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并不處于優勢,由于學歷低等原因,綜合能力也備受懷疑,這已成為中職學校辦學過程中不容回避的現實。本文從語文教學的角度,論述了語文教師應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應用文教學等方面,提升中職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就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68-01
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要始終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學理念。以就業為導向要求中職語文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兩方面進行語文教學,在安排語文內容時要注重考慮把語文教學和就業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由于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好,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下降,加之學校減少了語文學科的教學課時,導致很多中職學生不具備良好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致使語文教學為就業服務成為空談,那么,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求職和就業服務呢?
一、確立中職語文教學的專業化導向,體現其職業性
職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但從現實情況看,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通中學的語文教學卻是大同小異。中職學校既沒有中職教育特點鮮明的教材體系(包括教材的選文、練習的設計、試題的設計等)和質量評估體系,也缺乏一套適合中職語文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各專業的語文教學目的與要求都千篇一律,沒有充分體現不同專業的要求。同時,從主觀方面看,中職語文教學的要求常常被人為地降低,好像語文是可有可無的學科,當語文教學計劃同其他學科的教學計劃產生沖突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調整語文課時以滿足其他專業學科需要。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還沒有適應中職教育的發展方向,還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性。要改變這一現狀,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找準自己生存發展的基點———專業化。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確立能力培養的“專業化”導向,必須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專業的“職業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專業性,“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實踐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為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這既是完成職業教育的培養任務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要求。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特色:專業性與技能性、市場導向性與素質導向性的有機統一。而中職語文教學由于學生起點較低、為進入職業領域提供必要準備、課時少(中職語文課總學時為272節,普高則為384節)等特殊性,決定了它與普高相比,更加重視讓學生掌握可見可測的知識技能技巧,“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高語文應用能力”,發展那些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適應職業的“綜合職業能力”。
二、中職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就業為導向,針對學生的實際制訂一套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
由于中職學校取消了招生考試,生源質量越來越差,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也很差。中職語文教學要想取得成果,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多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有創新意識,要多了解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教學上不能采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不能像教高中生一樣教他們,短短的2個學期(35周,每周4節課),要想讓他們的語文素質達到高中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制訂一套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即一切都要以就業為導向,將職業就業指導滲透到語文教學的環節中去。例如,利用口語教學提高學生的面試能力,利用應用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等。
三、語文教師通過教學滲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樹立成才的信心
語文課的特點是“文學性、思想性、工具性”,語文教師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任務,讓中職生樹立早日成才的信心。只有“打通”了思想,樹立了目標,行為才有動力。中職生雖然不是頂尖人才,但也可以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我國目前緊缺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只要愛崗敬業,中職生完全可能成為“高級藍領”。
四、語文教育要跟上時代,才能促進就業
(一)積極構建就業信息小組。
很多中職院校沒有相應的就業指導機構,沒有相應的教師和指導員,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在這一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一是可以節約很多資源;二是可以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把就業融入語文學習中,聯系具體實際,實事求是,教會學生更多知識,也讓他們在學校得到更多的收獲。這需要中職語文教師積極工作,組建就業信息小組,對當前就業形勢進行分析解剖。
(二)提高中職語文教師的素質。
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責任,一定要有使命感,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學生,超越物質,得到精神的滿足。在熱情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高自身的素養,定期參加培訓學習,提升自己,這是對我們中職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才會使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具有信服力。
(三)學生增強就業意識。
中職學生一畢業就會面臨就業問題,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偏小,就業意識普遍不強,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多向學生介紹就業知識,增加他們對就業的敏感度。同時,在學校,應指導學生學好自己的專業技能,靜下心來考慮自己的未來,學會為自己的未來買單。
總之,中職語文課要以就業為導向,必須實踐“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指導,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教學生一些實實在在有用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有用的建設人才,是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