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關系是否和諧,事關廣大職工和企業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企業工會要解放思想,堅持以發展為先、職工為本、創新為魂,主動作為,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讓企業健康發展,讓職工安心工作,幸福生活。
關鍵詞:企業工會;和諧;勞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92-01
當前我國勞動關系基本穩定,但影響勞動關系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仍然比較多。因勞動就業、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問題引發的勞動爭議大量存在。這對我國經濟增長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帶來了不利影響,而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必然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推動力量。本人就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為,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堅持促進企業發展,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打好基礎
企業是職工從事勞動生產、取得勞動收入的主要載體。只有在企業良性發展基礎上,才能為職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保證職工收入穩步提高,才能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堅持促進企業發展是從根本上、長遠地維護職工的權益,這是中國工會的特殊性,企業與職工利益是唇亡齒寒的關系,企業利益是職工利益的基礎,二者是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此,企業工會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和自身特點開展工作,充分行使工會“建設”職能,發揮工會的“大學校”作用。大力開展各具特色的勞動競賽、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增產節約等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和職工素質提升工程,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和思想政治文化素質,努力調動廣大職工群眾投身企業經營發展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健全依法維權機制,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保障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要從健全和完善維權機制入手。1、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資集體協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手段,要通過協商的方式推進職工參與工資決策機制的形成,并以集體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促進職工工資與企業經濟效益協同發展。 2、依法做好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是工會履行職責的內在要求。工會在參與處理勞動爭議時,要參與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和仲裁,支持職工依法提起訴訟,為職工提供法律幫助。建立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做好勞動爭議事前預防。3、監督企業執行勞動法律法規。開展勞動法律監督是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一項基本權利。工會應檢查監督用人單位落實勞動法律法規情況,參與調查處理侵犯職工勞動經濟權益和民主權利等問題,一旦發現用人單位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可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糾正。
三、完善企業民主管理,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動力
企業民主管理是企業職工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參與企業決策、管理和監督的活動,通過職工參與企業管理,既可以緩解勞動關系矛盾,又可以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職工的責任心。1、推進職代會制度建設。職代會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是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2、堅持廠務公開。廠務公開是企業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職工代表大會的有益補充。滿足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是企業勞動關系是否和諧的因素之一,企業工會作為廠務公開的協調部門,要推進職工知情權的落實,使職工參與企業決策和企業管理。3、依法建立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制度,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的職工代表作為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參與公司決策、管理和監督。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四、做好救助幫扶工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支撐
工會組織作為職工自己的群眾組織,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企業工會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建立多層次的幫扶機制。1、建立和完善送溫暖工程,大力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建立特困應急救助機制,對于出現突發性事件、災難的職工,工會要千方百計給予救助,并且將這些救助行為逐步規范化、制度化。2、推進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把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家庭納入“低保”,建立職工互助補充保障機制。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工會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建立勞動技術、技能培訓機制,同時充分發揮工會就業援助、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的作用,實施工會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目標。
五、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氛圍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培育共同認知的價值觀;可以煥發職工愛崗愛企的激情,培育企業精神,從而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工會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職能,結合企業的實際,經常性開展政治思想、職業道德、科學文化、形勢政策等教育,從而培養職工共同的價值取向,從而使職工對企業行為理解和具有認同感。積極組織職工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激發廣大職工的集體榮譽感。積極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活動,鼓勵職工愛崗敬業,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先進人物,努力營造職工和企業共同成長的良好環境。從而在勞動者與企業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勞動關系。
六、加強工會自身建設,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支持
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新的形勢下工會組織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會組織協調、創新、組織、服務等多方面的能力,把工會真正建設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群眾組織。才能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支持。1、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使我們工會干部隊伍成為一支 “講政治、懂經濟、會管理、通法律、善維護”的隊伍。2、樹立工作即服務的理念。改變工作作風,深入群眾,真誠傾聽他們的呼聲,著力解決他們的困難。3、樹立創新理念。工會干部要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模式。
總之,在我國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地位會更加重要,作用也會更加顯著。企業工會要解放思想,堅持以企業發展為先、職工為本、創新為魂,主動有為,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讓企業健康發展,讓職工安心工作,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學習讀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2.3
[2]包廣平.淺談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中如何發揮企業工會組織作用[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2).
[3]地方工會干部培訓教材.中國工人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