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類型由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的轉軌,第三產業正迅猛發展。為了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我國各高職院校均先后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決定了其就業的酒店層次和發展前景。將職場英語教學模式引入到高職院校酒店專業的英語課程中,一方面可以將職場英語教學的能動性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切實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酒店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職場英語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22-02
隨著我國經濟類型由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的轉軌,作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在我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酒店業就是服務業最典型的代表,所涉及的服務類型也最全面,餐飲、客房、商場、健身、娛樂等幾乎所有服務業的內容都包括在酒店業的服務中。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各高職院校隨機而動,相應地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招生就業情況良好。
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幾乎所有的酒店管理專業都與國內外知名酒店品牌建立的校企合作關系,經調查,酒店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決定了其畢業后能夠進入何種層次的酒店就業,決定了學生在酒店就業后晉升的職位與速度。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將英語教學作為專業課的重中之重,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
一、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之一就是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學生的高考成績并不理想,在北方,學生的基礎英語能力差,入學時,有很多學生的英語水平為零。我曾經為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過多次的入學英語測試,試卷樣本為中考難度,學生的成績(包括聽力占總成績的30%)超過90分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集中在40至60分區間,經咨詢,我國北方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大多如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由于高中甚至是初中時的英語成績的不理想,導致這些學生當中,70%的人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這就給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如何在兩年內迅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且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使其適應就業的需求并能設計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
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之二就是教學缺乏實用性。我國高職院校大多采用2+1的教學模式,即在校學習理論知識時間為兩年,在企業學習實踐知識一年。經過一年的企業實習,大多數學生能夠在所實習單位上崗。這就要求學校在兩年的時間內,將原本三年的大專課程經過壓縮在兩年內教授給學生,導致高職院校學生課業繁重。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從領導到教師到學生都意識到英語學習對學生就業、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也很難加大英語教學的課時量,而學習外語的唯一捷徑就是勤學多練。那么,在不加大英語教學課時量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呢?
二、職場英語教學
所謂的職場英語教學就是將全部英語教學步驟職場化的過程,其中包括師生角色職場化、教學內容職場化、教學過程職場化和教學評價職場化。
1.師生角色職場化。職場英語的教學首先從改變角色入手,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課堂里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扮演模擬職場中的酒店客人、酒店各部門的基層服務員、領班、主管、部門經理甚至是總經理的角色,同時也是課堂模擬職場中的總導演,安排、組織、評價學生在課堂模擬職場中所扮演的酒店各部門、各層次的員工。在將課堂模擬成職場的過程中,教師應先給出本次課或本單元的模擬場景,給出該場景所涉及到的常用詞匯、常用句型,給出正確范例。同時,教師應隨時注意學生的英語表達,及時對學生的語音、語調、語速、語感、語意進行糾正、評價、打分。
2. 教學內容職場化。首先,根據職場英語在酒店行業中的應用狀況,確定職場英語應用的目的和范圍,主動適應行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明確目標,即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所學即所用。高職院校酒店管理英語課程內容要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同時又要充分考慮高等職業教育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需要。其次,要用工作導向的項目課程的設計方式來組織職場英語教學。讓學生提前了解課堂教學中模擬職場情景所需知識,預先準備,以便充分融入課堂職場情景角色中。酒店管理專業的英語課程,應按酒店各個部門劃分模塊,每一模塊包含酒店該部門各個崗位,每一崗位設置一個單元,在單元內,將該崗位所涉及到的英語詞匯、句型進行整理歸納,并附與該崗位服務相關范文或對話一篇。最后,將崗位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用于高職院校酒店專業職場英語口語教學中,突出聽說領先。從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的傳統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崗位職業活動為單元組織教學,圍繞酒店各部門各崗位活動的開展,由知識型教學轉為能力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備該工作崗位必須具備的英語聽說能力,學有所用,學能有用,達到學習語言為交際服務的目的。
3.課堂教學職場化。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成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組織的常規教學方式。采用以啟發式講授為基礎、場景模擬訓練為主的師生互動教學,如課堂問答訓練、聽說訓練、角色扮演、分組討論以及職場環境創設,并輔之以多媒體教學等,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真實化。課堂教學職場化應通過創造安排不同情景,模擬職場訓練,或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基地等,采取工學結合的形式,開發多種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有所用的實踐機會。
4.教學評價職場化。教學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學生在學習中的所得,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以及課程是否滿足學生的需要等問題,采用的方式有日常作業評價、課堂表現評價、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教學評價重點考查學生對日常生活及工作場景中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終結性評價在課程結束時進行,以成績的形式體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生成績反映出來的整個課程的有效性。終結性評價采取的方式有應聘/招聘的面試、各種模擬場景的角色扮演,筆試、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等,在不同時段,對不同的職業能力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學生運用英語進行酒店專業職場工作的職業能力,更直接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將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折合成一定比例,與終結性評價結合,得出學生本學期英語學習成績。高職英語教學評價職場化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職場化的實施,鞏固高職英語教學職場化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保證學生的學習與社會接軌。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既懂英語有擅長酒店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職場英語教學的引入,完美地解決了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問題。只有在職場教學中,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鍛煉并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夯實了自己的專業技能。
注:本文來源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2013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