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應該擺脫傳統的簡單化一模式,從而深入到作文教學的本質層次。面對國內根深蒂固的作文教學傳統,從作文教學現狀入手,通過中美作文教學目標的對比,重點對我國現在正在使用的作文教學目標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目標;中美對比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Z(2015)02-0108-02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閱讀教學或是字詞教學不同,許多教師傾向于簡化作文教學。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布置一個命題作文或是材料作文,規定學生在兩節課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在課下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簡單的評點,學生看完教師的評點,進行下一次的作文寫作,如此反復。這個過程雖然節省了時間,卻對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沒有有實質性的幫助。
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這里主要從作文教學目標的合理性進行考察。
寫作一方面靠的是生活的閱歷和生命的成長,但不可否認系統科學的訓練也應該得到重視。每一種文體都有其獨有的特征,靠學生自己對文章的領悟來學習如何寫作勢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不見得能收到好的成效。現今作文教學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寫作就是靠天賦、生活閱歷以及后天的勤奮練習,作文教學往往忽視了科學的寫作指導和訓練。許多知名作家受過專門的訓練,并且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嚴歌苓曾在一次演講中說:“職業化的訓練不能給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話,它至少可以讓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時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的天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雖然作文教學的目的不是把學生都培養成為作家,但是我們應該借鑒一些得當的訓練方法,以求發現作文教學的規律。
表1為小學階段美國和中國作文教學的訓練目標。不難發現,美國的寫作教學目標有這樣的一些特點:一是指令表述清晰,教學目標詳細到具體的動作。例如:給朋友寫信、寫一個完整的陳述、寫兩個完整的陳述。這樣具體的指令讓學生和教師明白具體該如何科學的訓練寫作能力。二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美國的寫作教學目標呈螺旋上升的趨勢,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制定的目標,有較強的科學性。三是語言表述簡潔、具體,基本上都是動詞加名詞的模式。例如:擴展中心句子、選擇恰當的詞語。這樣的表述便于操作也方便教師指導學生的作文寫作。總的來看,美國的作文教學目標設計的較為合理,簡潔準確的指令能夠讓教師把握住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思維特征,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能夠進行合理的思維訓練。
再來看看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于寫作教學訓練目標的特點:一是多描述性的語言,指令不清晰。例如: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對寫話有興趣”怎樣界定學生的興趣?表述缺乏操作性。二是某些要求不太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例如:“寫想象中的事物”,對于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有想象力卻很難用自己的語言將想象的事物表述清晰,特別是用文字表述更難。那么,怎樣讓孩子的想象力變成文字記錄下來呢?美國的寫作教學目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美國六七歲的孩子記錄想象力的方法是:學生口述,教師寫,學生抄和讀。也就是說,孩子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一些話講出來,由身邊的成年人負責整理記錄,之后再將記錄下來的文字拿給孩子學習。這個方法可行嗎?微信平臺上有一檔“混童話”的公共賬號,在2014年10月11日登出一則名為《妖怪吃手套》的童話,這是一個名字叫洪浩塵的小朋友在六歲時編的一個故事,由他的媽媽幫他記錄了下來。事實證明,這的確是科學的作文學習方法。孩子這個年齡處在“語言敏感期”階段,主要包括口頭表達和閱讀語言,并不包括寫作。讓孩子說和讀比讓孩子完整的用文字表達更重要也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而《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讓年齡較小的孩子自己寫想象中的事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對每學期習作次數做了具體要求,這一點可行。總的來說,我們的作文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要求都很高,有一些不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書寫能力。此外對學生的書寫高于思維訓練要求。
我國的作文訓練方法應該更加明確和具體,要充分考慮各階段學齡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合適的訓練目標。此外,作文教學并不是孤立的,它應該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相結合,形成一個立體的思維形態。雷蒙德·卡佛在他的散文中提到的他的寫作老師約翰·加德納曾在課堂上對他們說:“我在這兒除了教你們怎樣寫作,還要告訴你們該讀誰的作品。”作文教學的改進也的確需要與其他學科以及語文教學的其他方面相結合。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產生有效的作文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嚴歌苓.一席演講 北京:2014 http://v.pps.tv/play_3H05LE.html。
[2]雷蒙德·卡佛.火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