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當前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內涵,通過職業道德、責任感、開拓意識、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等幾個方面思考企業對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求,并基于企業視角,從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職業發展能力、興趣愛好幾方面探索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企業需求;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對策
一、當前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內涵
關于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概念內涵,學術界目前尚無統一的界定。一般來說,綜合素質能力是指一個人知識文化、思想道德、心理素質、身體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等各要素的總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就具備了生理、心理、行為舉止、精神涵養等方面特點,它是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職業發展所具有的認知、分析、處理事物的潛能。
二、企業對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求
(1)職業道德。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是每一個優秀員工都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是其考察員工的主要內容。企業之所以看中大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是因為這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促使員工發自內心地遵守職業操守、熱愛企業、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誠實守信、依法工作、注重個人修養,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2)責任感。目前,在市場經濟與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缺乏職業責任感,個體本位思想日趨強化,很多大學生只想企業滿足個人需要,卻缺乏奉獻意識,事業心不足,卻會為企業而忘我工作,這必然導致企業發展受阻。(3)開拓意識。很多企業之所以無法取得長足發展,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缺乏有膽識、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因為在企業看來,大學生如果具備較強的開拓意識,即使其他素質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仍然能夠在事業上獲得成功,而如果沒有開拓意識,即便是知識能力較為突出,終歸也難免流于平庸。(4)動手能力。近年來,從社會各方面的反饋信息來看,大學畢業生動手能力差的問題已經十分普遍。企業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還應能快速勝任崗位工作需要,通過實際的專業技能為企業發揮光熱。從企業角度考慮,高校應該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只有具備這方面素質,才能真正發揮大學生的就業優勢。(5)學習能力。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包含很多方面內容,但學習能力應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學習能力求個人不僅要學習寬泛博學的知識,還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
三、企業視角下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
(1)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目前針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問題,高校應通過德育手段,采取多種教育活動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通過儒家經典誦讀、大學講堂等活動促使大學生樹立“家國天下”的責任感,使其正確認識到要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和諧地統一起來,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擔負社會責任。也可以通過主題辯論會、座談會等活動,使得大學生自愿接受德育熏陶,從歷史與現實兩個角度引發思考,懂得社會責任與個人事業成功之間的密切關系。(2)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精神。高校應著力從以下幾種途徑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學生人才。一是改變過去復制性的教學弊端,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進行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創造發明,肯定學生的自我職業策劃,因材施教,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二是要優化專業課程結構體系,從創造型人才培養的角度鍛煉大學生的動手能力,適當改革以往考核大學生的方式,增加能夠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的考試內容。三是要加強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實現科研、教學與實際應用之間緊密結合,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提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較為扎實,但實踐操作能力卻往往不強,大學教育與企業實踐工作不適應,這就使得大學生處于尷尬的境地。一個大學生如果能在實踐操作上具有過硬的本領,那么必定會受到用人企業的青睞。對此,高校教育應注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促使大學生置身于社會之中,利用社會活動增強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開辟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為學生實踐操作提供專業成長的舞臺,逐漸形成實習、就業一條龍的態勢。(4)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為了培養出具有較強職業發展能力的大學生,高校教育者應在加強大學生職業心理品質、職業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職業發展能力包括基本技能(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學習能力(文字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檢索與利用能力),交往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領導能力),適應能力(自制力、抗挫折力、解決問題能力),身心健康基本能力。在大學教育中,教育者應著重以多種職業能力競賽、知識培訓、能力拓展訓練等活動,不斷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從而發展職業發展潛力,更好地實現就業發展。(5)激發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大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原動力,高效教育者應著重激發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如果學生對某種職業工作產生興趣,那么必然會以高度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取得突出的成績。反之,一個人對工作沒有興趣,就很難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很難取得成功。高校應該了解企業對大學生興趣愛好情況的重視程度,通過調查分析、職業規劃引導等工作,促使學生真正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找準自我發展的企業與崗位,從而更好地選擇今后的職業發展之路。
總之,高校人才培養一定要與企業需求標準相契合,只有基于企業需求視角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才能造就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教育者應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才能真正培養出企業滿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侯星芳.大學生能力素質概論[M].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2] 夏威.大學生素質教育[M].山東人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