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游戲與孩子生活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本文從數字化游戲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運用出發,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案例,總結了幼兒園數字化游戲運用的三種模式:示范教學補充模式 "個性化探索學習模式、小組合作交流模式。
【關鍵詞】數字化游戲 " " 幼兒園 " " 模式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數字化游戲與孩子們的生活日益密切。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幼兒,可能語言表達還未發展成熟,可手拿平板或手機玩起游戲來卻是駕輕就熟。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我們使用的數字化游戲主要是指利用多媒體表現形式,體現教學可視化或互動參與的,具有一定娛樂性并能實現一定的教育或教學目的的游戲。這里的數字化教育游戲是指一種新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它將教學過程融合于游戲過程中,使孩子們在玩游戲的同時能主動地獲取知識。
隨著數字化學習試點工作的深入開展,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數字化游戲的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示范教學補充模式
示范性教學模式主要適用于幼兒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初期,特別當孩子的知識經驗儲備較少,需要豐富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時候。模仿是小班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往往通過模仿掌握他人的經驗,教師可以靈活選擇適當的時機使用數字化游戲,進行活動的補充和鞏固。
小班教學活動“小小送貨員”是一個關于按一個特征分類的集體活動。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使用了一個由特征標記、各種物品和聲音等資料組成的數字化游戲軟件,在活動的鞏固操作環節,教師為幼兒講解游戲內容——為大象伯伯分玩具,演示游戲玩法,鞏固按一個特征分類的教學內容,再邀請幼兒個體單獨實踐操作,使幼兒能夠利用游戲獲得相應的體驗。這種講解、演示、練習、輔助穿插進行的活動結構模式更能體現幼兒主動操作、教師引導的教學原則。一人一機式的操作活動,發揮了游戲的互動功能,幼兒通過軟件中設置的情境進行點擊或拖動圖標操作,如果孩子送錯了位置,就會出現語音提示“請你再想想”,幼兒根據自己的思考再次嘗試操作,直到正確后,就能得到大象伯伯的夸獎。當孩子滿5次正確后,畫面上還會獎勵你一列小火車等象征性的禮物,以示鼓勵。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以嘗試錯誤,再進行自我修正;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反復練習;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游戲內容。孩子們在歡快有趣的情景中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激發了創造性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示范教學的運用中,教師應注意配合其他教學方法,使幼兒在模仿學習中盡可能應用比較、分析和探索等多種情境化思維方式,克服示范教學模式的保守性。
二、個性化探索學習模式
個性化學習模式是幼兒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游戲交互性強、雙向傳遞信息的特點,單人單機個性化設計操作,教師進行個別化指導,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滿足孩子“最近發展區”需要,能夠較好地解決幼兒間的個體差異性問題。
與其他運用模式相比,這種學習模式可以面向不同層次的幼兒。中班美術活動“變臉”是一個關于不同五官和表情的想象設計活動,在活動的創造設計環節,每位幼兒有一份教師提供的數字化“百寶箱”,孩子們可以按照自身的學習能力、知識經驗選擇百寶箱中不同的臉型、發型、五官部件等進行變臉操作,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統一講解、統一要求的“一刀切”現象。在有限的活動時間內,給不同層次的幼兒充分學習的條件與機會,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使其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由于不受固定模式的約束,個性化學習的模式能使幼兒在獨立操作的同時產生大量疑問,從而產生對知識的渴求,進而引導幼兒尋找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孩子們的思維也由單一性轉向多向性,有助于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創造性思維。
三、小組合作交流模式
小組合作模式是指在教學活動中,由多個幼兒組成小團隊,針對同一問題進行探討,彼此互動和合作,解決問題,并能形象理解與掌握的過程。在合作過程中,需要多個幼兒共同完成某個游戲中的任務,他們要發揮各自的特點進行分工,互相幫助、互相提示、互相學習、協商合作。
5—6歲是幼兒合作學習水平提高最快的時期,也是孩子合作學習的能力處于較高水平、開展合作學習較為順利的時期。大班數學活動“過河”是一個根據形狀組合路標選擇過河路徑的數字化游戲活動,教師采用了小組合作模式。活動中,幼兒自由分組后,教師先講解了這個數字化游戲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提問:小鼴鼠姐妹過河的標記是什么?引發幼兒思考;再介紹游戲的玩法,孩子們分組進行操作游戲。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主進行討論交流,有操作員,有觀察員,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參與學習的機會。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關注了幼兒的操作過程,及時提供幫助,對個別小組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最后大家一起對操作中較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聘請幼兒來當小小解說員,幫助同伴解決問題。
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能使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取新知識,通過人機互動和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通過討論學習和總結,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活動中每個幼兒都需要與其他人討論,交流彼此的觀點并且共享集體的智慧;教師也能夠及時收集到幼兒的學習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使之更符合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