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的教學重點,也是培養初中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對初中生人生的發展和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筆者多年的教學基礎之上,提出了初中生閱讀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對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培養;語文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43-01
閱讀是人們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閱讀和書寫更是學生的兩種最必要的學習工具,同時也是認識周圍世界的兩個窗口。講到閱讀,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文科方面的閱讀。可是,生活中除了文科方面的閱讀,數學的閱讀也無處不在,各種類型的應用題、一天的氣溫變化圖、股票信息圖、手機費的明細帳等等無一不是數學的閱讀。而人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往往不如語文的閱讀能力。
一、培養數學閱讀能力的意義學
生智力發展的“診斷”研究表明,學生的“數學語言”的特點及掌握數學術語的水平,是其智力發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標.重視數學閱讀,豐富數學語言系統,提高數學語言水平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教育意義.其獨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首先,重視數學閱讀有助于數學語言水平的提高及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數學交流的載體是數學語言,因此,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是提高數學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學生僅靠課堂上聽老師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數學語言系統的.只有通過閱讀,作好與書本標準數學語言的交流,才能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鍛煉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數學語言系統.其次,加強數學閱讀有助于數學教科書作用的充分發揮.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貝爾對數學教科書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數學教科書曾作過較為全面的論述,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材料的來源,而不能僅作為教師自己講課材料的來源,必須重視數學教科書的閱讀.因此,重視數學教科書的閱讀,充分利用教科書的教育價值,已構成現代數學教育的特點之一.第三,重視數學閱讀,培養閱讀能力,有助于個別化學習,使每名學生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各自可能達到的水平,實現新課程的目標.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是“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實現這個目標僅靠集體教學是辦不到的,其有效途徑是集體教學與個別學習相結合,而有效個別學習的關鍵是學會閱讀.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初中生的自我閱讀意識不夠強,主要原因是初中生對事物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很難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在閱讀行動上不主動,不積極。所以有效的培養初中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意識是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比較困難的教學任務。但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初中生語文水平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人生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俗話說開卷有益,但現在的閱讀材料魚龍混雜,甚至有很多色情低俗的東西,這需要教師去進行甄別。因此,教師也要下功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度的讀物。
(二)制定閱讀計劃。
在班級里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也可以布置閱讀任務,在適當的時間提問并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對認真閱讀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在班級里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獨自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三)開展閱讀活動。
學校層面要開展讀書工程活動,全面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經常性的開展讀書活動,在活動中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其中,具體來說就是在各種讀書活動中,要求人人參與讀書計劃,人人參與讀書比賽,人人參與評比。也可以根據不同班級的特點組織各種活動,可以通過讀書筆記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最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數學教材的閱讀指導
一是閱讀概念。學生在閱讀概念時,人們所希望達到的指導效果是能夠正確理解概念中的字詞句,能正確進行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互譯,并弄清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能聯系實際找出正反例子或實物。還應告訴學生對于教材中加方框或加彩字的內容,應理會其具體意圖,因為這些一般都是重點,具有提示或強調作用,能幫助理解、深化和拓展知識。二是閱讀例題。首先,要讓學生認真審題,分析解題過程的關鍵所在,嘗試解題。其次,要注意例題的表達格式。最后,要引導學生總結解題規律,病嘗試探求新的解題方法。三是閱讀公式。不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公式,關鍵是要讓他們看清教材是怎樣把公式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要提醒學生注意認真閱讀公式的推導過程。四是應用題的閱讀。應用題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新課程背景下的應用題呈現出更加貼近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的趨勢,呈現形式也更多樣化,除文字敘述外,還可以用表格、圖畫、對話等方式,增加了開放性,目的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嘗試改變親自讀題目的習慣,讓學生齊讀或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聽,并運用簡短的詞語表達復雜而抽象的數量關系,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養成認真細心的閱讀習慣。五是閱讀材料的閱讀。閱讀材料是教材正文的補充和延伸,教師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材料,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四、提供學生課外閱讀機會,培養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
課后的閱讀材料是給學生閱讀的最好材料了.教師積極引導利用好閱讀材料,它里面既有數學發展史的史料,也有數學家的生平趣聞,名人軼事,在教學中,教師要花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并開展討論.初中階段的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對他們這方面的能力缺乏培養.初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課上教材的內容,而忽視課外知識的積累.為此,教師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他們閱讀數學課外讀物,適當地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數學閱讀材料,包括書籍、圖片、影相資料等,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達到培養他們理解數學知識和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通過有效的數學閱讀,能讓學生感受到有趣的數學,從而成為數學學習新的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