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篩選適宜湖南地區秋季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種,筆者以南蜜3號、南蜜4號等15個厚皮甜瓜品種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南蜜3號、南蜜4號、江淮蜜一號、好運11、k-15、荃香蜜12號、紅佳、雪蜜5號等8個甜瓜品種的產量高、品質優、貨架期長,適合湖南地區秋季大棚立架栽培。
關鍵詞:厚皮甜瓜;秋季;品種;篩選;湖南
中圖分類號:S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6-060X(2015)05-0027-04
甜瓜營養豐富,富含果糖、還原糖、氨基酸、維生素、類胡蘿卜素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并具有獨特的口感風味,市場銷售價格高且穩定,是一種高端水果。甜瓜在湖南省種植普遍,但主栽品種大多為華南108等薄皮型甜瓜品種,而巾厚皮類型甜瓜在春秋季保護地栽培條件下有較小面積種植。另外,湖南省秋季水果市場的厚皮甜瓜絕大部分來自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由于運輸路程較遠、品種類型較單一(大部分為網紋甜瓜,稱為哈密瓜,光皮類型的較少)、一般在七成熟左右就已采摘,加之運輸損傷率較大,其品質及口感均難以達到正常商品瓜的標準。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豐富湖南省秋季水果市場的甜瓜品種,促進甜瓜產業向優質化、高效化方向發展,2013~2014年,筆者根據湖南秋季氣候特點,充分利用秋高氣爽、空氣濕度較小、晝夜溫差較大等條件,針對國內15個厚皮甜瓜品種進行比較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合湖南省秋季大棚立架栽培優質厚皮甜瓜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2013年參試品種有7個,分別為:南蜜3號(TI)、南蜜4號(T2)由湖南博達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江淮蜜一號(T3)由安徽江淮園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好運II(4)、k-15(T5)由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提供,荃香蜜12號(T6)由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荊甜優1號(T7)由湖北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
2014年參試品種有15個,分別為:南蜜3號(TI)、南蜜4號(T2)、好運II(T4)、k-15(T5)、荃香蜜12號(T6)、荊甜優1號(T7);江淮蜜一號(T3)、里外紅(T8)、紅佳(T9)、翠蜜(T1l)、銀香玉2號(T12)由安徽江淮園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雪蜜5號(TIO)由湖南省瓜類研究所提供,甜紅玉2號(T13)、紅星2號(T14)由甘肅安泰達種業有限公司提供,一特金2號(T15)由北京市北農種業有限公司提供,T16(水果市場購買的哈密瓜,僅供果實品質測定)。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時間與地點 2013年7~10月在岳陽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進行試驗,前茬作物為豇豆;2014年6~9月,在瀏陽市淳口鎮黃荊坪村長沙市農作物品種展示基地進行試驗,前茬作物為油菜。種植大棚均為鋼架結構,大棚覆蓋0.08mm厚的農用長壽無滴膜,大棚四周卡2m寬的80目防蟲網。
1.2.2 試驗設計 試驗小區畦面寬度2m(包溝,溝寬40cm),雙行種植,株行距50cmxl00cm,折合種植密度為1300株/667m2;設定目標產量為2500kg667m2;試驗采用隨機排列,每個品種一個處理。2013年設3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10m2,每個小區種植20株;2014年由于受土地限制,設2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7m2,每個小區種植14株。
1.2.3 栽培管理(1)肥水管理。基肥:腐熟油菜枯餅70kg667m2、“楚寶牌”富酶生物有機肥(湖北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110kg/667m2、三元復合肥(N:P:K=15:15:15)34kg/667m2。基肥結合整畦采用溝施,與土壤充分拌勻,隨即覆蓋2m寬黑白雙色地膜。追肥:每年當植株緩苗后施專用沖施肥進行追肥,每隔10d追施一次,直至開花授粉期;授粉結束后3d開始追施高鉀型沖施肥與三元復合肥,每隔5~7d追施一次,連續3次,追肥用量:高鉀型沖施肥20kg/667m2、三元復合肥30kg/667m2。采用膜下滴灌,采收前12d停止灌水。所有參試品種均采用專用育苗基質和塑料育苗穴盤育苗。(2)播種定植。2013年于7月15日播種,26日定植。2014年播種期、定植期分別為:果實成熟期在45d以上的Tl、T2、T3、T4、T5、TlO等6個品種于2014年6月21日播種,7月3日(當幼苗長至2片真葉時)定植;果實成熟期在40d以下的T6、T7、T8、T9、Tll、T12、T13、T14、T15等9個品種于2014年6月27日播種,7月7日(當幼苗長至2片真葉時)定植。(3)授粉。雌花開放當天早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果實雞蛋大小時每株選留l果,留果節位在8~12節,主蔓20節左右打頂;均采用立架吊蔓式種植,單蔓整枝。其他栽培措施同大田。
1.2.4 性狀調查與品質測定方法 在苗期、座果期與果實成熟期分別觀察各品種的生長勢、綜合抗病性。果實成熟后進行果實性狀調查和室內品質測定:每個品種采收3個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果實,測量并記錄果皮、果肉顏色,單瓜重,果實長度、寬度、肉厚等,用手持式折光儀測定成熟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進行品嘗鑒定。產量測定:將每個品種各個小區產量折合成單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甜瓜品種田間主要性狀的比較
由表l可知,在同一播期、田間管理措施和留果節位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結合田間觀察,Tl、T2、T3、T4、T9均表現生長勢強、抗性強;T5、TlO表現生長勢強、抗性中等;Tll生長勢巾等,抗性強,其株型緊湊、莖節間距短(平均4.0cm),較適合密植;T6、T7、T8、T13、T15均表現生長勢巾等、抗性中等;T12、T14表現生長勢中等、發病嚴重(主要為蔓枯病)、抗性弱。各供試甜瓜品種果實發育期在30-52d不等,其中T7和T8的最短,30d即可采收,屬早熟品種;Tl、T2、T3、T4、T5、TIO等6個品種果實發育期需46~52d,屬晚熟品種;其余品種果實發育期35d左右,差異不大,屬中熟品種。
2.2 不同甜瓜品種果實性狀的比較
從表2中可以看出,15個供試厚皮甜瓜品種中,各品種均具特色:TI、T2、T3、T4、T5、T16等6個品種果實為橢圓形,T6、T7、T8、TlO、T14、T15等6個品種果實為高圓形,T9、Tll、T12、T13等4個品種果實為圓球形;果皮顏色有金黃、橙黃、淺黃、淺綠、白色、全網紋等;果肉顏色有白色、綠色、橘紅、橘黃、橙黃等。
從果肉厚度來看,果肉最厚的是T1l,達4.7cm;Tl、T2、T4、TlO等品種的果肉厚度均為4.5cm;T3的果肉厚與T16(CK)相等,為4.2cm;果肉厚度低于對照的品種有T6、T12、T5、T7、T14、T8、T13、T9、T15。 各品種的平均單瓜重從1.2kg至3.5kg不等;其中最重的品種為T4,達3.5kg;最輕的品種為T12,只有1.5kg;平均單瓜重大于2.0kg的有T4、T16、Tl、T3、T2、TlO、T5、T9、T6等9個品種,其他品種的單瓜重不足2.0kg。平均產量在3000kg/667m2以上的有T4、T1、T3、T2、T5、TlO等6個品種,平均產量在2000-3000kg/667m2的有T6、T9、T7、T8、T13、T14、Tll、T15等8個品種,而T12的平均產量最低,僅l 757.2kg/667m2;達到或超過目標產量(2500kg/667m2)的品種有:TI、T2、T3、T4、T5、T6、T9、TlO等8個品種。
從圖l中可以看出,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對照(14.0%)的品種有:TI、T2、T3、T5、T6、T9、TlO、T13、T14;與對照含量相當的品種有:T7、T12、T4;低于對照含量的品種有:T8、Tll、T1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品種是TlO,最低的是T1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TIO>T2=T9=T13>TI=T3=T5=T6=T14>T4=T7=T12=T16(CK)>T8=TII>T15。各甜瓜品種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T6>T13>T12>T9>T2=TIO=T7>TI=T3=T8=T4=T5>TII>T15=T16(CK)。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2年的秋季大棚立架栽培,供試的15種厚皮甜瓜品種中達到或超過設定目標產量(2500kg/667m2)且其品質(主要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過T16(CK)的有:南蜜3號(TI)、南蜜4號(T2)、江淮蜜一號(T3)、好運II(T4)、k-15(T5)、荃香蜜12號(T6)、紅佳(T9)、雪蜜5號(TIO)等8個品種,這8個甜瓜品種產量高、品質優、貨架期長,適合湖南地區秋季大棚立架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