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社交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微信的及時溝通、準確的LBS定位以及二維碼掃描等功能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點對點的精準營銷,讓每個潛在用戶不知不覺的進入企業打造的營銷環境,從而實現企業的營銷目標。本文以微信營銷為著眼點,分析企業利用這種營銷方式的利與弊。
關鍵詞:微信;營銷;利弊;企業
2011年1月,騰訊公司推出微信;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量突破1億;2014年第二節度,微信用戶數量已經突破4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可以提供免費Wife,這時利用微信溝通就能實現免費,即使用流量通過微信發信息的費用也遠遠低于移動短信的費用。不論對方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有網絡,并下載了微信客戶端,你和你的朋友就可以進行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交流。這些優勢使得微信用短短三年的時間,進入千家萬戶,而與此同時企業也嗅到了商機,展開了一場如火如荼的微信營銷。可是,有些企業一味的濫用微信向用戶進行轟炸式營銷,反而會使用戶感到厭煩,對企業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一、微信營銷風潮的來臨
微信營銷是指在網絡經濟大背景下,企業以微信為平臺,向關注企業的用戶提供信息,推廣產品或者品牌,實現點對點的精準營銷。
現在,你會驚奇地發現不論是在大街上、商場中還是地鐵里,到處都有人對著手機發語音或者不停滑動手機看朋友圈的最新信息,這就是微信時代。用戶通過智能手機或者電腦免費下載微信客戶端,安裝成功后就可以與好友進行語音、圖片、文字、視頻的互動。企業通過微信的LBS、漂流瓶、二維碼等功能,也可以實現與特定群體的語音、圖片和文字的溝通。尤其在2012年8月騰訊公司發布微信公眾平臺后,企業開始紛紛注冊此平臺,不斷挖掘它的功能,吸引用戶關注企業微信公眾號,發布企業各種信息,為用戶提供服務,提升企業知名度,由此微信營銷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
二、微信營銷的優勢分析
(一)信息選擇自主性和人際關系“熟人”化。 與傳統媒體不同,微信用戶只有主動加對方為好友或者關注某企業后,才會收到他們發送的信息。這樣可以增加人們對信息選擇的自主性,避免接收不需要信息給人們帶來的厭煩情緒。微信在2011年年底,增加一個重要功能——二維碼掃描。用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企業,并獲得企業各種促銷信息、活動信息或者宣傳廣告等。如果企業所發信息,不能達到用戶滿意,用戶可以隨時取消對它的關注,以后就不會再收到該企業的任何信息。用戶對信息選擇的自主性,是微信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微信抓住年輕人崇尚個性、需要展示平臺、對任何事物充滿好奇等特點,推出朋友圈功能。現在很多人打開微信后會不自覺的關注朋友圈的最新更新,看看自己的朋友最近在網上曬些什么,及時把握朋友的最新動態。企業在“朋友圈”中嗅到商機。例如,消費者因為掃描了某個飯店的二維碼,知道他們現在有活動,于是就去此店進行消費,在結賬時出示打折二維碼,接著消費者如果覺得此活動非常劃算或者對飯店的飯菜感到滿意,可以把這些信息(包括圖片、視頻、文字等)分享到朋友圈。她的朋友在關注朋友圈時,就能及時看到她為大家推薦的好店。這種口碑+熟人的營銷方式,能夠增加信息可信度,并以病毒式的方式迅速得到傳播。具有傳播范圍廣、傳播效果好等特點。
(二)營銷成本低廉。微信營銷成本接近于零。企業可以通過注冊微信公眾賬號進行營銷,注冊費用為零,但是認證微信公眾平臺,則需要交300元的服務費。可是與傳統媒體營銷所花的人力成本、印刷紙張成本、采編成本相比,微信營銷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企業可以通過公眾平臺服務號或者訂閱號,向用戶提供信息或者服務。企業可以將重心放在如何推選優秀內容進行營銷上,然后動動手指,就能向用戶群發文字、圖片或者語音。這樣大大節省了企業的營銷成本。
企業還可以通過微信的LBS功能,查找“附近的人”,此功能可以搜索到一定距離內正在使用微信的用戶,進行強制廣告。企業可以看到用戶的姓名或者簽名等,主動與他們打招呼,然后進行廣告宣傳。尤其一些小的商家,例如餐飲店等,可以請工作人員在中午或者晚上飯點時間向附近使用微信的人熱情的打招呼,宣傳自己的食品,給那些正好不知道要去哪里吃飯的人提供一個選擇。這就相當于一個活動的廣告牌,而且是騰訊公司免費幫你打廣告。試想如果一個企業的營銷人員在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全天無間斷的進行這種微信營銷,只要附近微信使用用戶數量足夠多,相信也會有不錯的廣告效果。
(三)營銷定位準確,信息到達率100%。如果微信用戶的個人信息材料準確清楚,那么企業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的性別、年齡、地區、興趣、愛好等對用戶進行分組。企業還可以通過微信詢問用戶感興趣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對用戶進行更加精細化的分組,并采用訂閱的方式向用戶傳送針對性強的信息,這些都體現了微信定位準確,精準營銷的特點。由于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到達率高達百分之百,這為實現微信營銷提供了技術保證。試想如果一個用戶每次收到企業通過微信傳送的信息,都像是為自己量身定做一般,相信這樣會大大增加用戶對企業的好感,增強其營銷效果。
(四)信息傳播的粘黏性。微信營銷與傳統媒體營銷另一個不同點,就是企業和用戶之間可以實現及時互動。微信用戶可以通過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圖片等向企業反饋信息,企業也可以針對用戶反饋的信息及時進行解答,這大大提高了企業與用戶的粘黏性。
2015年春節期間的微信搶紅包活動,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狂歡盛會,尤其在大年三十更是把“搶紅包”推向高潮。以前大年夜大家都在忙著收短信、發短信、看春晚,今年的大年夜大家都在忙著“搖一搖”搶紅包。企業在春節期間通過微信搶紅包活動,迅速增加用戶的粘黏性和關注度。搶紅包活動分三步:第一步,企業通過論壇、網站等告知大家本企業要通過微信免費向用戶發紅包,游戲規則一般是需要用戶關注企業公眾號,并在規定的時間里搶紅包。這樣就抓住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兩個心理:比較喜歡刺激的活動,認為搶來的東西就是好東西;喜歡在春節期間得到紅包,不在乎紅包的金額,純粹討個吉利。第二步,目標用戶看到消息后,有興趣的就會踴躍關注企業的微信號,取得加入“搶紅包”活動的入場券。第三步,企業要求用戶搶到紅包后,若想領取紅包現金或者消費禮券,就必須將活動內容轉發到朋友圈,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活動,提高用戶對企業的關注度。
這些目標用戶通過微信搶紅包活動認知企業,了解企業,最后有可能進而接受企業的產品,轉化成企業產品的實際購買者。企業發紅包發的樂此不疲,用戶“搖紅包”也搖的樂此不疲,這樣大大提高企業和用戶之間的粘黏性。
三、微信營銷的劣勢分析
(一)微信用戶使用安全存在隱患。由于微信的“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不用實名注冊,這樣的開放性可以迅速增加微信用戶的數量。人們在獲得便利的同時,一些不法企業或者個人,利用微信的開放性和準確獲取用戶位置的功能,盜取用戶信息,使微信用戶使用安全存在隱患。如一些犯罪分子抓住人們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利用微信向用戶發送紅包,當用戶打開紅包時用戶綁定在微信的銀行卡信息就會被盜取。或者一些非法網站提供帶有病毒的二維碼,當用戶掃描這些二維碼時,個人信息就會被盜取,用戶的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據調查發現有部分人不使用微信的原因,也是考慮到它的使用安全問題。騰訊公司只有把微信的使用安全放在首位,及時清除不法用戶,清除不良公眾號,及時處理用戶的舉報信息,給用戶搭建一個安全、舒適的溝通平臺,才能真正贏得公眾的信任,贏得更廣闊、更長久的市場。
(二)微信營銷用戶覆蓋率有待提高。(1)下載操作麻煩。 使用微信的用戶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或者電腦,然后下載微信軟件,這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不算什么,可是對老年人來說,下載、安裝軟件并操作它是非常困難的。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后,相信很多企業都無法割舍這些老年消費群體。騰訊公司可以學習小米手機的老人模式,打造適合老人使用的簡單模式,簡化下載安裝程序,讓微信真正進入老年市場,為企業打造更加寬廣的平臺。(2)網絡速度慢。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企業,可是在中國免費Wife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還在使用2G網絡,由于網速的問題,使得掃描二維碼也變得較為困難。這造成了微信營銷用戶體驗較差,用戶因為怕麻煩而不愿意參與企業的微信營銷活動。微信營銷用戶覆蓋率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三)傳播“過度”容易使用戶產生厭煩情緒。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微信營銷,企業在考慮是否進入微信領域時,不要一味跟風,要根據本企業自身產品、用戶群體、微信營銷特點等,綜合考慮后再決定是否使用微信進行營銷。企業在進行微信傳播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傳播頻率低,達到不了傳播效果;傳播頻率過高,會引起用戶的反感。用戶在關注企業后,可以因為企業發布的某條信息不喜歡、頻率過高、發送時間不對等原因取消對企業的關注。所以企業要認真策劃每一次的微信營銷活動。首先,通過一些有吸引力的禮品吸引用戶關注企業。在禮品選擇上,一定要根據目標用戶的喜好。其次,為了避免微信營銷的短時性,企業要研究微信用戶的喜好:了解用戶希望收到企業什么樣的宣傳信息,發送信息的頻率為多少比較合適,用戶喜歡企業什么樣的營銷活動方式等等。根據調查研究,精心設計營銷活動。
結語:微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它儼然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新方式。在現今社會,一方面,人們可以用微信交流情感,用微信支付水、電、氣、電話費,用微信購物、訂餐、醫院看病掛號等;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微信宣傳其產品、品牌、文化、為用戶提供服務等,幫助用戶了解企業,接受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利用好新型社交軟件——微信,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雅靜.微信,還能紅多久?——以經濟學SWOT理論分析微信[J].新聞知識.2012(06)
[2] 張爾煦.微信推廣的病毒性營銷分析[J].新聞傳播.2012(06).
[3] 劉佳.微信:從自救潛艇到航空母艦 [N].第一財經日報.2012 (09).
[4]黃金萍.微信是如何飛起來的[N].南方周末.2012(02).
[5]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 / baike.baidu.com/ view/ 5117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