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目標主要是完成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最終實現素質教育。本文主要分析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舉措,以期對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29-01
我國正處于高科技發展時代,新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新的知識迅猛發展,新的信息與日俱增。新教材正式全面使用已多年了。經過幾輪教學的實踐,使這套教材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大部分高中體育教師認為現行教材體現了教改的精神切實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師對新教材茫然不適,覺得教材順序亂了套,經驗失靈,因此,如何使教師盡快克服傳統教育思想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慣性干擾,正確使用現行教材,是體育教師目前研究教法中的一大課題,要真正用好現行教材,提高教學質量,根本在于轉變教育觀念,關鍵是熟悉、掌握教學內容,出路為教法改革。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一)體育教學觀念落后。
新課標提出“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然而,很多高中的體育老師沒能從傳統的將體育知識與技能硬性傳授的教學理念上改變過來,體育教學觀念無法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體育教學錯誤觀念主要表現在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傳授上,如部分高中體育教師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忽視高中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學,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略學生個性與身體的全面發展。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對“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置若罔聞,沒有正確確立為學生身心健康服務的體育教學理念。
(二)對學生缺乏體育情感培養。
普通高中開設體育課程,主要的目的不僅是完成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系統學習運動技能的能力,使高中生通過對體育的學習、了解、認識,養成愛好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高中生即將離開學校、離開教師,走向成人社會,如果不能在高中階段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那么到了激烈的成人社會,其身心健康將會面臨極大的威脅。然而,在實踐中,部分高中體育老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身體的訓練上,而忽略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部分高中學校忽視學生個人興趣,實施強制性體育項目教學,這與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提高運動興趣相悖。
(三)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不科學。
新課程標準推行了若干年,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時期遺留下來的落后體制仍在沿用,如現在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對學生努力及進步的肯定;重視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以相同的標準對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機制嚴重忽視了對學生主觀努力的程度和進步幅度的評價,如對于較為肥胖的學生,其跑步成績無法達到及格標準,但是其已經盡最大的努力獲得高分,如果在體育學習評價中忽視該學生的努力而定為不及格,則無疑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甚至使其產生畏懼體育及厭倦體育的情緒。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思想基礎。首先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其次’要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和參加體育鍛煉的根本目的,并強調人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滿足與自身發展的目的;再次,要傳授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培養良好的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這些先進的理念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這樣無論對學校的體育發展,還是對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體育應調整和充實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適、有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善于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了解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的形態結構特點,啟發學生積極的思考怎樣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等問題讓學生學會選擇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法進行各種體育項目活動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將所學到知識和技能得到更充分的表。
(三)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實施都要有相應的評價體系準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革也不例外。也就是說在對教學效果進行考核時,不但要對學生的成績作多維評價,充分發揮考評在體育教學中的導向作用,調節作用激勵作用和鑒定作用,而且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既要檢測出學生體能鍛煉的結果,又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價值觀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進而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社會在發展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在新課程標淮下的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革更需要與時俱進。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只有頭腦清醒,明確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認清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現狀,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社會競爭力,才能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使體育教學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創新體育思維,提高學生終生體育意識.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思維和終身體育意識。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開拓思路,挖掘潛能,讓學生深刻領悟到體育鍛煉可以有效促進身心健康,鼓勵他們提高運動技能,培養科學合理的體育思維,當然對于學生體育思維的訓練要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作為體育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具備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態度,從而激發他們內心的緊迫感和內驅力,摒棄消極、功利的體育思維,倡導健康、積極的體育思維,協助他們達成體育訓練目標。此外,還要提高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把體育鍛煉作為學生終身的追求,成為他們終生教育的一部分,在生命發展的各個階段,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
三、結語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體育教學必須要不斷創新,明確教學目的。高中體育教學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而對體育教學的改革給予足夠的回應,通過教師和學校的相關努力,進而促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總而言之,針對高中體育教學的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同時積極努力,去創新,去突破,去完善,這樣對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才有更加積極、更加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