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一群有著自己思想的中職學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路與效率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從廣開言路,建立民主管理新理念;與時俱進,開辟師生溝通新渠道;師徒日記,形成生生互助新風尚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工作思路,希望對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效能的提升有所助益。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 " 管理 " " 工作思路 " " " 創新
中職生的管理難度眾所周知,相信每一名中職班主任管理的班級中都有一群活潑、調皮的學生,使得班級管理問題百出。經常有班主任抱怨,班級管理就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面對的是十幾歲的中職學生,他們不僅有自己的想法,還比較叛逆,不喜歡服從老師的教導與管理,因此,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可謂難上加難。其實,任何事物都講究創新,講究藝術性,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筆者想談談自己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創新思路。
一、廣開言路,樹立民主管理新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一個詞——民主。民主不僅僅是社會需要具備的重要因素,也是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應該具有的管理理念。然而當前很多中職班級都沒有實現民主管理,班級事務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或者班干部決定,很少去關心班級內其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其實,每一名中職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之所以叛逆,大部分是由于我們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太過專權。所以,我們應該試著樹立民主管理新理念,班級事務與學生共同協商,并交由學生自主管理。
1.共同協商
班級事務是與每一名學生息息相關的,如果我們樹立民主管理理念,與其共同協商,便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這個班級的一分子,自己的決定與表現會影響到班級的發展,如此便會促使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約定,自覺維護班級聲譽,緩解逆反心理。比如,有一段時間,班級的秩序有些混亂,各種違反校規校紀的現象不斷發生,于是我召集學生開了一次班會。在班會上,我與學生協商,結合各學生提議,制定了本班的班規,以及違反班規的懲罰措施(不涉及體罰)。后來我發現學生的違紀現象大大減少,十分令人欣慰。
2.自主管理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學會適時放手。如果說共同協商是放手的初步表現,那么自主管理則意味著班主任真正的放手。在班級管理中,要淡化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強制管理,突出學生的自主管理,使班級在學生自主管理的基礎上更加有序、和諧。
二、與時俱進,開辟師生溝通新渠道
1.利用新媒體與學生進行溝通
網絡時代,新媒體盛行,受到了中職生的青睞。諸如微信、QQ、論壇等網絡社交平臺在學生中倍受歡迎,幾乎每一名學生都熱衷于利用新媒體去娛樂、學習、交往。由此,班主任便可借助這一媒介,開辟師生交流的新通道。因為面對面的交流會使學生拘謹,很多話都是無法與班主任當面說的,而且中職生與班主任的關系普遍比較疏遠,他們常常無法向班主任打開心扉。新媒體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新媒體交往中,學生更愿意吐露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比如,有一次,我發現一名學生早戀,并且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習。于是我加了她的微信。在朋友圈中,我發現她并沒有沉溺于戀愛的幸福中,反而常常會疑惑,或者發出一些莫名的感慨。于是,我試著跟她聊了起來。在聊天中,我解答了她關于情感的一些疑惑,也幫助她走出了迷茫。
2.利用師生交流會與學生進行溝通
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更為親切的形式,比如師生交流會、茶話會等,與學生圍坐在一起聊天,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抵觸心理與畏懼心理,讓學生敞開心扉,像對待朋友一樣交流自己的思想,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事實證明,這個形式是非常成功的,師生交流會與班會不同,其形式更為開放,氣氛更為和諧,在交流會上我不僅了解了學生的心理狀態,也與學生拉近了關系,緩解了部分學生的叛逆心理。
三、師徒日記,形成生生互助新風尚
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組成師徒關系,優等生與學困生結對子,互稱“師父”與“徒弟”。這樣的關系可以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他們普通的同學關系又更進一層。在師徒結組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撰寫師徒日記,在日記中記錄“師父”對“徒弟”的指導,記錄“徒弟”學習到的東西,記錄“師父”與“徒弟”的點滴交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帶動了起來,他們真正地融入到了“師徒”的關系中,也享受到了這個過程為自己帶來的驚喜,逐漸地,班內形成了一種和諧互助的新風尚。
四、結語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學生管理工作,更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反復的工作。學生是動態發展的,是有思想的,任何單一的班級管理模式都無法應對學生的動態發展與個性需求。因此,在今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做到以上幾點,還需要不斷地探索、發現,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與教學規律的班級管理方式,不斷創新自己的思路,與時俱進,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夷淑艷.新背景下師范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學苑教育,2014(12).
[2]王櫻橙.關于提高中職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