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原則是當今俄語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推動著語言的不斷發展。俄語口語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際用語,其主要特點就是求簡求快,并且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這一特點表現得越發突出。本文將簡單介紹經濟原則在俄語口語中的實現條件,并分析影響經濟原則實現預期效果的因素。
關鍵詞:經濟原則;俄語口語;實現條件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021-01
一、前言
經濟原則即用最少的語言單位傳遞最大量的信息,它符合人們為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而追求簡約的的心理,這一原則現如今已成為人們日常交際過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則。因此,對口語經濟原則的研究順應了時代的要求。
經濟原則在語言的各個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最為突出的的要數俄語口語,然而,以往的國內外學者和專家更加傾向于以書面語為語料,分析經濟原則的具體表現形式,對口語方面的表現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對口語中的經濟原則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論意義。
俄語口語中實現經濟原則的手段多種多樣,其中大部分表達手段能夠在保證信息完整的前提下體現出經濟性,但有一些手段因為過于求簡而造成交際失誤。作為俄語學習者理應了解交際用語中的這種不良語言現象,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加以避免,以提高言語實踐能力。基于這一初衷,本文簡單闡述經濟原則在口語中的實現條件,并分析影響經濟原則實現預期效果的因素。
二、經濟原則在俄語口語中的實現條件
(一)口語的基本特點
口語交際具有無拘束性、直接性的特點。較之書面語,口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于交流的語言,對語言的形式、規范要求較少,人們更傾向于使用自己習慣的簡單的表達方式。
(二)口語交際的實現形式是對話
口語交際即人與人面對面的言語對話,言語的內容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且上下句必然有聯系,這就使承前省略成為可能。此外,由于是面對面的交際,語境、表情和手勢等副語言手段經常出現在交際過程中,這均為經濟原則的運行提供了條件。
(三)口語交際主體的記憶能力有限
口語交際雙方在處于最適于接受信息的的對話環境中,在有限的時間內記住并理解對方的言語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說話人應該而且也愿意使用盡可能短的言語片段。
(四)口語交際雙方的求簡心理
人都有惰性心理,在允許的范圍內,能簡單的事情絕不復雜化,在語言表達上亦是如此。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更加希望省時省力,提高效率。而口語作為人們使用最多的語言,省時省力的心理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這進一步促使經濟原則的深化。
交際者可以最大限度簡化言語表達手段,以最少量的言語單位傳遞最大量的信息,從而達到省時、省力的目的。離開這些基本條件,經濟原則在口語中的運行就無從談起。
三、影響經濟原則實現預期目標的因素
(一)影響經濟原則實現預期目標的語言因素
語言因素指交際雙方為表達自己的思想而選擇的言語表達形式和手段,包括語言單位、語法形式、發音、話語組織等。這是言語表達的基本內容,人們為了省時省力,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會使用簡短的詞語,簡單的語法形式,容易的發音,易于理解的話語組織。但口語交際由于其無準備性,往往因為過于“經濟”而使對方無法正確理解自己,進而造成交際失誤。
(二)影響經濟原則實現預期目標的非語言因素
非語言因素包括交際環境、交際者、共知經驗、交際情景等。非語言因素在交際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交際環境即口語交際發生時所在場所的外在條件。任何事情的順利與否,外在的環境都發揮著一定作用,不是決定性的但卻不容忽視。一個良好的交際環境必定有助于經濟原則的實現。
交際者即言者和聽者。言者的交際意圖,聽者對言語的理解與反應都是交際正常進行的決定性因素。交際過程中,為實現交際意圖,言者一般會選擇合適的語言單位,然后進行組織語言,此外,還要考慮雙方的接受理解能力,而聽者則應運用各種方法對言語信息進行加工理解。也就是說,在交流時要盡量保持相互合作,選擇恰當、簡潔的言語手段,以保證信息傳遞的通暢。總之,交際者自身素質,理解能力,交流中使用的言語手段都是影響經濟原則表達的重要因素。
共知經驗,又稱共同基礎,指交際雙方共同擁有的知識和經驗,包括兩部分一般共知基礎和個人共知基礎。前者指大多數人所共有的普遍性知識與背景知識;后者指個別、少數人的知識和經驗,是在具體的口語實踐中得出的知識和信念。交際雙方的共知經驗越多,聽者對用于承載信息的言語的需求量就越少;相反,兩人的共知經驗越少,聽者對言語需求量就越多,經濟性體現的就越不好。
交際情景,也可稱作語境。它是口語的基本特征,是語言經濟原則得以實現的條件。許多言語形式、句法結構所包含的具體語義只有在語境中才具體化。如果不了解話語使用的語境,人們便無法理解整個話語,交際失誤的產生就在所難免。
共知經驗和語境可以大大提升經濟原則在俄語口語中的實現。在具體的語境中如果言者能夠正確地預測聽者的共知經驗,即做出正確的預設,那么其言語投入量就恰當無誤,也就是說可以用較少量的語言單位實現最大化的交際效用。相反,如果預設錯誤,對聽者理解內容估計過高,就會投入不夠充足的信息,從而造成交際障礙;如果過低估計聽者的知識經驗,其投入的信息量就會過多,造成信息冗余。
結語
在當今俄語口語中經濟原則占據主導地位,掌握它在俄語口語中的實現條件和影響其發揮作用的因素,對于觀測口語的發展趨勢以及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不了解經濟原則的實現條件和影響其發揮作用的因素,在實際交流中,就會因過于追求經濟性導致歧義現象,例如:省略必要詞語,語義緊縮詞、截短詞、縮略詞的任意使用,代詞、副詞指代不明,使用不恰當的語法手段,語音不清,交際雙方詞不達意等等。這些現象都會造成交際障礙,甚至是交際失誤。經濟原則的本質是人們追求言語的簡潔性,而這也是語言的根本特征,但必須明確語言的任務是傳達信息,因此,為實現理想的交際效果,要做到既不浪費語言資源,又避免過度的減縮,即要在省時、省力和明白易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只有這樣,經濟原則才能完成其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崔位.俄語口語與語言的經濟原則[J].中國俄語教學,1990(4):39-42.
[2]王曉娟.語言經濟原則——俄漢口語對比研究[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