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教學方面,心理健康也日益成為各高職院校越來越關注的問題。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相比,在教學方式、培養目的等方面都顯現出較大的差異。高職院校的學生既有學生群體的一些特質,又有社會群體的特質。在高職院校中,許多由于心理問題引發的自殺、暴力傾向、性格孤僻、人際交往障礙等一系列的嚴重問題讓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因此,處理和解決好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于學生個人、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 " "心理健康問題 " "教育對策
高職院校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他們不僅要具有較高的職業能力,而且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形勢和環境。高職院校學生處于思想成熟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長高峰,其生理、認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識在迅速發展,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但這一階段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階段。關注其心理健康,解決其心理問題,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 教育模式有弊端
在國內,許多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著教育發展不全面、不完善、思想上面不夠重視、教育內容不專業、工作方法不客觀等弊端。受長久以來的教育模式所影響,有些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因素對其學習方面、生活方面、人際交往方面、家庭狀況造成一定的影響。許多高職院校只是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當成是政治理論課程的一部分。
(二) 缺乏完善的教育體系
當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缺乏一套完善的體系,對重點人群的心理問題沒有主動去進行開導和教育,缺少一套穩固長效的心理問題排查體制。因此,學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形成具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綜合體系,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教育對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嚴重缺失的現象存在
有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方面的課程給省略掉了,或者心理健康課程安排得很少,沒有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更加全面地傳達給學生,學生的心理壓力無法得到釋放。課堂上面的教學內容不切實際,教學效果差,無法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采取有效教育。
二、做好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一) 是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
當今國際競爭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能否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事實證明,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心理健康也成為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優化健全人格,有利于幫助高職生解決成長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及問題,提升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使高職院校學生都能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二) 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迫切要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不但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具有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水平,關系到人才全面發展、人才培養工作成敗的重大問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三) 是高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學生身處不斷更新、變化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加上自身的認知能力有限和不成熟,心理處在轉型時期,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加以引導,幫助其及時適應新的環境,可能會演變成心理疾病,妨礙其學業的順利完成,從而成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障礙。
三、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相應對策
(一) 學生個人方面
在生活中要注意營養的飲食和日常的身體鍛煉;另一方面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多去郊外感受大自然,或者約同學去游玩,適當釋放自己的壓力,不要長時間都處在緊張的情緒環境中,在心情不愉快時,要及時找心理老師進行疏導,通過心理咨詢來舒緩心理和生理的壓力。
(二)高職院校方面
高職院校應將培養高職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作為工作重心之一。優化學校的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預警機制,大力引進心理教師資源,定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專門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部門,對些許患有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心理障礙。
(三)教師方面
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就對心理教師有一定的要求。心理教師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學生輔導員,更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要從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學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單一性、教育過程的簡單化等問題,特別是對“問題學生”,不能簡單粗暴地加以批評。我們的教育實踐證明,學生的思想問題不少源于心理問題。加強心靈的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出問題的根源,再從思想上加以引導教育,這樣才能真正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四、結語
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況,要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將心理教育提高到學校教育的高度,以營造心理品質教育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閔學堯.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教育對策[J].科學與教育探索,2007(06).
[2]邱開金.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J].心理科學,2007.
[3]蔡春燕.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的研究[J].科學與教育探索,2007(08).
[4]陶書中,袁海燕.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研究 [J].中國成人教育,2007(09).
[5]楊振升.試析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表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