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增強,多元文化對國內(nèi)產(chǎn)生了較大的沖擊,對我國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在我國教育領域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大學是學生接觸社會之前的最后階段,大學英語課堂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英語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針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提升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 " "閱讀教學 " " 現(xiàn)代 " " 提升
閱讀是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的前提和基礎,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升學生閱讀的速度,同時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與聽、說、寫等能力相結合,利用英語實現(xiàn)有效的交流,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教師和學生都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通過考試的層面,所以學生在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能力方面都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對此,本文將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英語閱讀教學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有來自于教師層面的原因,也有來自于學生層面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1.教師層面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沿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方向的知識灌輸,學生要做的就是將教師強調(diào)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一一進行記錄,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方面主要以語法的講解和詞匯的運用為主,并沒有針對閱讀教學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很多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不能從整體上對文章的脈絡和結構進行掌握,只會逐句解析。加之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環(huán)境下,自然無法培養(yǎng)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也就無法得到顯著提升。
2.學生層面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都有不同的閱讀習慣,大部分學生都是對文章進行逐句地分析,但是在整體上了解文章段落之間關系的能力卻相對較弱,到了大學階段,也有很多學生抱著應付考試的心態(tài)學習,所以往往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并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重點集中在語法教學方面,卻沒有注重學生詞匯量的積累,而詞匯量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很多詞匯量儲備不多的學生,在大學時期閱讀英語文章時感到難度很大,學習的積極性容易遭受打擊。另外,文章的閱讀過程也是對譯國文化和社會的認知過程,有的學生知識面相對較為狹窄,對于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都不甚了解,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很多與中國文化相沖突的內(nèi)容,這時便無法理解,或者是從淺顯的層面上理解,這對于閱讀的效果也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建議
1.改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要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首要的就是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占據(jù)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沒有足夠的課堂時間用來閱讀,所以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強。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要求下,現(xiàn)代教學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詞匯量和閱讀量的積累
詞匯量的積累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學生的詞匯量大小直接影響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所以,必須要注重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程度的詞匯量,但是進入大學階段后,生詞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閱讀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詞匯量和閱讀量的積累就成為大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與高中階段相比,大學階段的詞匯量較多,學生通過機械的記憶很難理解和長時間記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構詞法、聯(lián)想法、比較法等方法的運用,提升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并且不斷加大詞匯的儲備量,以促進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
3.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融入
有效的閱讀除了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還需要融入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從更深的層面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因此,對西方背景文化的認知程度,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我國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中,并且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而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與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對語言的閱讀和理解過程,也是對異國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過程,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其對英語閱讀篇章的處理和語言的運用能力。所以,教師要注重日常教學活動中文化背景的導入,包括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不同的知識,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引用一些著名的典故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用英語國家的思維和文化特點去理解閱讀資料中的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教師要注重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識。如西方文化中,《圣經(jīng)》有著崇高的地位,對于《圣經(jīng)》的認知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一些特殊的句式,如In the 23 years of our friendship, I never saw him show jealousy,vanity,bitterness,anger,resentment,or personal ambition.He seemed immune to these emotions.He was beyond any pretension.這里用排比的方式暗指了基督教中的“七宗罪”,如果學生對《圣經(jīng)》不了解,便無法理解這些詞語的用法,也無法從更深的層次上了解文章的含義。另外,要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量的擴展,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結合,課外閱讀材料可以選擇童話、小說、戲劇、科普讀物、英文書報等,也可以選擇觀看英文電影的形式,提升學生對語言和語感的掌握能力,加強將閱讀與其他英語技能相結合,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4.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和訓練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閱讀技巧和技能的培養(yǎng),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對于英語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可以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略讀快速地瀏覽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選擇性地選擇文章的重點章節(jié),略過其中一些難懂的詞句和生詞,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精讀需要根據(jù)閱讀的目標設定,在略讀完成后選擇某一具體的問題或者事實,并且從文章中選擇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閱讀,查詢所需要的訊息。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某些生詞或者英語符號的詞義,可以通過上下文語境和語義的關系對齊進行推測和判斷,同時也可以運用類比、比較、邏輯推理等方法進行推測。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并且指導他們根據(jù)不同的閱讀要求合理地運用,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英語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于大學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對于他們適應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必須要重視閱讀的作用,并且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的應用,促進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秦娟.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01).
[2]楊魯新,高紹芬.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兩名大學英語教師個案研究[J].中國外語,2014(01) .
[3]王穎,劉宇.關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調(diào)查及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5).
[4]呂旭紅.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文學圈”模式:理據(jù)與途徑[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3).
[5]秦云.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海外英語,2012(07).
[6]楊磊.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對策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