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試從存貨計價先進先出法與后進先出法的選擇對企業財務和納稅的影響、對企業業績評價的影響、對企業財務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以及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擴展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會計核算
一、存貨計價方法選擇的范圍
企業的存貨是不斷流動的,在實際流轉過程中,他的實物流轉順序和成本流轉順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轉順序確定已發出存貨的成本和庫存的成本即可。這樣,就出現了存貨成本的流轉假設,采用某種存貨成本流轉的假設,在期末存貨與發出存貨之間分配成本,就產生了不同的存貨成本分配方法,即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二、先進先出法與后進先出法選擇對企業財務及納稅的影響
目前,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伴隨而來的通貨膨脹是必然存在的。價格持續上漲,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它造成了一種現象即賬面存貨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偏離。先進先出法假定先購進的存貨先售出,這就意味著售出的產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貨和最早購買的存貨構成的。這樣一來,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于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虛增當期利潤,加大所得稅費用的支出。而后進先出法的假定與先進先出法相反,它假定后入庫的先出庫,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接近于現行價值,銷售成本不會降低,同時減少利潤,降低所得稅支出。
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貨偏高,產品銷售成本偏低,稅前利潤、所得稅、凈利潤偏高,現金流人量低,營運成本偏高。而后進先出法則相反。可見,企業采用后進先出法就能合理地減少所得稅費用。
后進先出法對于企業的業績評價產生了不利影響,對于爭創納稅大戶有知名度的大企業來說,他的納稅及企業的業績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廣告牌子。所以他們不會太在意節約的所得稅支出,往往更加注重自己在消費者眼中的地位及政府對企業的支持與扶植。這樣的企業一般是不會選用后進先出法的。
三、先進先出法與后進先出法的選擇對企業財務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
首先,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對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性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由于計價方法不同,導致存貨賬戶余額的差異將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流動性比率的分析指標。
其次,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獲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毛利率、凈利率、普通股每股收益等。這些指標都涉及到利潤,所以,先進先出法會高估企業的獲利能力,后進先出法則不會。
最后,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對上市公司市場價值分析指標的影響。對于上市公司,市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表明投資某一上市公司股票的獲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成本高估,則產品銷售成本低估,凈利潤偏高,市盈率就會偏低。而在后進先出法下,市盈率比較適中。
由此可見,先進先出法對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幾乎所有比率指標都有影響,尤其是高估了企業的獲利能力指標,虛夸企業當期獲利能力,而在后進先出法下僅對短期償債能力比率指標有一定影響。
四、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擴展
存貨計價方法很多,但筆者認為后進先出法是當前我國存貨計價較為理想的方法。首先,通貨膨脹的經濟大環境為后進先出法的采用創造了客觀條件。盡管為了削弱通貨膨脹的影響,有關方面已經提出了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但是這一方法在我國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其次,后進先出法不但能夠謹慎地反映當期會計利潤,避免企業利潤的過度分配,維護投資者、債權人的長遠利益,還能夠客觀地反映當期銷售成本,與當期收入配比,滿足會計信息的客觀性要求。
后進先出法雖然優于其他方法,但先進先出法對存貨管理更具的科學性。如何能將兩種方法的優點集于一身呢?理論界有一種貨幣價值后進先出法。該法主要利用價格指數將不同年度存貨成本由先進先出法轉換為后進先出法,企業的單位成本不再使用。可滿足企業內部使用先進先出法而對外報告時采用后進先出法。
貨幣價值后進先出法的含義目前無準確定義,其基本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1)運用價格指數而不是使用存貨的實物數量和單位成本。(2)可以運用存貨組代替個別存貨。(3)強調每期存貨為一個特定的存貨組,計算其價值,而數量和單位成本不再使用。采用這種方法,避免了一般后進先出法單位成本的詳細計算。
該種方法的步驟:(1)產品品種多的情況下,確認存貨組,得到在先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法下本期期初和期末存貨成本。(2)選擇或計算與此相關的價格指數(當年存貨價格指數=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在先進先出法以本期期末存貨成本/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在先進先出法下本期期末存貨成本)。(3)將期末存貨用價格指數重新轉換為先進先出的成本。
貨幣價值后進先出法的優點可概括為三點:(1)它減少了清算前期后進先出存貨層的可能性;(2)這種方法減少了運用后進先出法的會計成本;(3)它使企業內部仍可使用先進先出法或平均成本法。
存貨計價方法很多,但每一次選擇行為都要受環境的制約,根據不用的經濟環境、企業狀況、企業主體的目標,結合選擇的目的認真挑選適合本企業的存貨計價法。
參考文獻:
[1] 嚴暉。會計政策選擇及要素分析[J].財會月刊,1998,(6)。
[2] 王安武。貨幣價值后進先出法[J].黑龍江財專學報。1988,(6)