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科學以物的動態流轉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揭示物流活動的內在聯系,使得原來在社會經濟活動處于潛隱狀態的物流系統顯現出來,并且以此為中心開展研究活動,形成現代物流科學的內涵。物流學科包括物流運作學科、物流經濟學科、物流管理學科、物流產業學科、物流工程技術裝備學科、物流法學學科等。未來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方向是經濟界物流科學、社會界物流科學、自然界物流科學等。
關鍵詞:物流科學;分支內涵;研究發展
一、物流科學的產生過程
(一)物流科學的萌芽階段。物流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從人類社會開始有產品的交換行為時就存在物流活動,而物流科學的歷史卻很短,是一門新學科。物流學本來的意義可以從物流管理和物料搬運等學科方面去追溯它的歷史淵源。但是以系統觀點來研究物流活動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軍方后勤部門的科學研究結果開始的。它的業務包含軍需品的供應基地、中間基地、前線供應點合理配置,各級供應基地合理庫存的確定,由后方向各級供應基地運輸的路線和運輸工具的合理使用,這些形成了綜合性的研究課題。軍需品的供應不足將影響戰爭的順利進行,而軍需品的過量儲存又將造成浪費。為了合理解決上述問題,美國軍事部門運用運籌學與當時剛剛問世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科學規劃,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是物流科學的萌芽階段。
(二)物流科學的形成。在20世紀50年代,由于機械化生產的發展,產品數量急劇上升,生產成本相對下降,從而刺激了消費,使得市場繁榮、商品豐富,在流通領域出現了超級市場、商業街等大規模的物資集散場所。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問題是流通成本相對于生產成本而言有上升的趨勢,影響了商品的競爭能力。因而人們不得不對各種物流活動的規律進行認真的研究,試圖找出降低流通費用的途徑。由于著眼點是流通費用的整體而不是其局部,這就必須確定考察對象的范圍,并且對其結構做出分析。流通費用是在運輸、保管、裝卸搬運等物流活動中產生的,這些活動具有共同的本質。物流活動的功能都是為了實現物資的空間效果或時間效果,它們各環節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屬于同一物流大系統,在理論上可以用時間維和空間維的物態變化來揭示這個系統的本質,這樣就結束了各種活動處于孤立、分散、從屬地位的歷史,使得原來在社會經濟活動處于潛隱狀態的物流系統顯現出來,并且以此為中心開展研究活動,形成了現代物流科學,并且日臻完善。
二、物流科學的主要學科
(一)物流運作學科。物流運作是物流活動的表現形式,是整個物流科學的基礎,物流科學水平必然通過物流運作來體現。物流運作是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基礎領域。物流運作需要全面控制、調度和掌握物流的裝備、設施,控制好與國民經濟其他領域經濟運作的關系,依據相關環境和法律、依據合同、按照需要進行運作。這是一個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
(二)物流經濟學科。物流是一個大的經濟領域,因此經濟學自然就是它的主體學科之一,物流經濟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可將之歸納到實用經濟學門類之中。物流經濟既涉及宏觀經濟,又涉及微觀經濟,也是一個十分龐雜的學科體系。
(三)物流管理學科。由于物流的實用性,物流科學是應用性很強的科學,為使物流有效地服務于生產、流通、生活,就需要計劃、組織和控制物流運作,需要把物流的投入和產出落到實處,需要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實現,這就是物流管理學科的學科屬性。物流管理學科并非僅僅針對微觀物流運行的管理,使之成為企業物流運行的主要內容,它還把國家宏觀和企業微觀的物流管理體制、管理方法、管理技術等作為學科的重要內容。
(四)物流產業學科。物流產業學科的主體是研究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產業。物流產業的主體業種,如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業等都是非常古老的業種,但也有不少新興的業種。這個學科研究的對象除了傳統業種之外,還包括配送業、流通加工業等新興業種。與一般的產業學科體系一樣,物流產業學科也以產業結構體系為研究的起始點,全面涉及主體的物流產業類型,不同物流業種的內涵、作用、運作、科學技術基礎、技術裝備等。
(五)物流工程技術裝備學科。物流工程技術裝備學科是一門技術型的學科。物流工程技術裝備有不同于生產工程技術裝備、生活工程技術裝備以及商流工程技術裝備的特點,是一個獨特的科學技術體系。物流工程技術裝備學科不僅著力于工程技術裝備的結構、性能、設計、操作等科學技術內涵,而且特別重視工程技術裝備的能力與效益。
(六)物流法學學科。如此龐雜的物流系統要在國民經濟中有效運行,一個重要的依托就是規范和法律,相關法律以及這些法律的應用與實施是物流運行的重要保障。在這種趨勢下,物流法學也逐漸成為重要的法學體系。
三、未來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方向
(一)經濟界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方向。整個國民經濟是由物的生產、物的流動和物的消費三大領域組成,也可以說整個國民經濟是由生產、物流和消費三大支柱產業群組成。這里我們把物流不僅僅看作是一個支柱產業,而是一個支柱產業群,因為它涉及到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設施建設、物流設備制造、物流科技開發、物流教育、物流服務、物流管理等產業。物流是每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網絡保證,它既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外部橋梁,也是生產和消費內部的物質保障。物流網絡滲透整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微觀宏觀。國民經濟要發展,首先必須發展物流。在一定條件下,物流支柱產業群的發展決定著生產和消費兩大支柱產業群的發展,同樣,生產和消費兩大支柱產業群的發展也決定著物流支柱產業群的發展。大力加強經濟界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是經濟增長的需要,是獲得第三利潤的需要。
(二)社會界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方向。自古以來,物流就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社會居民的生活物流及其廢棄物流是人類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行為,它沒有任何經濟目的,它在任何社會都是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社會界的物流。社會界的物流是衡量社會發達與落后、可持續發展與不可持續發展最明顯的標志。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界的物流問題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關注,因為社會界的物流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的安全,社會界物流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社會界物流科學是物流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安定,必須大力研究和發展社會界物流科學。
(三)自然界物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方向。自然界自然物質的流動不僅是自然界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社會和國民經濟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人類社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界物流和經濟界物流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同時對自然界也產生了破壞性的影響。特別是自工業社會以來,由于大規模發展工業生產,人口急劇增長和戰爭的爆發,社會界和經濟界的有害物流不斷增長,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對自然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當今,自然界物流問題以及由社會界物流和經濟界物流引起的環境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比如大氣中和水中的有害物質的物流造成的危害問題、廢氣物流問題、泥砂物流問題、泥石物流問題、沙塵暴物流問題、酸雨物流問題等,都是人類需要共同加強研究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積極利用自然為人類造福,是現代世界人們關注的焦點。自然界物流是自然、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自然界物流科學雖然發展較早,但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界物流,為人類造福,控制自然界物流的災害,仍需大力加強研究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恒、熊健. 物流學[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2] 王之泰. 新編現代物流學[M]. 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