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極拳是中華武術杰出代表,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太極拳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太極推手是太極武學原理的科學實踐與集中體現。自太極推手作為競技項目正式成為全國錦標賽項目以來,濟南競技太極推手運動曾取得長足發展,但隨著2003年競技太極推手錦標賽項目的取消,濟南競技太極推手在裁判員數量出現下滑。教練員年齡上出現斷檔,教練員的專業素養低。運動員年齡偏大,訓練條件惡劣等諸多方面逐步呈現出一系列突出矛盾與問題。
關鍵詞:太極;競技推手
中圖分類號:G85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69-02
前言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杰出代表 ,目前在世界上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其他拳種的個體影響意義,成為中華武術的代稱,在國際上提到中國的武術,自然會想到太極拳。太極拳是體用兼備之術,太極拳是體,太極推手是用,是太極拳理的科學實踐,與太極拳套路在世界的普及影響相比,太極推手情況則令人焦慮。
太極拳和散打均屬于武術對抗項目,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國家體委幾乎同步開展。發展至今,散打項目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在全國、國際賽事開展和市場化運作方面呈現良好態勢;相比之下,競技太極推手運動則由最初階段的迅猛發展,逐漸沉寂下來,目前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山東省濟南市作為全國范圍內競技太極推手項目的領頭羊,始終居于競技太極推手運動的前沿,其發展動態可以視為中國競技太極推手項目的風向標,深入研究山東省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項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為推動我國太極推手運動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很好的借鑒與參考。
一、太極推手定義與研究目的
根據有關文獻,太極推手是指兩人搭手, 以太極拳運動獨特的纏絲運動方法, 互相纏繞, 根據“粘連黏隨, 不丟不頂, 無過不及, 隨屈就伸”, 運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 八種方法和勁道練習的原則肢體的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性, 探知對方勁力的方向、大小、剛柔、虛實、長短、快慢等變化情況, 靈巧地掌握好“動急則急應, 動緩則緩隨”、“彼不動, 已不動, 彼微動, 吾先動”的戰略戰術, 發揮“引進落空, 以巧制拙, 以輕克重, 乘勢借力”的技巧, 牽動對方重心, 破壞對方的力度平衡, 找準、找到最好最為恰當的時機,“以實破虛”發勁攻擊對方 。
太極推手應用于競技項目,是繼承傳統太極推手技擊八法以及結合現代競技體育特點的特殊體育競技項目。競技太極推手不但具有傳統性,而且更好的結合了現代競技運動的特點,使之更符合現代體育的項目特點,所以競技太極推手的推廣對于太極拳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認為競技太極推手的定義應是: 以傳統太極推手為基礎逐步形成與發展, 以運動員之間的相互對抗為主要運動形式, 以十三勢( 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 為主要技術內容, 以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為目的, 以弘揚民族文化為終極目標的現代競技體育運動項目。
因此,本文選擇山東省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目前的發展現狀和突出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改善我國競技太極推手的發展現狀。
二、濟南市競技推手發展歷史
經過專家訪談以及文獻資料查證了解到,自1982年競技太極推手成為正式錦標賽項目以來,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運動開始得以迅猛發展。1983年12月隨著濟南市武術館的成立,山東省第一只太極推手專業隊也隨之成立。時任教練員兼任濟南武術館館長的李恩久先生,致力于推動太極推手這一傳統競技運動,將競技太極推手作為濟南武術館的重點推廣項目,并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的運動員們在86年初次參加比賽就站到了中國武術太極推手比賽的最高領獎臺上,此后十幾年內,陸續培養出15位推手全國冠軍,在全國和國際大型比賽中獲得56枚金牌,
三、濟南市競技推手現狀調查
在山東省武術管理中心社會科了解到,目前山東省在冊的太極推手裁判20人,濟南市為6位裁判。這六位裁判都在40歲以上(含40歲)。鑒于一場小規模競技太極推手比賽(男女運動員總數在80人,以三天時間內同一個場地完成12個比賽項目計算,往往需要選調十到十五人,現有裁判數量顯然很難滿足比賽要求。考慮到在實際操作中,裁判員要上下午輪換休息,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裁判員不能到場,備用裁判員就更加稀缺。目前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裁判員及其后備人員嚴重不足、老齡化問題突出以及質量偏低的現狀,直接影響到該項目的發展。與其他競技項目相比,競技太極推手裁判員發展很不均衡,不僅人數和執裁水平難以保證,而且裁判員的選拔、培訓、使用等工作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更主要的,裁判員隊伍的發展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和政策支持
經過培訓的教練員帶出來的隊員在濟南市比賽中獲得了除65公斤外的所有級別冠軍,其他教練員的隊員分別爭奪第二三名的位置,可見經過培訓的教練員更容易培養出運動員,而且許多成熟的比賽項目的教練員每年都會有國家舉辦的培訓班,由此可見教練員的培訓是非常重要。
教練員是運動隊的靈魂,是在運動訓練中起主導作用的群體,優秀的競技太極推手教練員是我國競技太極推手運動水平提高的基石,一名優秀的競技太極推手教練可以發現和培養一大批優秀的競技太極推手運動員,全面帶動該運動項目的發展。因此,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教練員的整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競技太極推手運動的發展水平,也是決定競技太極推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部分。目前濟南市競技太極推手教練員隊伍的問題尤其突出,主要表現在:教練員數量少、執教經驗不足、教練員等級結構偏低、教練員專業素養有限。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目前濟南市競技推手裁判員年齡偏大出現老齡化、執裁水平不高。教練員呈現年齡偏大缺乏中堅力量。教練員等級結構發展不均衡。運動員超年齡普遍偏大、訓練年限短,訓練情況欠佳,導致現有運動員水平比往年運動員水平差距較大。訓練場地配備不全、缺少資金保障。
2.建議。
恢復全國競技太極推手錦標賽、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加快運動員專業化建設、各相關運動高校開設競技太極推手課程、給競技太極推手對提供經濟保障、培養專業推手裁判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