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個企業對會計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技工院校中對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進更顯的尤為重要。本文對技工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師在會計專業的教學和企業管理者對會計的管理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建議;技工院校;會計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81-01
會計無論在實際的生活中還是企業運營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對會計進行培養時,應該多注重與實際的結合。技工院校中的會計專業是社會中以會計為職業的主體,所以其教學應針對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來改進教學。因為,會計專業的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在其學習中應該多注重實踐,結合就業現狀進行培養,找到合適的教學課程,讓畢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與社會會計接軌,快速的融入社會。
一、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教學現狀問題
(一)會計類專業實踐性教學少。
相對于一些師資力量比較雄厚、教學設備比較先進的大學,技工院校對于學生的社會實踐沒有特殊的要求。它們的教學模式仍然和初中差不多,仍會以考試作為教學的目的,更多的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是實踐性的教學。很多技工院校老師認為把會計類相關課程例如:基礎會計、會計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的基礎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而不會在教學中應用真正的實例,讓學生把會計原理應用于實踐的教學中。會計類的專業實踐性教學少,造成了會計學生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而不能深入實踐的現象 。
(二)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由于很多技工院校能認識到上面所說的會計類專業實踐性教學少的問題,技工院校中大多數采用的是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會在學生單調的會計理論學習中加入一些實踐性的教學。但是仍然不足的是,教學大綱在學生實踐性教學的設置中,僅僅只設置了簡單的會計憑證的填制、簡單的會計賬簿的設置,而沒有真正的深入理論學習,把理論學習真正的融入平時賬務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復雜性的實踐教學在技工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仍是盲區。有的院校結合現代的先進技術,設置了相應的會計計算機模擬實驗室,但是遺憾的是,很多這樣技工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踐中,計算機模擬實訓只能夠做完相對應的手工可以完成的登記原始憑證以及會計賬簿的模擬實訓,無法滿足實訓要做的真正的目的。
例如:現在很多技工類院校的教學還和學生初中、高中的教學一樣,以考試分數高低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這就致使教師在教學時,以考試為目標,要求同學們背會考試的內容,不去解釋為何這樣做,這就使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論知識非常熟練,實際憑證等的填制中卻束手無措,更別說會計電算化的使用了。
二、對技工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適合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
技工院校一般培養的學生都有一定的直接性和目的性,都是以就業目標為導向,以適應市場為教學的主要目的。會計類專業課程的設置更應該以企業實務中會計的實踐為標準,結合社會中各種類型企業的不同核算制度,在制定相應的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時,應該不斷探索,及時更新會計觀念、與時俱進,找到真正適合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課程。在學中實踐,實踐中學,讓學生在學校中便能與社會銜接,為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有些學校為了讓學生學的更深入、更透徹,會把專業的課程標準設置的相對較難而且繁雜,但是這樣來說,對技工院校的學生來說,會顯得要求過高而且過于繁雜,不易掌握。而且很多設置的課程的內容已經過時,在現代企業中應用不到。所以技工院校應該制定適合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讓學生做到真正學以致用。否則就有可能因為技工院校培養學生的錯誤定位,進而影響畢業生的擇業競爭能力,偏離了技工院校畢業學生培養的目標[1]。
(二)緊密貼合企業實際應用所需深入實踐調研。
技工院校主要是為企業培養一些初級的會計核算人員,做企業中崗位基礎的會計實務。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基礎知識,但是,會計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因此,技工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應該多結合企業會計的實際。從會計基礎的教學開始,教師就應該在潛移默化中把學生的學習引入到模擬企業的環境中,合理科學的設計與企業會計相關的實訓課程,會計類專業課程標準的設置也應該深入企業調研,加入在企業實際崗位中的應用[2]。
例如:現在一些中小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求會基本的會計知識和其他會計賬簿等的記錄,還要求會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知識和稅務等和會計有關的技能。所以,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應用所需,深入實踐調研,增強學生在學習中實踐的能力。
(三)以就業為導向,更新工學結合一體化教材。
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在現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才技能培養的規律,通過對教師教學目標的任務分析,以提高綜合工作能力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結合技工院校的工學結合的方式,技工類院校的教師應該根據本學校當地的會計就業情形,及時更新教學模式、教學教材等。因為,國家財政規定企業從事會計類職業的員工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證書等,所以,技工院校的學生為了畢業后能找到相應的適合自己的工作,都會在畢業前去考取會計從業、初級會計等會計從業的資格證書。在技工院校教材的編寫中,可以根據學生考證的意向,以就業為導向設置合理、有效的教材,根據院校中,工學結合的現狀,更新使用的教材。以企業的實際崗位的需要,緊密結合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教材中引入新的知識、新的技能,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工學結合一體化教材的編制時,編寫教材的人員可以去各種類型的企業中調查企業需要具有什么技能的會計人員,同時結合學生要考的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內容,在教材中加入考試的重點,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考試重點,輕松的考取資格證書,加大快速就業的機會。
結語:財務的運轉是整個企業的靈魂,是整個企業的主心骨。財務資金的正常運轉是保障企業正常運營的保障。所以會計專業的教學要做到規范、與時俱進。技工院校會計的教學應該制定相應的適合技工院校會計專業類的新課程標準。結合企業會計實際需要深入實踐調查學習,才能更好的把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深入靈活的應用到實際的會計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鄧辰燕.論會計教學實用技巧的運用.職業.2014年21期
[2] 戴桂芳.淺談技工院校會計一體化的教學改革.現代企業教育.2013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