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169位商南縣不同城鎮的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從農村基礎信息設施使用狀況、居民信息獲取途徑、農村信息設施應用現狀、農村信息服務站、村民對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想法和意見等方面了解農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研究發現,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農業信息化處于一般水平,基礎信息化設備覆蓋率較高,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結合程度較低,還需進一步加強農村信息服務站點的建設,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商南縣;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
引言
信息是當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資源和條件,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于利用農村信息化工程提高農民素質,引導農民調整生產結構,打造農業生產活動中產、供、銷環節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拓展農產品市場,幫助供需雙方有效交流,推動城鄉經濟社會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對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實踐團隊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的多個鄉鎮就“農業信息化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實發問卷18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169份,回收率為93.89%,本報告以此次調查為主要依據,旨在分析商南縣農業信息化現狀、分析制定更好的信息化宣傳方案以及更好地推廣農業信息化技術、產品等。
1 具體情況
1.1 農村基礎信息設施使用狀況
針對居民家中基礎信息設施的配備狀況,根據調研結果可知,手機在居民中的普及率最高,固定電話與電視仍占有較高的地位,而電腦和其他信息化設施的使用率較低。由此可見新型信息化設施的使用有待進一步推廣和提高。在居民對手機運營商的選擇方面,中國電信在農村信息化應用(移動通信設備)方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從居民家用信息設施主要用途來看,了解新聞、休閑娛樂、工作需要、教育需要、聊天交際等方面均有涉及,總體來說居民的家用信息設施還是以休閑娛樂為主,與工作的結合率較低。
1.2 居民信息獲取途徑
在學習使用信息化設施的途徑方面,通過自學書籍學習使用信息化設施的人數占被訪總人數的24.68%,通過朋友家人的指導的人數占51.27%。可見朋友家人的指導為目前居民學習使用信息化設施的主要途徑,而信息化培訓課程以及書籍的運用所占比例較低。農村信息化建設缺少較為正規的學習途徑。從農村居民平均每天使用電腦與智能手機的時間方面來看,電腦的使用時間很短,絕大多數居民家中沒有電腦,電腦在居民生活中重要性并不高。不利于信息化技術的傳播。而對智能手機的運用狀況高于電腦,手機的使用頻率較高,可見手機是信息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也是居民更傾向的方式。從居民最希望掌握的信息化技術方面來看,希望掌握生產經營方面信息化技術的欲求較大,希望將信息化與農業相結合的人數較多。
1.3 農村信息設施應用現狀
數據顯示,在獲得信息和知識過程中對互聯網或智能手機依賴程度非常高的有28人,占被訪總人數的16.87%;對互聯網和手機依賴程度不高的占被訪總人數的61.45%;不受影響的有36人,占被訪總人數的21.69%。居民在獲得信息和知識過程中,對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依賴程度總體不高,居民利用信息化產品獲取知識和信息意識不夠。在使用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功能方面,居民使用網絡的局限性較大,還沒有將網絡與生產與生活很好的結合。而在這些功能中利用網絡獲得市場和技術信息的人較多,可見居民對市場和技術信息的需求度較大,同時也反映了居民使用的網絡功能較為單一。從居民到信息服務站尋求農業、種、養殖業信息的頻率來看,67.26%的居民沒去過服務站咨詢和獲取相關信息。由此可見,農村信息服務站在居民生產生活中的幫助較小,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較低,居民尋求服務站幫助的意識也較低。從居民有無通過信息化途徑進行技術經驗交流方面來看,58.93%的居民沒有通過信息化途徑進行技術經驗交流的經歷。居民在利用信息化途徑進行技術交流方面較為缺失,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普及。從居民所獲取的信息對于提高勞動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幫助程度來看,58%的人認為信息對于提高勞動收入和生活水平幫助較小或沒有幫助,可見居民所獲取的信息并不能及時有效地與生產生活相結合,對此我們更應為鄉鎮居民提供更有助于提高生活的信息。
1.4 農村信息服務站現狀
調研結果顯示,30.51%的居民村鎮中有農村信息服務站,69.49%的居民村鎮中沒有農村信息服務站。這其中也不乏并不知道農村信息服務站的存在的居民。可見農村信息服務站的宣傳力度較小,并不能夠較好地為農村居民服務。在有農村信息服務站的村鎮中:中國電信在搭建農村信息服務站這方面有較為突出的表現,所占比例高達49%。但仍有較大一部分人群并不知道信息服務站的運營商。在公共信息化設施的配備方面,廣播在村鎮信息化設施配置中所占比例較高,而其他設施的配置率遠遠低于廣播,可見傳統的公共信息化設施在村鎮中仍占有較大比重,信息化設施種類單一。在信息服務站的信息化設施的配置統計中電腦所占比例較高,達到53.66%,可以看出,信息服務站的信息化水平較高,但仍有設備較單一的問題。從信息服務站提供的相關服務來看,黨員遠程教育、醫療保健、農村市場信息、天氣預報及災情預警、農村科技、種養殖技術、農情咨詢、政策法規等都有涉及,具有醫療保障咨詢功能的信息站占比例達32.58%,這為農村居民的醫療問題提供了一定保障。與居民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天氣預報及災情預警服務所占比例也較大,可見一般農村信息服務站在關注農村居民生活的項目上提供了較好的服務。而農村科技的咨詢服務則是最少的,只占2.27%,多數農村信息服務站還不能夠為農村居民的生產提供較好的幫助。從居民最關注的信息咨詢類型方面來看,醫療保障仍占據主要位置,達到31.25%。這也反映的農村信息服務站在居民最關注的信息上提供了較好的幫助。在居民最希望農村信息服務站提供的信息咨詢方面政情法規和黨員遠程教育占有較大比重,可見農村信息服務站提供的服務應該走向多元化,不僅在生產生活方面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更要提升農村居民的思想認識,推進農村現代化發展。
2 結束語
本課題主要從農村基礎信息設施使用狀況、居民信息獲取途徑、農村信息設施應用現狀、農村信息服務站、村民對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想法和意見等方面了解了商南縣農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從研究中發現: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農業信息化處于一般水平,基礎信息化設備覆蓋率較高,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結合程度較低,信息化設施的配備種類較為單一。農村信息服務站覆蓋率較低,在居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并沒有完全發揮。還需進一步加強農村信息服務站點的建設,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農村居民對于將信息化與生產相結合的意識不高,信息化知識與技術水平較低。應加強信息化知識的宣傳和推廣,大力推進信息化服務站的建設。
作者簡介:侯偉鵬,本科在讀,院校:長安大學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專業:廣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