作業務,也沒有管理教育教學,也沒有去進行通村油路的技術指導,而是自2013年來查辦了六件大案,其中該鎮的衛生院院長貪污一案,提交給檢察機關,有效打擊了貪污腐敗,嚴肅了黨紀黨風。同時還抓好雨朵鎮的作風建設,上班期間玩游戲的三人受到了通報等紀律處分。在當地“樹新風嚴禁大操大辦酒席”中起到良好作用,全鎮沒有一家辦理違規酒席。目前雨朵鎮紀律嚴明,無違法亂紀現象發生。這就是嚴格執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取得的好處。
因此要依法治好國,紀檢部門一定要嚴格執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黨紀黨風不嚴,就容易產生貪污腐敗。要強化“不敢腐”氛圍,逐步實現“不能腐”“不想腐”,黨風廉政建設就得常抓不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當前,我們要加大正風肅紀、嚴明紀律、懲治腐敗力度,使之“不敢腐”。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頂風違紀,誰就要為之付出代價!懲是為了治,要綜合施策,加大治本力度,可見中央的反腐力度之大。中央反腐力度越大,我們加強黨風廉政就要越嚴,要有目的、有措施、有計劃地進行。
只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逐步形成不能腐的制度體系,把籬笆扎得更緊,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繼續落實好《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才能將改革成果固化為制度。這才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才能把國家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