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教融合”就是將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學生工作融入專業技能的培養,教學工作滲透綜合素質的教育,最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關系的現狀,并總結了“學教融合”培養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實現這一模式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學教融合 " " 對策
實現“學教融合”的基本條件就是要輔導員在負責學生工作的同時參與相關專業建設工作,而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加入學生工作中的教學部分,這樣就形成了專任老師和學生輔導員共同指導、服務學生的局面,從形式上相互配合,從內容上相互滲透。
一、高校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關系的現狀
一方面,學生工作被“邊緣化”。目前,高校主要以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任務,相對偏重學生的智育,因此高校的教學工作被置于學生工作之上。加之學生工作的專業度不高,導致專業教師等大部分人對學生工作者的認同感不高。另外,學生工作內容繁雜,事務性嚴重凸顯,學工隊伍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及培養使用制度等現狀使學生工作者本人的自我認同感也不高。
另一方面,“教書”與“育人”被割裂。院系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配合度不高,往往全程參與和滲透的力度不夠強, 尤其是在信息、資源的傳遞和共享方面不夠以及在活動安排上配合不足,甚至在招生、就業、綜合素質的某些方面存在不一致。教書和育人仍然存在平行管理的現象,課堂教學中沒能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學生工作只抓德育和黨建,如此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各自獨立,教師只管教書,輔導員只管育人。
二、“學教融合”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學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院系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兩個部分,只有消除各方面的矛盾,加強融合力度,在教學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將學生工作的體制和機制關聯智育系統,才能使人才培養工作整體更有序,人才培養目標得到更充分地實現。其次,“學教融合”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大體上包括知識、技能和品質三大塊,而這些素質需要智育和德育的共同培養。教學工作在課上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學生工作在課下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培養專業以外的綜合素質。再次,“學教融合”是精細化學生工作的客觀需要。精細化學生工作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趨勢,而精細化學生工作需要學生工作者動態了解學生的發展細節。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既深入學生又接觸教學,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有機配合、協同育人,以提升整體教育效果。
三、“學教融合”培養模式的對策
1.課堂管理與學風建設
第一,針對學風建設,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共同參與,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第二,針對課堂管理,嚴格學生請假制度和考勤制度,除學生干部考勤外,輔導員也不定期巡查課堂,同時,專業教師也通過上課考勤、座位排號、課堂作業等方式加強課堂管理;第三,通過定期召開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交流會以及公眾網絡交流平臺,加強學教溝通。
2.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
成立輔導員與班級導師的聯動機制,即專業問題如大學學習適應問題、專業興趣問題、專業發展與職業規劃問題等由班級導師負責跟蹤處理,而非普遍性心理問題如宿舍關系、大學生活適應問題、情感問題以及其他心理問題則由輔導員負責跟蹤處理,另外,班級導師及其他專業教師也積極協助輔導員組織各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樣既實現了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又能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持續的跟蹤服務,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更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3.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
為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提高就業質量,輔導員、班級導師和專業負責人都積極參與到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并切實將就業工作任務落實到每個人,形成“人人有就業責任,人人參與就業”的良性局面。尤其針對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要求專業負責人、班級導師與輔導員一起參與到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活動中,并針對不同專業的畢業生細致做好就業指導服務。例如職業生涯規劃測評、就業政策和法規宣講、面試技巧與職場禮儀培訓以及組織專場招聘會等就業指導活動,都需要專業教師深度與輔導員配合才能把各項活動做深做實做細做好,引導學生從進校開始就能逐漸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與職業方向,有效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4.教學改革與專業建設
首先,在教學環節中,課上以任課教師和班級導師為主、輔導員為輔,課下則以輔導員為主、任課教師和班級導師為輔,形成把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上下打通”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真正做到課上與課下教學同步、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同步;第二,在專業實習中,輔導員參與指導工作,重點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服務意識和職場禮節;第三,輔導員還可以加入專業教師的企業調研和畢業生調研,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時間最長的輔導員,發揮其優勢參與到專業調研中,更有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
5.技能訓練與競賽組織
專業技能競賽是職業院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全面展示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相互配合、各展所長,專業指導教師負責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而輔導員則從競賽意義、競賽心態、競賽目標等方面來幫助學生減輕壓力,提升士氣和信心。另外,在專業技能競賽的組織籌備工作中,輔導員挑選優秀的學生干部參與其中,以保證各項準備和組織工作有條不紊。
【參考文獻】
[1] 余子鵬, 陳葉玲.淺談高校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的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 宏觀教育研究, 2008 (5): 99-100.
[2] 王麗萍.論高校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合力的缺失與構建——在高校 “以生為本” 理念下的思考[J].文教資料, 2010 (20): 205-206.
[3] 鄭清文.從 “認同” 到 “協同”——關于基層院系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協同育人的實踐與思考[J].高校輔導員, 2013 (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