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高中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學生由高中進入大學,沒有了升學壓力,但面臨的是就業壓力,而思想政治課又不是專業課,不被學生重視,致使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低下。
【關鍵詞】大學 " "思想政治課 " "有效性
大學思想政治課“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厭煩情緒,大多數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應有的熱情,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帶有極大的偏見。那么,針對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去呢?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
一、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有效參與的教學價值
思想政治課學生參與教學是師生雙方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傾向性表現行為,其實質是在教學中解放學生。首先,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學生在他們共同的活動參與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學生在教學互動中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讓自身的主體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展現自身的創造能力;學生積極參與一系列實踐,拓寬了思路,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言語表達的能力以及研究與創新能力等。其次,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有利于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思想政治課作為德育課程,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新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也就是使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不斷生成的過程,從而把教學的重點由教轉向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再者,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有利于形成和諧的教學人際關系,提高課堂實效性。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追求真理等態度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價值取向及個人尊嚴,這有助于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生關系,從而對每個學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有效參與的對策
(一)轉變教育觀念,營造參與氛圍
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觀、創新教育觀和以人為本的平等、互動的師生觀,主要是改變與時代相脫節、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觀,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這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有效參與教學的基本策略,而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因素是教師。首先要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不能把學生看作是簡單的認知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自身當作認識的對象;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思想政治的態度,使其在主觀上產生動力,這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樹立學生自主學習、全員參與的新理念,就是要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讓學生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多角度地考慮問題,營造良好的課堂參與氛圍。
(二)拓展課程資源,激發參與動機
激發學生參與動機還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使之形成有機的整體。用“教學實例”“時政資料”等充實教材,關注時政熱點、新聞等媒體資源,加強政治教材和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還可運用生活故事和民俗文化等,實現教材“生活生成化”的轉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行為表現、學生新的提法等,都能夠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校外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是學校課程資源的重要補充,學校和政治教師可通過參觀、討論等多種途徑,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及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多接觸和了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與政治課教學的關系,使學生逐步認識學習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積極參與教學,也能有效地培養其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豐富教學方法,提供參與途徑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應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教師要善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生動故事、案例的設置或認知沖突的激發來設置懸念,讓他們身臨其境,從而在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中感到發現問題的快樂和解決問題的喜悅,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原理變得生動、直觀,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可在教師指導下深層次參與教學過程,開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學習活動,實現傳統學習方式向現代學習方式的轉變。
(四)注重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到了大學,學生的心智較高中有了很大的成熟,能夠獨立認識問題和思考問題,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比較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比如在講新課之前先給學生發一個學前導案,把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以填空的形式總結出來,把整節課的邏輯結構也寫出來,引導學生先預習;在講課過程中更多的是情景預設式的設問,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引導、推理,在這個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課堂充滿思維碰撞的火花,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實效性和學生學習的能力。
(五)懂得傾聽,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愛好、不同的心理成熟程度。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善于觀察,懂得傾聽。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是一方面,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一些優良的道德品質。傾聽可以了解學生,不斷地傾聽和交流有利于引導學生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
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我采取個別談心的方式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對于他們遇到的問題我積極引導,及時解決了他們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希陽.思想政治課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醫院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