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趣味性的教學也是一個開發學生潛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的過程,趣味教學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元素。開展趣味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促使小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得以提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具體分析如下: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053-02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提高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課堂教學同樣也適用這句話。在每一節新課伊始,教師可以事先結合新課的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則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出來,也就有利于接下來的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了。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精彩的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后使用哪一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所學課程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加以導入,此外,還可以結合一則有趣且生動的故事作為新課的開始,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音樂和圖像呈現給學生們。無論采取哪種導入方式,只要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將要教授的新知識遷移出來就是成功的。
例如,在探究《蜜蜂》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采用猜謎語的方式進行新課的導入,肯定也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的。同學們,有一個東西,它的“嘴象小鏟子,腳象小扇子,走起路來還晃著膀子,水上劃船子。”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神奇小東西呢?這種生動形象的謎語,一下子就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了,他們很快也都參與到猜謎語的隊伍當中。這個時候,教師再趁機把學生們的這一興趣點引入到課文當中:接下來你們學習完本篇文章后就知道是什么了,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打開《蜜蜂》這篇課文。學生也都迅速地打開了課文,而且他們的注意力也都放在書本的探究當中了。
二、浸潤童心,以游戲喚醒快樂之意
學生學習的樂趣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對一些語文知識的繼承和傳遞上,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之上能夠有一些新的發現和創造,這樣也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小學生們去體驗創造帶來的樂趣。基于此,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游戲教學引入到語文課堂當中,比如一些扮演角色、朗讀游戲或者是成語接龍等游戲,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在游戲的空間里自由去創造,盡情去彰顯自己的個性,然后再去享受探索和發現帶來的樂趣。
例如,在和學生們一起探究《狐貍和烏鴉》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領學生深入文本當中,然后再去理解寓言所揭示出來的道理。首先,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為四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們自己去選擇喜歡的角色扮演,表演的內容要以文章的內容為依據,但是可以自由發揮。小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無與倫比的,他們在整個表演過程當中,既能夠將課本中狐貍和烏鴉演活,而且還適當地加入了“狐貍邁著方步走了過來”“你這只壞狐貍,總有一天是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的”,“狐貍抬起頭一看,烏鴉嘴里叼著一塊肉,饞得直流口水”等描寫和旁白,學生們在創作中自由發揮,既能夠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又能在此體驗基礎上實現必要的創新。而且也為接下來的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小組互動模式
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加強學生們的參與感,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然后再選出小組長,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歸納總結討論的結果,并且再選出小組發言人,在課堂上展示各個小組的討論成果。比如,在學習一些科技類的課文時,可以增加小組實踐的環節,按照課文所提示的內容,制作手工等,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然后再選擇小組發言人講解一下手工作品的制作過程,是如何從課文內容中得到靈感的等。通過這些合作、互動學習模式的建立,既能夠活躍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的互助與溝通的能力,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出來,促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識。
四、創設一種情景性的趣味課堂
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老師,首選要具備善于發展語文學科中的“美”,然后再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營造出一種較好的教學氛圍,這也利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將教材中的內容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們,這也能夠很好地刺激學生們的各種感官,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探究《雪》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和《雪》有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把學生都帶到一個《雪》的世界里。此外,還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想象一下自己和其他的同學也一起在雪地上嬉戲的情景,既能鍛煉學生們的合理想象能力,也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意識。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創設一種“新聞報道情景”,讓學生都能夠學會辯證地去看待一個問題,為其以后學習其他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趣味性較強的作業也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作業設計是和課堂教學一樣的道理,也是需要講究一定的趣味性的,多設計一些趣味十足的作業,讓小學生們都愛做作業,而不是把做作業看作是一種枯燥無味的負擔。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設置趣味性的教學,結合趣味教學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出一個五彩繽紛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都能夠呈現出一片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局面,進一步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這也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追求的課堂教學目標,讓我們為之奮斗吧!
參考文獻:
[1]吳玲,郭孝文.有效教學:讓課堂生成與課前預設互動共生[J].中國教育學刊,2007(11).
[2]尚晗.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法探討 [J].科技資訊:2012.第23期.
[3]張琦.論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中國海洋大學.2014(2).
[4]徐建春.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的趣味性教學.《現代企業教育》,2013年第16期.
[5]楊曉惠.小學語文教材數據庫的建設及統計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