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各國經濟文化聯系的日益加強,新聞作為可以在文化和信息傳播中起重要作用的媒介,使得新聞翻譯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認為在新聞翻譯中“忠實并非翻譯的唯一標準”,從譯者主體性和功能主義方面解釋了新聞翻譯并非嚴格按照原文進行翻譯,形式可以改變。
關鍵詞:新聞翻譯 功能主義 增減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029-01
一、理論支持
德國功能主義認為翻譯是一種有特定目的的交際行為,其代表人物諾德就曾提出提出:在源語文化中特有的功能單元或組件,或在目的文化中用于不同的目的,為了滿足目的語的需求必須進行改變。而功能翻譯理論同樣以其對譯文的功能、接受者、情景交際和交際媒介等因素的重視,突破了對原文的限制,并為了實現翻譯目的,可以改變原文的形式甚至是刪除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對“譯文應該忠實原文”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這也能夠用來合理解釋新聞翻譯中的編譯、摘譯、省略等現象。
首先,新聞英語的功能是傳遞信息,是讓目標讀者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獲得足夠的信息。其次是新聞這一文體以報刊、雜志為載體,篇幅版面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一特點決定了新聞特有的倒金字搭結構,也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內盡可能將更多的信息傳遞給讀者,所以注重在在開頭部分將事件交代清楚,例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這也要求對原文進行一定的結構調整,使其符合新聞英語的特點。
新聞的一大特點便是其時效性,因此譯者為了達到有效傳遞信息的目的,會在原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篩選和刪除,并非從頭到尾進行翻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呈現目的語讀者最想知道的信息。而一些不重要的或者與讀者不相干的信息可以刪去。因此經常出現刪除詞匯、刪除句子甚至于刪除段落。
二、實例分析
以《今晚報》海外版為例,它主要是面向海外讀者,并對外起宣傳作用的一份報刊。在翻譯中更應該平衡翻譯需求和翻譯目的之間的關系,為了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應該舍棄冗余的信息和難以理解的詞句。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新聞翻譯不僅要符合翻譯的原則,同時也要兼顧新聞寫作的原則
例1.中國科考隊是結束對馬來西亞的科學考察后,前往印度尼西亞進行計劃中的教學考察的,今晚報特派記者隨科考隊一同前往。
譯文A. After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to Malaysia, the Chinese expedition team went to Indonesia for a planned investigation. Our reporter followed this team.
譯文B. Following a Chinese expedition team to Indonesia, our reporter met Akil who drove them to the Asian African Conference Memorial
在原文中指“今晚報特派記者隨科考隊一同前往”,在這里原文對科考隊進行了一個信息補充,在新聞翻譯中譯文A將信息直接翻譯出來,則整個句子顯得冗長多余,新聞這一特殊文體具有簡潔明了的文體特征,重在傳達信息,對于海外讀者來說,是否了解科考隊具體行程并非如此重要,重要的是了解本報記者跟隨的是一個“中國科考隊”,在這里譯文B顯然兼顧了新聞翻譯的重點即為“傳達信息”,在跟隨科考隊前加上修飾語“中國”,準確傳達信息,使譯文在簡潔的同時信息成分沒有丟失。
例2. 受訪對象中既有來津出差、旅游的國外友人,曾在津短期駐足;也有在津停留時間超過半年以上的外國留學生,對天津的經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譯文A. Some of the interviewees are on business trip or just travel at Tianjin, they won’t stay for a long time and some of them a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t least, spend more than half a year in Tianjin and are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r culture of Tianjin.
譯文B. The survey covers foreign travelers on a short stay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ving here from over 20 countries.
首先很明顯可以看出,譯文A比譯文B篇幅要長的多,盡管傳達信息量是一定的,都是強調受訪對象是對天津有一定了解的外國人,但譯文A要顯得啰嗦,沒有抓住信息文本強調的重點,而是所有的內容都翻譯出,不符合新聞英語簡潔明了的文體特征,相比之下,譯文B將信息重點突出,用詞簡潔,從一定程度上在不影響全文信息量的基礎上盡量縮短篇幅。此外新聞英語善用小詞,詞匯簡單易懂,這也是新聞文體針對目標讀者所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
談及新聞英語翻譯中出現的編譯現象原因,功能主義提出翻譯是一種有特定目的的活動,目的論指導下的翻譯要求在新聞這一特殊文體中應用并發揮作用,翻譯原則在該背景下也并非一定要忠實原文,而是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增減譯、編譯等。
除此之外,在新聞英語翻譯中起作用的同樣也有譯者主體性。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對原文的理解能力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譯者主體性的發揮。只有透徹地領會原文的意思才能準確向讀者傳達原文的內涵。
三、結語
翻譯是一門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在新聞英語翻譯過程中,應考慮翻譯目的、譯者的主觀能動性、譯文的功能、接受者、情景交際和交際媒介等因素,結合新聞這一文體特征,有目的的進行翻譯。
參考文獻:
[1]于游優,從功能翻譯理論談新聞報道的編譯2006
[2]劉其中,新聞翻譯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