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法的目的解釋是解釋刑法的一種方法,對刑法解釋至關重要;但是,學界對目的解釋中“目的的涵義存在爭議。目的解釋中的目的應該是一個綜合體,任何可能的含義都應該包括其中。這種擴大了的目的解釋可能會引起對目的解釋方法的濫用,所以需要必要的限制;限制不能影響目的解釋對刑法本身問題的突破,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刑事法律的公正。
關鍵詞:目的解釋;限制;突破
中圖分類號: D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Z(2015)02-0034-02
刑法的目的解釋是指:“根據刑法規范的目的,闡明刑法條文的真實含義的解釋方法”。刑法的目的解釋是解釋刑法的一種方法,它是站在刑法的目的的角度去對刑法條文理解有問題的內容進行闡釋、說明的方法。通過刑法的目的解釋對刑法條文進行解釋可以使刑法條文更加符合刑法的目的,進而在適用刑法時能夠更好的實現刑法的穩定性和現實公正的平衡。
目的解釋雖然有很大作用,但學者對刑法的的目的解釋中“目的”的理解是存在爭議的。有學者認為,這里的目的是指刑法的整體目的,即這里的目的應該考慮的是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是指導刑事立法的根基,應該被尊重;而有學者認為,刑法目的解釋的“目的”的含義應該是某條刑法的具體的目的,每一條法條的設立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實現法條本身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實現個案的公正;也有學者認為,應用刑法目的解釋的方法所要考慮的目的應該是立法者的目的,法條是通過民主立法程序產生的,法條最終反映的是人民的思想,是立法者的目的;還有學者認為目的解釋中的“目的”是司法者在解釋刑法時司法者對刑法目的的理解,刑法一旦被確立就離開了立法者之手,而進入了自行發展的階段,而適用刑法的人是司法者,更具體的可以說是法官,那么法官對刑法目的的理解就成了刑法目的解釋方法的目的。
各家的學說都有其道理,然而也有其缺陷。筆者認為,思想是自由的,任何一種思想都有其存在的根據,但是單一的的應用一種思想不能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所以,刑法的目的解釋中的目的的含義應該是刑法的目的,這里的目的是一個綜合體,即包括可能的任何目的。而且,法的產生是人民博弈的產物,任何一部法律,甚至是任何一條發條都會是多種思想的集合體,這些思想的反映就是通過刑法目的展現出來的。思想不能被非難,目的亦是如此。思想或目的不能被非難并不代表其不能被限制,思想或目的最終會被付諸于行動或者被記錄,而行動則會對他人產生影響,那么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在應用時也必須受到限制,而不是無限的自由。筆者認為,刑法的目的解釋應該受到以下幾點的限制:
第一,筆者認為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在應用時應考慮刑法條文的文字含義的范圍,即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不能超越刑法條文文字的意思。法律是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文字的本身意思就展現著條文的目的,同時,如果文字的含義沒有展現,任何人也不都能隨意添加。某些詞語的的含義雖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所變化,但不能超越必要的限度。刑法的目的解釋要考慮刑法的文意的根本核心的含義,不能為了實現目的上的平等公正,而忽視形式的公正。
第二,刑法的目的解釋的限制還應受到法律本身正當性的限制。刑法的正當性是形式公正,實質公正的只是其附屬產品。法律不是萬能的,但法律是正當的,運用目的解釋的方法解釋刑法時應當考慮法律本身的正當性,我們不能為了實現實體公正而忽視形式公正,刑法的目的是多元的,不僅僅是某種利益,還有就是刑法本身存在的正當性——形式。忽略刑法形式公正而單一追求刑法實質上的公正,為了一個目的而放棄刑法的形式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正的。
第三,刑法的目的解釋在適應時要符合刑法的要求。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對于違反憲法的目的解釋是絕對不能適用的?!靶谭ń忉尡仨毞蠎椃?,不符合憲法的解釋結論應予以排除,合憲性解釋是法治國家的要求”。這里所說的限制是一種實質意義上限制,也就是說刑法的目的的理解上的一種限制,不能有違反國家根本制度上的理解與解釋。刑法的目的解釋是解釋刑法,使法律更加明確的方法,而不是顛覆其產生根基的手段。在運用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時必須符合憲法,符合國家的根本制度。
刑法的目的解釋的在一般情況下要受到上述幾點的限制,但是也要看到,刑法目的解釋的方法的適用有時是要突破上述限制的,因為公正的緣故。就中國國情來說,不像歐美國家那樣注重形式公正,人民關注的更多是實質上的公正,實質意義上的正義的實現,往往是需要刑法的目的解釋的,因為目的屬于思想,而思想的突破是客觀現實行為突破的前提。
刑法的目的解釋突破上述限制的情況有哪些呢?首先,刑法存在漏洞,通過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可以填補漏洞,這種填補必定會產生對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違背。刑法的設立的目的是保護法益,當刑法對某些法益沒有保護,而這些法益被侵害后,又需要保護時。其次,刑法規定的內容存在矛盾,矛盾無處不在,立法者也可能存在疏忽。利用其他的解釋方法無法實現明確的目的的時候,運用目的解釋方法,站在刑法整體的目的角度對法條間的利益進行協調,或者站在某個具體的法條的目的的角度,對矛盾的內容進行取舍,最終實現個案的公正,在這種情況下目的解釋是可以使刑法的解釋做出突破的。最后,刑法的條文在應用到個案時會造成明顯不公正的結果,這是就要通過對刑法進行目的解釋,以求到達個案的公正。筆者認為,這種對刑法本身的突破可以說是對刑法條文在司法領域中的一種良性的修改。法官所關注的是個案的公正,而不是立法者所關注的刑法整體上的正義,不能因為整體上的公正而損害個案的公正。當事人的任何一方都是站在自身的利益去解決問題,不會有任何讓步,尤其是在刑法這個涉及到人民根本權利的領域,她沒有可以讓步的空間。所以,如果法官不能僵硬的適用刑法,要關注個案的特殊性,通過目的解釋實現個案的公正。
刑法的產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任何一個條文都是包含著不僅僅一種思想或者目的。法官在應用刑法的目的解釋方法時要考慮的是各種思想的目的,先要刪除那些不好的,不符合國家實際情況的目的,在符合要求的目的中進行調和而不再是取舍,以求達到刑法目的解釋方法應用的正當性和結論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張明楷:《刑法分則解釋原理》(第二版)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李貴連:《法治是什么——從貴族法治到民主法治》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趙運鋒:《刑法解釋論》 中國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