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當前大學生發展問題日益影響高校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本文采用分層隨機取樣,抽取河北省衡水學院大學生,對其學習投入狀況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河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整體處于中下水平,大學生學習投入在總體及各維度與大學生性別、年級、生源地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 " " 應用型本科院校 " " "學習投入
一、研究背景
隨著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日益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教育部網站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1170所本科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668所,占57.09%,其培養的應用型大學生數量日趨增多。在高等教育謀求質量改革的今天,教育質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就是學習投入程度。首先是學生發展質量,大學生學習投入度即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切所“學”,包括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態度。學生在認知、技能、態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標準?!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鼻袑崱皹淞⒖茖W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卑殡S數量激增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發展質量,特別是其學習投入度如何,值得研究者進行深入研究。為此,研究者以河北省衡水學院為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狀況進行調查,以期為提升衡水學院乃至河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
二、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問卷法開展研究。參照美國《NSSE(全國大學生學習投入度調查)》問卷、清華大學研發的《全美大學生學習投入度調查(NSSE)問卷漢化版》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學習投入度問卷》,并適當改編成《河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度調查問卷》,隨機對100名衡水學院大一至大四學生進行預測試,根據預測結果對問卷進行修訂,最后形成最終問卷。問卷包括學術挑戰程度、主動合作學習水平、生師互動水平、教育經驗的豐富程度、校園環境的支持度等五維度,共58題,采用5點自評式量表,通過心理測量學考察,具有較高的信效度,適用省內應用型本科院校四年制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學習和發展狀況的問卷。
衡水學院是河北省省市共管,市管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2004年被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201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合格水平評估。以衡水學院四年制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式,在其39個本科專業大一至大四學生中選取2989名同學發放問卷并當場回收,共發放2989份問卷,有效回收2950份,有效回收率為98.7%。并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被調查者中,男生1483人,女生1467人,男女比例基本為1∶1;大一學生為745人,占被調查者的25.25%;大二學生為741人,占250.12%;大三學生為734人,占24.88%;大四學生為730人,24.75%。生源地為東部地區學生為2006人,占被調查者的68%;生源地為中部地區的學生620人,占21.02%;來自西部地區的學生占10.98%。來自城市家庭的學生為 1375人;出身農村家庭的學生為1575人。其中第一志愿錄取的學生2235人,占75.8%;非第一志愿錄取學生占24.24%。已經實習過的學生為1124人,占被調查者的38.1%。以上情況顯示,被調查者的性別、年級等較為均衡,基本符合調查取樣分布,能反映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基本情況。
(二)具體情況與分析
1.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整體情況
表1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的整體情況
評價指標 均值 標準差
總體投入度 2.85 0.40125
學術挑戰級別 2.65 0.48509
合作學習水平 3.00 0.54698
生師互動水平 2.45 0.59861
校園環境支持度 3.12 0.52631
教育經歷豐富度 2.51 0.60843
根據李克特5級正向計分法,理論上的中等強度觀測值為3.0分,與其比較,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總體投入度和分項指標分別如表1所示,可根據其得分的不同,反映大學生在不同維度方面學習投入的情況。如表1所示,大學生學習總體投入度為2.85,小于3.0的中等強度值,說明大學生整體學習投入度中等偏下,在學習投入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尚需提升。具體的五個維度得分有所不同,其中“校園環境支持度”得分最高為3.12,其次為“合作學習水平”得到3.00分,均超過或處于中等理論觀測值,體現衡水學院大學生對學校所提供的各項環境服務較為滿意,同學之間互動較為頻繁,樂于結伴合作學習。而在五個維度中得分最低的為“生師互動水平”為2.45,其次為“教育經歷豐富度”2.51分,可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與教師關系不太緊密,課堂內外教學活動等與教師互動頻率偏低,大學生校園活動并不能滿足學生更多需求,大學生課外活動經歷程度較低。
2.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與性別的關系
通過數據統計顯示,在“總體投入度”“生師互動水平”“校園環境支持度”“教育經歷豐富度”等方面,大學生男生與女生性別不存在差異,但在“學術挑戰級別”“合作學習水平”等方面男生女生性別差異顯著,分別為(t=3.058,P=0.015),(t=3.021,P=0.013)。在此方面性別的顯著性差異可能與男、女大學生思維特長、學習風格的不同有關。
3.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年級的關系
就不同年級學生而言,“學術挑戰級別”方面,大一與大四學生差異性顯著(P=0.022);“合作學習水平”方面,大二學生與大三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2);“生師互動水平”方面,大一、大二學生低于大三、大四學生差異性顯著(P=0.005);“教育經歷豐富度”等方面,大二學生、大三學生要好于大一學生、大四學生,與不同年級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息息相關。大一階段學生剛入學,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學術活動等尚不熟悉,所以在“學術挑戰級別”“合作學習水平”“生師互動水平”等方面低于其他年級,大二學生因走出大一的迷茫,已對大學生活環境有較好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在“合作學習水平”等方面較高,大三、大四學生面臨實習、就業的壓力,其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深入溝通未來自身職業、定位、學習規劃與發展,所以“生師互動水平”“學術挑戰級別”較高。
4.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與生源地的關系
綜合學生生源地及其學習投入情況對比分析,發現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大學生學習投入在“學術挑戰級別”(t=2.385,P=0.015)、“生師互動水平” (t=2.407,P=0.014)、“教育經歷豐富度”(t=2.435,P=0.016)等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東部地區學生在學習方面享有更多的學習經驗和經歷,能較好地運用大學資源進行學習。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整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學習投入方面,大學生及院校尚有提升空間。
2.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總體及各維度與大學生性別、年級、生源地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級、生源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投入度情況各有不同。
(二)建議
1.大學生自身需要強化高中——大學的學習轉變。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自身需要努力轉變傳統的高中學習模式、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積極通過觀摩、體驗等扭轉大學學習觀、生活觀,以積極主動的合作方式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充分投入大學學習中,做學習的主人。
2.大學教師應充分與學生互動,引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做好學習規劃與輔導工作。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互動,通過導航課、專業課等課上活動、課外實踐、見習、實習、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大一學生了解和適應大學生活,幫助大二形成較為明確的大學學習生活規劃,教會大三學生如何思考問題,陪伴大四學生實習、做論文和就業。
3.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需要強化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發揮校園文化、課外實踐的引導力,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調動不同年級、不同地域的學生主動地策劃活動、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在活動中付出,在活動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數[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3.html,2015-3-10.
[2]Kuh,G.D.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J].Change,2001,33(3):10-17.
[3]方米壇,時勘,張鳳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8(6):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