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53-01
新課程改革自實驗、實施到現在,經歷了興奮階段和迷茫階段后,目前進入了反思、務實階段。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新課標的實施要求,對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思考,想辦法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體育教學如何才能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適應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需要,真正將學生轉變成課堂的主體,讓高中體育教學真正活躍起來呢?新課程自實施以來,不僅引進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理念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學校的體育教學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同時新課程的實施也給傳統的體育教學帶來一片陽光,給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希望。在新課程的實施階段,我們應發揚高中體育教學的哪些優點,為高中體育教學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服務呢?下面我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經驗,談談新課標下對高中體育教學的思考。
一、轉變觀念是使用新教材的前提
(一)在過去的許多年中,高中體育教學在改革方面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干擾,忽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要求被不適當地提高,課堂教學往往是“滿堂灌”,使本來有趣實用的體育教學知識,變成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慣性”,致使有的教師“穿新鞋,走老路”,結果是既不適應,又不放心,害怕現行教材降低了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可見轉變觀念是用好現行教材的前提。只要在觀念上真正完成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跟上新課標和教材的改革步伐,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現行教材的使用,必將既能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又能培養四化建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教學方法脫離不開教育觀念和教學目的。素質教育旨在“面向全體”和“全面發展”,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體育教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較陳舊,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現行教材的特點。應大刀闊斧地改革教學方法,變注入式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所學體育知識,能自覺鍛煉身體,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二)現行教材雖然降低了難度,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卻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施教顯然不行了。現行教材編者的用心良苦,突出了體育知識的趣味性,旨在創造意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自覺學習。教學方法應該體現新課程的理念;知識的傳授應該引導學生動腦動手,通過想一想、做一做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插圖內涵豐富,相關的體育知識、含義、盡在其中,切不可走馬觀花,一晃而過;現行教材知識面廣,伸縮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學中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讓每位學生享受到學習體育的樂趣。
二、轉變體育教師觀念
(一)成為專家型、研究型教師。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新課程實踐的需要,在理論指導下實踐研究。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德才修養等各方面的素質,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教育教學。通過教學研究,在教學中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課堂中善于觀察發現教學問題,并勤于反思、質疑、創新、研究教學問題,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經驗”的方式解決問題,使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以生為本。在教學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變被動式教學為主動式教學。使體育教育過程成為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自我教育的過程,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學會學習與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習慣。教師教的如何,最終要看學生學得怎樣,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課堂中通過創設寬松、民主、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提供學生自我發展和表現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真正享有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及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展。
三、創新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這是新課標的要求。課程設置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習,如田徑設為必修的內容,技術難的項目可進行適當改造,通過簡化規則,簡化技、戰術,降低難度要求,改造場地器材等手段開發出新的課程內容。而選修的內容范圍更廣,根據學生的實際與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自愿選項與能力分層,利于教師和學生的自主選擇。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可選用校本教材,開發當地的傳統項目;教師可選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并同學生的具體生活相聯系的教學內容,做到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需要等來選擇器材,積極自覺地參與鍛煉,這樣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也會提高教學效果。
四、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法
過去評價學生的體育是否合格,往往看這個學生的達標情況和體育課的考核。注意了終結性的效果,忽視了過程評價,也未進行發展性評價。這樣,造成了一些過去基礎較好的學生不思進取,而基礎較差(包括身體條件差,如肥胖、矮小等)的學生又經過很大努力還是達不到。由此看來,改變評價方式,同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采用主要看平時的學習態度(包括著裝、出勤、練習熱情)、學習體驗(包括學習中的進取精神、與人合作的精神)、學習提高程度等,然后結合達標成績進行等級評定。等級評定一般可分為優、良、中、及格四個等級,對一時不合格的學生,可暫時不評等級,鼓勵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再重新評定。而對特別優秀的學生可評為“特優”,并上報學校評為“特長生”。
在具體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將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輔助手段和學校的條件進行整體考慮,選擇最適合的教學內容,選取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制定最適宜的評價標準,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形勢下,教材、教法、教師、學生都要進行徹底的改變。從單純的知識型學習向生活化、經驗化學習轉化,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也是一個摸索、探討、不斷否定、更新的過程。尤其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是課改棋盤中的關鍵棋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應積極探索,交流溝通,及時總結,提高課改進度,為新的教育教改獻策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