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不斷提高中學生對相關物理概念的認識水平、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及對物理規律的把握能力,必須要不斷加強初中物理課程教學。雖然說,當前的中學物理教學為了能適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很多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仍然偏低,影響到物理教學有效性提高的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本文首先對于影響到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因素進行了分析,然后重點探析了當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策略;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70-01
物理是一門與我們生產生活非常接近的學科,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卻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導致物理的教學并不十分順暢。于是我們就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根據現今出現的問題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改進,使得初中物理教學更為有效。
一、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偏多,教學時間不夠。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給學生減少學習負擔,減少學生在校的時間,給他們留出更多空間自己支配,這樣一來,學生接受課堂教學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分配到物理教學的時間也就更少了。但是物理教學的內容并沒有相應的減少,這就造成教學時間和內容之間的矛盾突出,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只能把應該詳細講解的知識簡略化,不能做到深入講解,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缺乏實驗課。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學生不但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動手操作的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但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學在這個方面都比較薄弱,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沒有開設實驗課,或者是實驗課只是擺設,用來應付上級教育部門的檢查,沒有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
(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落后。
很多學校物理教學都存在這樣一個通病,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認為教師是學習的主體,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沒有走出應式教育的影響,只追求學生考試分數的提高,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種做法不僅有違物理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特點,也容易造成學生因枯燥的教學失去對物理的興趣,制約著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四)教學內容局限于書本,缺少延伸。
書本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書本的位置看得太重,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只是局限于書本內容,教學活動就會十分呆板,無法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學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當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一)更新初中物理教學理念。
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樹立起新的教學觀和學生觀,明確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一個雙向動態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做課堂的主宰,要做課堂的引路人,要做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初中物理教師要堅決走出過去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要將學生看成是主體,要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二)在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具體應用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鼓勵學生對于在實際生活中碰到的物理現象能通過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如此以來就可以很好地培養中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還必須要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同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比如學習杠桿原理的時候教就可以聯系到學生經常見到的桿秤等等,這樣就會引起學生強烈的探求欲望,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最終使得教學有效性得到逐步提高。
(三)斷優化和整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首先,初中物理教師要做好物理教學備課工作,對于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及教學思路都要精心設計。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能表達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尤其是在物理實踐課教學中,更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從而有利于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四)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個需要進行實踐的科目,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實驗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讓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還可以培養同學們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在實驗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實驗,并且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們在課堂上犯錯,允許同學們在課堂進行大膽的實踐和創新,讓同學們在實踐教學課堂上深入了解現象和問題,培養同學們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實驗教學,教師們也可以在實驗中發現學生們的一些問題,比如一些操作太過不規范,教師可以在實驗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糾正,而且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同學們記住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于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實驗課中觀察出同學們的動手能力的差距,以及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這些信息,教師們可以適當調節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以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注重理論聯系實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和發現,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理論又可以指導實踐,實踐也可以檢驗理論。所以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不能僅僅是停留在純理論性教學的層面上。要在讓學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盡力使得所授知識能聯系到學生身邊的熟悉的相關物理事例,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另外,因為物理學科同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學會觀察和發現,對看見的有些物理現象要鼓勵學生能自主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瑞軍:《初中物理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第13期.
[2]趙建:《分析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才智》,2010年第34期.
[3]李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刊)》,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