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校的擴招,中職學校生源素質急劇下降,這就給中職思政工作帶來了困難。為此,要想提高中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須注重人文關懷。在本文中,首先論述了實施人文關懷的原則,進而從轉變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增加思政教育內容的人文內涵和完善思政工作機制這三個方面闡述了實施人文關懷的策略。
【關鍵詞】人文關懷 " "中等職業學校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前言
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發展和人的需要,以人文精神來教育管理學生,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中職學校思政工作的對象是中職生,他們大多數是由于中考成績不夠理想才進入職業學校,大部分存在著自卑的心理,大多抱著在學校混日子的心態,這就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因此,中職學校思政工作更應以人文關懷為切入點,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素質,提升學生人格魅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此,本文著重就中職學校思政工作中人文關懷的相關內容及實施策略進行探析,以期和同行們共勉。
二、在中職思政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的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變方式方法,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的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為出發點,培養學生能夠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對新知識、新事物進行認識,并有較強的社會活動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堅持情感性原則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中職學校生源嚴重短缺,中職便成了“失敗者”的“無奈選擇”,生源素質急劇下降。這些學生,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和思想準備,畏難情緒嚴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主實現目標的堅定性差,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一旦受挫容易走極端。一部分學生對未來沒有規劃,不知道畢業后做什么工作,一心想著混個文憑,然后找個地方打工,這種消極的態度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先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其內心需求,再幫助他們對未來做個簡單的職業規劃,并告訴他們實現這個目標會遇到的困難,為其指引方向,逐步將其引導到為了實現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的軌道上。
(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性太強、不易被接受,這是當前中職學校思政教育的一大難題。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思維方式,以社會實踐活動為思政教育的途徑。如,開展科學發展觀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社區法律咨詢活動以及社會調研活動等,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觀察和服務社會,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價值認同感和歷史責任感。
三、在中職思政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的策略
(一)轉變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實行人文關懷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積極意義,就是要使中職學校的學生獲得和諧自由并具有創造性的發展空間。中職生由于中考的失利,不得已才選擇中職院校就讀,他們叛逆,缺乏自信心,甚至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讓學生面對思政工作者那“嘮叨式”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成效,反而會更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新形勢下,思政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積極實行人文關懷,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思維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學生。對出現問題的學生,要從他們思想上的癥結入手,深入了解他們癥結產生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同時,還要充分重視中職生的個性,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例如,小涵是我班的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中學時成績一直很優異,但就是臨近中考時父母離異,一時間她很難接受,開始無心學習,在中考時由于情緒問題連連失利,最后只好無奈地選擇了我們學校。記得剛來到學校時,她很尖刻,像一只刺猬,對人處處提防,經常處于攻擊狀態,因此,與同學的關系比較緊張。剛開始時,我試著和她聊天,告訴她在學校里處好同學關系很重要,他們不僅是你的學習伙伴,也是和你一起成長的朋友。但是不管我怎么說,她總是沉默不語。一番教育過后,還是我行我素,絲毫沒有任何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與家長的溝通,我才知道她這種狀態背后的原因,同時也發現了她對唱歌、跳舞等文藝方面很有興趣。那時正值學校的戲劇表演大賽,我說服我班參賽的同學把她也加進去。然后找到一個和她關系比較好的女生,告訴她大家覺得你這方面很棒,想邀請你參加。她非常熱情地答應了。后來,她們一起策劃、一起排練。慢慢地,她放下了思想包袱,開始與同學友好地相處起來,最終,他們的演出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她與同學的關系也大加改觀,同學們也開始對她另眼相看。這件事以后,我反思,是不是傳統的那種思政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于現在的學生了?從小涵這件事來看,前面不管我怎么苦口婆心地教育,卻起不到一點效果,而從她的興趣和愛好入手,我只是借助表演這一平臺,讓她沉浸在自己所喜愛的活動中,不用我的勸導和教育,她自然而言地就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快樂地融入同學群體中。這也讓我明白,在新時代里,傳統的那種說教式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了,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個性,在面對學生問題時,要因人而異,從他們的思想癥結入手,尊重、關心和激勵他們,才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二)增加思政教育內容的人文內涵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往往偏重陳舊內容與政治理論的空洞而抽象的說教,忽視了牽引和吸納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時代內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團隊精神教育、人與社會以及自然的關系教育、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等內容。為此,中職思政教育必須實現教育內容的回歸,增加人文內涵。如可用人文關懷營造溫馨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校園里受到教育。如,我校針對“愛心教育”這一主題開展了“1幫1”活動、“手拉手”活動、“愛心使者”、“愛心標兵”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了:一個缺乏愛心和同情心的人,很難和他人友好相處;富有同情心和愛心,關注身邊的弱勢群體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能讓校園和諧發展,充滿愛。又如,為了能活躍校園氛圍,我校還開展了豐富的活動,有校園科技節、校園藝術節、校園讀書節、校園體育節。通過組織校園科技大賽、主持人大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書畫作品比賽、運動會等,展示了學生的特長,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同時也借助這樣的比賽活動,在同學間建立起了讓人感覺心情舒暢的人際關系,這也正是我們思想教育者采用人文關懷所期望達到的目的。
(三)完善思政工作機制,保證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要保障中職學校人文關懷落到實處,則須建立并完善思政工作機制。一是可建立健全學生就業指導服務、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心理健康疏導、思政教育成效評估、創建學生思政管理工作等機制,以不斷提高中職學校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中職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心態的監測、評估、預警,探索建立心理危機的干預機制,并有針對性地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以使全方面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監測、評估和掌控。三是要建立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隊伍。四是在校園內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可采取個體咨詢、集體輔導、心理話劇、心理游戲等方式,使學生能正確宣泄自己,緩解心理壓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總而言之,在中職學校思政教育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發展觀,從學生實際出發,樹立一切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中職學校思政工作中推行人文關懷,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孫紅梅.人文關懷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會適應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2).
[2]尹媛.淺議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人文關懷[J].成功(教育),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