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不斷發展擴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容,使得馬克思主義能夠緊扣時代脈搏,不斷吸收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內容。本文結合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發展現狀,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基本內涵,分析了提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重要意義,并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之間的辯證統一、互相作用關系。
關鍵字: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Z(2015)02-0035-02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富有時代活力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進一步發展進步的重要理論根基,促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讓無產階級政權能夠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
一、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具有廣義、狹義兩方面含義,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講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不斷發展擴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容,使得馬克思主義能夠緊扣時代脈搏,不斷吸收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內容。時代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每個時代都會有新的時代特征,這也成為馬克思主義在發展過程中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皮質,讓馬克思主義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煥發生機活力。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具體的指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中的時代化要求。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國情充分結合,從理論上滿足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從實踐上應對解決中國在新時期的發展問題,以及在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中謀求獨立發展的重要問題。[1]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提出的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學說觀點,在蘇聯解體等一系列無產階級政權遭遇沖擊之后,有些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已經不適合新的時代發展要求,是過時的思想理論,但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變遷來看,馬克思主義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通過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展現出新的思想面貌。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在與時俱進過程中的重要發展,這些思想理論對無產階級政權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現在的馬克思主義已經不僅僅是1848年馬恩的馬克思主義,更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各個歷史時期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緊隨時代發展腳步的發展創新。
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提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對中國自身的發展乃至世界發展都有重要意思。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能夠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確保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始終與時代接軌,與現實接軌,與中國人民的實際需求接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保證了黨的思想理論不斷與時俱進,從而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無產階級政權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政權,缺乏完備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指導,我國的無產階級政權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讓中國的無產階級先進分子能夠在時代發展過程中摸索道路,從而實現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的發展奇跡。[2]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的合作交流成為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要求我們能夠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出發,應對解決時代發展的新問題,不斷增加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容,推動推動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當今的世界主要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基本制度并存的發展格局,需要多元化的思想理論促進世界的發展,因此,從世界的和平發展意義上說,世界需要有馬克思主義的聲音存在,需要有馬克思主義思想來共同應對解決世界發展的新的時代問題。面對這種情況。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時代發展的闡釋越明晰,對時代問題的應對越科學,就越會被世界所認可。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即表明了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特殊規律,更具有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因此馬克思主義不僅對社會主義國家有著巨大作用,在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中也起到了重要影響,因此馬克思主義要想科學的揭示未來社會發展,必須對當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實際有著清楚認識。因此,促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發展成為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的共同使命。[3]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辯證統一關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結合中國發展實際、中國歷史文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理論來闡釋并解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化。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指馬克思主義結合實際、貼近群眾,通過各種宣傳,對共產黨員以及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普及,讓普通群眾提高覺悟,掌握科學分析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三方面在具體內容以及適用范圍存在區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具有地域性特點,只適用于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則是強調馬克思主義要與時俱進,具有世界意義,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重點在于馬克思主義對人民群眾的普及。但另一方面,三者之間又具有辯證統一的緊密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包含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也包含了中國化,兩者都強調要與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才能馬克思主義不斷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更具科學性色彩,也才能更讓人民群眾信服,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反過來,大眾化的實現,讓馬克思主義擁有更堅定的支持力量,更多元的思想見解,有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4]
四、結語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符合目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潮流的創新理論,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能夠更好地闡釋并解決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馬克思主義不斷煥發新的生命活力,讓無產階級政權不斷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鄒謹,唐棣宣.關于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幾點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10(01).
[2]牛先鋒.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化、大眾化研究[J].科學社會主義,2009(06).
[3]顧鈺民.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10).
[4]潘寧.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若干思考[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04).
作者簡介:
朱晉(1990年—)男,漢族,河南禹州人,現為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程源(1991年—)男,漢族,河南信陽人,現為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