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茄子雜交制種技術的重點是授粉前除雜、掌握父母本的播種時間及定植比例、授粉方法。研究對采種、洗種、曬種的技術要點進行了總結,并指出茄子雜交制種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抓水旱輪作和種子消毒等工作。
關鍵詞:茄子;雜交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6-060X(2015)05-0033-02
茄子雜交制種是以生產高質量的雜交種子為目的,利用茄子父本母本的優勢顯性,通過人工雜交制種后生產出在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上明顯超過雙親的雜交品種。提高茄子雜交技術,可以給制種單位和農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湖南省郴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從事湘茄三號雜交制種10余年,積累了豐富經驗,現總結如下。
1 育苗
親本要求純度不低于99.9%,是雜交種子純度高的保證。
1.1 播種時間及育苗方式
每年2月上旬播種。要保證父母本花期適宜相遇,就根據父母本的開花習性來確定。如果父本比母本較早熟,則父母本可同期播種;如果父母本熟性相當,則父本應當比母本提前5-7d播種;如果父本比母本晚熟,則父本應比母本提早10-14d播種。湘茄三號的父本比母本早播5d可使花期適宜相遇。研究一般采用大棚、小拱棚育苗或者進行漂浮盤基質育苗。
1.2 基地的選擇與隔離
制種基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力高的田地;制種田與其他茄子品種要有200m以上的隔離區。
2 定植
為方便采粉,父本、母本可分別種植在相鄰的田間。母本畦寬1m,雙行栽培,種植密度為50cmx40cm;父本畦寬2.4m,4行栽培,種植密度為40cmx40cm。父本與母本定植株數比例為1∶6。4月上旬選晴天定植。
3 授粉技術
3.1 授粉時間及溫度
茄子雜交授粉受精適宜溫度為25-30℃,相對空氣濕度50%-70%。因此,5月中旬至6月下旬這段時間授粉坐果率極高。授粉前進行田間檢查,除去父本和母本雜株、已開放的花及幼果。授粉時間最遲應在6月底-7月初結束,高溫影響花的品質及授粉坐果率,不適合制種。
3.2 去雄蕊
母本的根茄花蕾是低溫下形成的,應該摘除,優先選擇母本的對茄花和四母茄花去雄授粉,雜交后的果實其種籽多,品質好。
每天都要對母本進行去雄,選擇未開的呈紫色的花蕾最為理想。左手抓住花蕾一端,右手拿住鑷子把花蕾挑開,然后把雄蕊從基部夾干凈,注意不要碰傷雌蕊柱頭。去雄完成后,夾掉基部花萼3片做為標記。
3.3 采粉
用采粉器采集父本花粉。一般早上8點-9點花粉最多,雨后天晴時花粉也很多。因此,為了提高父本單株花數及花粉量,可采取多施肥、不整枝、不留果等方式。6月底-7月初氣溫高,花粉少,可采用澆水遮陰等方法增加父本花粉量。
3.4 授粉
每天上午用鉛筆的橡皮頭粘上采集好的花粉,均勻輕涂在已去雄的母本雌蕊柱頭上即可。用橡皮的優點是花粉利用率高。也可用海綿粘上花粉進行授粉,但所需花粉量大。
重復授粉可提高茄子雜交種子的產量和質量,以重復2次授粉效果最好。當母本雌蕊柱頭授粉后明顯變紫,表示授粉成功。每株母本以掛5個制種果實為最佳。
雨天避免授粉作業,天晴后把未作授粉標記的花和幼果全部清除后再開始授粉,防止假雜種產生。
3.5 授粉后植株整形
授粉結束后,父本要馬上拔除。母本在雜交花序以上留3-4片葉后摘心打頂、去腋芽、打掉下部老葉黃葉。摘除所有未去雄的花和蕾及沒有標記的幼果。每隔Sd再重復一次。
4 采收
4.1 采種
茄子授粉后,一般經過50d,茄子果皮顏色全部變黃或黃褐色就可以采收。注意采收帶標記的果實,如標記不清楚則不能采收,防止混雜降低種子純度。如果采收過早,種子空殼多、產量低、發芽率低;采收過遲,果實熟透后落地爛果,種子帶病顏色變黑。
4.2 洗種
采收回來的茄子放在通風、干燥、陰涼處后熟4-7d再洗種,不可漚爛再洗種子。
4.3 曬種
把洗凈的種子放在門板、簸箕等傳熱慢的隔板上曬,不可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曬。待種子含水量下降到8%時即可,然后去除雜質、秕籽。種子要求保持金黃色。曬干后的種子平均產量可達到30kg/667m2。
4.4 貯藏,包裝
種子質量分級標準按GB 16715.3-2010執行。種子貯藏和包裝標準按GB/T 7415-2008執行。
5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l)制種地的前作最好是水稻田,也可選用3a內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
(2)播種前,種子用52℃溫水浸30min進行消毒,再放入冷水巾冷卻,晾干后播種。
(3)苗期要預防猝倒病,可用百菌清500倍液噴霧防治。
(4)定植后主要預防綿疫病,可用甲霜靈400倍液噴霧防治;白絹病用五氯硝基苯800倍液澆蔸。
(5)結果后期主要預防褐紋病,此病造成爛果、落果,嚴重影響制種產量??捎冒倬?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極佳。
(6)蟲害主要是茶黃螨,極易發生在高溫季節,用噠螨靈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