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不僅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且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不僅促進了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而且對于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卓越工程師在我國的實施背景,分析了我國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必要性,并提出推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建設。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 " 思考 " " 高校
一、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必要性
1.調動了高校師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其最主要的實施目標則是卓越計劃,貫徹國家教育的法律法規及其教育思想,召開院系動員會以及學生動員會,不僅僅增強了高校師生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深入理解,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調動了高校師生對工程教育學習的崇高興趣,進而達到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2.為高質量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基礎保障
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首先通過對教育資源進行統一化和集中化部署,深化培養的目標和策略,鞏固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加強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從根本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3.為校企雙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現代化高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雙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企業作為人才培養的最終導向,直接與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相掛鉤。
總之,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不僅創新了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模式,同時對于工程教育人才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實質性的促進作用,是當前我國高校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概述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作為現代化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導向,是我國強國富民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我國工程教育改革和蓬勃發展的重點保障。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源于當前時代發展的綜合需求,本著對高素質人才以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基本理念,全面推動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同時,我國原有的工程教育難免存在一定的缺陷。為了更好地推動工程教育的發展,教育培養計劃的推出某種程度上是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完善和發展。
1.培養目標
所謂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主要是對黨的教育方針以及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同時也是對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深入落實,其最主要的目標則是對人才綜合性和多樣性的培養。
就其實質性而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校企聯合的強調,是行業和企業共同深度參與的過程;其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對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突出強調;最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主要是結合人才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其最主要的基本導向則是社會。要想從根本上推動我國工程教育的全面發展,就要結合一定的工程技術,全面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創新能力以及工程設計能力。
2.培養的標準和基本模式
1)培養標準
在現代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首要問題是如何去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就目前而言,并非僅僅本著科學的理念對人才培養標準進行實質性的制定,同時還要基于時代發展的全新角度出發。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人才培養的標準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效果的衡量,同時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的衡量依據。一般而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主要是對高校多樣性的倡導,強調理論即基礎知識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的綜合掌握,其人才的培養更加基于國際化的視野。
2)基本模式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人才的基本模式不僅僅是借助于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是對校企聯合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采用。在實際的培養過程中,集中加強學生知識的培養、智力的培養、能力的培養以及素質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校內學習主要是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創新能力以及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更加傾向于多種學科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企業學習主要是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從根本上對學生的責任心以及職業道德進行培養。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培養出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進而全面推動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
一般而言,工程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取決于教師,要想從根本上全面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往往要求專職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同時還要有相關的工程能力及工程意識,從根本上對高校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工程教育。
3.培養計劃的主要內容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最主要的指導者不僅僅來自教育部門,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高校與企業之間的真誠合作,本著人才培養的共同目標,共同推動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就其實質性而言,卓越工程教育培養計劃的主要內容不僅僅是對企業和高校聯合培養機制的創立,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工程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的基礎保障和工程教師職務相關制度的完善,并將工程教育規模逐漸擴大,從根本上培養高素質、高能力以及高技術的綜合性復合人才。
4.培養計劃的實施
一般而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主要是面向高校工程教育的學生,以及在現代化教育部相關政策指引下的部分企業和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在某種程度上實施較為順利,其實施效果也是尤為顯著的,實施的對象主要面向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的學生,這一實施過程不僅僅是對獨具特色人才培養標準的構建,同時也是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基礎。
三、對我國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相關思考
隨著時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經濟的競爭不斷加強,尤其是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競爭日益激烈,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就要從根本上全面提升我國的知識經濟教育以及科學技術能力。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我國高校通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著培養高素質綜合性的復合人才為最主要的目標,實現高校和企業的雙向聯動,全面推動我國高校工程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于我國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幾點思考如下:
1.加大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宣傳力度
在現代化高校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過程中,高校在全面推動工程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加大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宣傳力度,借助互聯網以及宣傳海報等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進行大力宣傳,從根本上加深師生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理解,為后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從根本上獲得廣大民眾的大力支持。
2.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完善運行機制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運行機制,及時解決經費問題,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其學習的主體來源于企業,學習的主導地位來源于學校,從根本上充分調動學校以及企業的積極性。
3.全面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我國高校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過程中,應該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對年輕教師進行相關的師資培訓,對教師實踐技能著重強化;大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一些實踐生產活動,提升教師對工程方面問題的處理能力;從企業調動一部分資深者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指導,以企業人才最終的需求為基本導向,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
總之,我國高校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過程中更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當今時代發展的真正需求出發,全面推動我國工程教育的開展,培養綜合性的復合型人才。
綜上,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更應該認真地貫徹落實教育部相關的精神,自覺遵守教育發展規律,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重視創新體系建設,從根本上將開放辦學的力度加大,綜合提高學校的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妍.基于CDIO的我國卓越工程師培養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
[2]周淦峰.博耶學術思想視域下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