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是社會保障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對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社會事業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加強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此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目前社會中重點研究的問題。但是從目前加強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的發展情況上來看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保險作用的發揮,支撐能力較差,在新時代背景下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較為嚴峻,因此加強相關方面的工作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家相關領導者也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將完善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列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的規劃之中,制定了相關的規范,不僅拓寬了保障基金籌措的渠道,還保證了基金運行的安全性能。
關鍵詞: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相關研究;十八屆三中全會;必然要求
社保基金就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基金開放的對象并不是個人投資者,而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從而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社保基金的類型主要有: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就是人們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
在社保基金運作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原則:1、保證基金資產的安全性;2、保證基金資產的流動性。
一、社保基金運行過程中監管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會出現瞞報繳費基數的情況。企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繳納的基數小于職工實際收入的現象,因此企業為少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就會出現瞞報繳費基數的情況,例如在申報繳費基數時沒有將應該納入到繳費基數的獎金、崗位津貼等收入統計上報。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保障的制度還不夠完善,企業對社會保險制度認識的程度不夠深入等。
(二)領導者自身的問題。由于封建社會的影響,在一部分單位的內部經常會出現領導本位主義、利己主義的情況,具體表現在自己的任期之內只注重自身的個人政績忽視了國家和相關職工的利益。再加上缺乏對社會保險的認識,因此經常會出現只管給在職的員工發放工資而忽視養老問題的現象,這樣不僅侵害了職工的權益,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對經濟體制的改革、社會的穩定和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
(三)全額繳撥這一方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隨著社保范圍的不斷擴大,征繳對象不斷增多,征繳的方式也由原先的方式改為全額繳撥,雖然這一征繳方式能夠推進社保制度的發展,推動其不斷進步,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逃繳、拖欠等不良現象。再加上我國社會老齡化情況較為嚴重,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相關制度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金積累和保障服務相關功能依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保值和增值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在社保繳納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個人資金賬戶,在個人賬戶中會記錄多年來社保費用的繳納情況,利息會越來越多,因此怎樣保值和增值,增強參保人員的社會風險意識成為目前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五)提前退休情況較為嚴重。一些部門在考慮問題的角度上僅僅是站在局部的層面上來考慮,眼光較為短淺,經常會采取提前退休、超規病放寬退休等情況,這一情況會導致退休人員退休金多于在職人員工資的情況發生。這一情況進而會引發假工種、假年齡、假病歷等情況,擴大了需要支付的基金數量。
二、加強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的治理方式
(一)加大社保的宣傳力度,普及社會保險義務的法律知識,為加強社保基金監管營造良好的氛圍。市場經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市場經濟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規范,也就是說需要法治監督管理的基礎上增強參保單位、職工的社保意識,通過政策宣傳等方式增強全社會對社保的認識程度,提高對社保基金監管的重視,這樣才能夠更加嚴格地執行社保法規定的相關政策,履行各自的職責,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
(二)加強管理的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從基金的源頭進行監管。從目前的形式上來看,社保基金監管在法律層面形勢較為嚴峻,因此立法是目前工作中的當務之急。筆者認為在基金征收、支付、保值方面需要進行規范,這樣才能夠保證基金能夠按時發放,并且不被占用。
(三)完善信息化管理的體系。完善社保信息化管理體系需要統一社保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平臺、單位的級別、規模等,將參與社保的相關人員的基本信息和賬戶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之中進行管理,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各級保險機構需要定期向參保人員公布個人賬戶的存儲情況。
參考文獻:
[1] 金星. 加強社保基金監管,維護企業職工權益[J]. 科技與企業,2014 .
[2] 黃莉. 我國社保基金監管體制的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